高中数学中问题式教学的研究

2019-03-14 03:47:50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季彩萍
中学数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创设图像

☉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季彩萍

在高中生的教育当中,数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在进行创设问题情境时也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这些对于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问题式教学是当前阶段新出现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在现代教学课堂上出现的次数频繁.根据其字面意思,其具体的概念是指在课堂中由教师来进行问题的提出,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加上一些习题的巩固练习,让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全面地掌握了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根据其具体的做法能够看出,问题式教学方式比较注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一种比较开放的授课方式,而且也让学生感到非常的轻松.它的出现,能够让教师感觉到自己不仅仅担任着组织者的角色,而且还是陪伴学生的朋友.相比于传统的授课方式,问题式教学没有其封闭性的特征,其以学生为重心,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在数学课堂中,问题式教学能够使课堂质量得以提高,同时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采取这种教学策略对于数学课堂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来讨论:问题式教学的意义、问题式教学对课堂效率的影响、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问题式教学的意义

对于大部分的老师来讲,和当前课标要求相比,问题式教学和课标的要求还是一致的.所以这些老师在运用时能够得心应手.在长时间运用问题式教学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师生的影响会是怎样的呢?其发挥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我认为采取问题式教学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更加地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对于老师来讲,问题式教学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发挥的作用,让课堂更具有吸引力.处于学生时代的一些学生还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对自己不够自信.而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在这一过程当中,老师要时刻鼓励自己的学生,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自信地学习知识.老师经过较长时间的教学,能够慢慢体会到自己在教学当中角色的转变,时而扮演学生的指导者,时而扮演学生的朋友.这对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以及交流都是非常有好处的.此外,问题式教学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也就是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这会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想法.

二、问题式教学对课堂效率的影响

问题式教学就是老师在授课时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来解决的一种授课方式.由此可以看出,问题在这其中是载体,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老师起到的是一种指导作用,师生之间通过沟通互动来促进学习的有效进行.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消除依赖性.老师也相应地转变自己的授课方式以及传统观念,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理想,老师的授课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问题式教学还能够将课堂效率提高,这样不仅能够使老师付出的精力减少,还能够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从而提高了有效学习的时间.老师能够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就将以后的习题以及问题给学生提前布置下去,这样有利于学生提前预习,了解下节课需要学习的重点以及难点知识,在课堂听课时注意力能够更加地集中起来.教师也能够在课堂上节省很多的时间,一节课讲授更多的知识内容.举个例子来说,老师下节课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内容.在前一节课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提点一下学生,简单粗略地向学生介绍一下,让学生做好功课的预习.这样就为下节课的内容打下了基础,这样不论是下节课学生的学习还是老师的讲授双方都会感觉到很轻松.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老师的授课来说都非常的有利.

三、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1.提升教师对问题情境的认识

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解释数学的规律及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己进行知识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知识原理,这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运用知识.问题情景能够促使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先以最简单的问题入手,慢慢地增加难度,从而渐渐地提高学生的能力.所以说,学校应该对这方面的练习重视起来,增加问题情景教学的频率,同时对老师进行相关的培训,让这种方法能够越来越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

2.创设直观性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困难.假如老师能够运用直观性问题情境,将这些难以理解的文字转化成比较容易理解的图形,更加生动地为学生展现出来[1].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复杂的概念,从而对问题的理解更加地深刻,最后成功地解决难题,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如在教学《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这一章节时,首先对知识整体进行一个提问.

问题1:我们学习了新函数,对数函数y=logax(a>0),知道了它的定义,我们接下来会研究哪些内容?

学生:会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图像及应用.

通过问题1的情景创设,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函数模型研究的流程:定义—图像—性质—应用,从而可以合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对于学生整体掌握这一课时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问题2:如何研究对数函数y=logax(a>0)的图像和性质?

追问1:回忆一下,以往的指数函数y=ax(a>0)图像和性质是如何研究的?如图1.

生:要先将y=ax中的a进行分类讨论,然后再分别研究函数值的变化.

问题3:那么对数函数y=logax(a>0)的图像和性质应该如何研究呢?

教师要从函数图像的形状、定点、位置、函数的增减性等来进行研究.先画出函数的具体图像,如图2利用数形结合方法展开研究,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并感受对数函数的变化特征及性质.

3.构建现实性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的进行学习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应当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生所学的知识应该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不仅能够让学生知道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还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创设现实性问题情境.这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用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这样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问题4:如果现在有某种细胞100个,其中一半的细胞每小时分裂一次,按这个规律,经过多少小时,细胞总数可以超过1010个?

问题情景联系实际生活,既能在课堂中融入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又能在生活中运用到课堂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创设思考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攀登新知识的阶梯

在学习的时候,学生如果遇到一些问题,就要积极地提出来.认真对待不会的问题以及易错的问题,能够使自己取得较大的进步.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依据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思考性问题情境的创设.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5:有同学刚才提出对数函数中a的大小与函数图像有什么关系,那么现在就来研究这个问题,首先是否需要考虑两个方面呢?(0<a<1;a>1)

问题6:如果分为两个方面讨论,那么结果是否一致呢?请同学依次画出的图像,比较有何规律?

学生:通过图像的绘制,可以总结出,当0<a<1时,a越小越靠近x轴;当a>1时,a越大越靠近x轴.如图3所示.

总的来讲,数学具有很深的学问.高中数学的情境创设更加需要技巧.我们要注意联系教学实际,根据学生的状况来合理地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加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创设图像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有趣的图像诗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16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2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