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玲玲
[摘 要]“新課标”明确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就告诉我们:要写好作文,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通过长期的积累、反复的历练,把写作的基本规律弄通。以苏教版小语三(上)习作四《观察秋天》的教学为例,在两次磨课的基础上,探讨小学习作教学课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研磨;习作教学;基本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4-0079-02
“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就告诉我们:要写好作文,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通过长期的积累、反复的历练,把写作的基本规律弄通。
前不久,我们在集体备苏教版小语三(上)习作四《观察秋天》时,对这一点就有很深的体会。
一、 第一次磨课
备课之前,语文教师刚刚考了“课标”,教师们如数家珍地道出了三(上)的习作标准。
附:三(上)习作目标细化表格
[板块 类别 具体目标 三(上)习作教学 习作兴趣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习作内容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词句运用素材积累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标点使用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修改交流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
经过归类汇总,我们全体备课组成员心中都装了这些标准后,我们对照这些标准,归纳出第一次教案的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能从自己的角度去感受秋天。
2.能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
3.尝试动静结合的写法。
可是在试教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教案过分地抓住第二和第三个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过分地致力于知识点、能力点的构建,生怕学生不会写,写不出。
结果,因为南方没有非常典型的秋景,学生只是在顺着教师的引导去看别人眼睛里的秋天,在说其他地方的秋天,编造原有认知里已经存在的被写滥了的秋天!
回顾教案,我们发现,在读例文的时候,设计的是这样的问题:
1.你瞧,冯长柱小朋友就在山坡上发现了秋姑娘的礼物,来,读一读,看他发现了什么?(出示例文)( 板书:草 野花 蚂蚱 蝴蝶)
2.体会作者如何描写这些事物的?(引导学生如何抓住景物写具体,可以结合例文,适当让学生了解动静结合的手法。)
3.老师这里也有几句写草和花的句子,看看除了可以写它们的颜色,还可以写些什么方面?(让学生尝试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句子更形象生动。)
现在回过头看看这些问题的设计,感觉真的没有深入地研读教材和课标。这是一篇观察习作,最基本的观察在哪里?我们还是没能走出过去作文教学的误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细致的指导,以为指导得越详细,学生作文水平便提高得越快。由于这种观点根深蒂固,故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精力主要花在如何“指导”上。
我们还是坚持着:语言必须有一定的表达方式,一定的结构方式,一定的修辞方式。用这样的思维来进行习作教学,迫使学生不知不觉陷入作文从形式入手而不是从内容入手的误区了。
尽管在第一次分析教材的时候我们也强调了一定要调动孩子原有的认知经验,寻找自己身边的秋天。但是课堂上牵引孩子的仍然是我们在书上、在影视作品里、在别人眼里,约定俗成的秋天!一个模子的秋天!
二、第二次磨课
教研员听完试教课后,马上给我们指出了问题: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有出入,例文不能作为阅读教材来处理。于是,我们再次拿出“课标”,讨论修改,拿出了第二套教案的教学目标:
1.学习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秋天,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或别人没有发现的秋天。
2.学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处景物写下来,初步体会动静结合的表达方式。
在教学环节上我们这样设计: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拓宽视角。(目的:丰富学生的选材,通过教师的评价,鼓励学生能发现自己身边的秋天)
(二)出示例文,渗透写法,学习表达。(目的:感知例文的表达方式,学会迁移运用)有如下问题:
1.请打开书72页,自己读一读例文。思考:作者的秋天在哪里?
2.你能从山坡上这些景物中找到秋天的痕迹吗?(目的是想让学生明确抓秋天的特点。)
3.你能不能向小作者这样说说秋天的落叶呢?
4.四人小组讨论:你眼里其他秋天的景物呢?
5.教师总结,秋天可以从颜色上来说,可以从形状上来讲,还可以运用比喻句、动静结合的手法。
试教下来,感觉学生观察的角度虽然比起第一次有了点开阔,但没抓住话题作文的特点。阅读例文时设计的问题指向性太明显了,还是缺乏观察、体验,还是没有解决难点!学生仍然把作文当作身外之物,作文思路是老师给的,语言来自书本,或照搬别人的,既没有自己的语言,更没有自己的思想!我们备课组的老师们这个时候还是没能走出自己思考的圈子!
正当我们还在为如何教孩子学会表达发愁的时候。教研员再次提醒我们一定要扣准“课标”,解放思想。
一次次的拷问自己、否定自己后,我们拿出了第三稿教学目标:
1.学会从自己的角度去感受、发现秋天的特点。
2.把一处秋天的景色写下来。
当我们把难度降下来后,我们感觉到执教的老师对问题的把握灵活了,对于知识点的渗透自然了、有针对性了,孩子们学得轻松了,乐于表达了。这时的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编写思想上,首先强调“低定位”,切实帮助教师搞好作文训练,提高学生作文质量,教材将作文部分编成独立的习作例文,使之成为与阅读训练并峙的一根“柱子”的内涵有这么深!
这个从复杂到简单再到复杂的“来回”走得虽然痛苦,但是我们全体备课组成员却是收获着、快乐着的!
三、磨课后的思考
回顾我们研磨《学写新闻报道》和《观察秋天》两次辛苦的磨课历程,我们也提炼了苏教版“习作”教学的基本模式:
1.揭示话题,激发兴趣。
这是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的不同。在揭题激趣方面,老师一定要一再强调,要一下子把孩子抓住,要让写作活动成为孩子本次学习生活中乐事。
例如我们在《观察秋天》一课中设计了这样的开头:
故事激趣引入——
“一天,秋姑娘来到大森林里,她问小动物们:‘你们看到秋天了吗?”
小鸭子说:“秋天在丰收的果园里,树上黄澄澄的梨子真谗人!。”
小鸟说:“不对,秋天在蓝湛湛的天空里,秋高气爽真舒服呀!”
小蚂蚁说:“秋天是我背上的一颗一颗粮食,我得为过冬做好准备呢!”
小蝴蝶说:“秋天在一片一片飞舞的落叶上。”
小动物们是这样说的,孩子们,那你们想一想:“秋天在哪里呢?”(学生自由回答)。
小结过渡:“孩子们,你们眼里的秋天真是丰富多彩各不相同啊!你想知道秋姑娘后来是怎么说的吗?”
秋姑娘笑了,她说:“大家说得都对,秋天就在大自然里,在我们每个人的眼睛里,你如果观察到了与别人不一样的景色,你的秋天就是最獨特的!”(抓住观察的独特视角、与众不同的发现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生动的故事和教师绘声绘色的描绘,一下子就把孩子带到了大自然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习作指导课的第二个环节,也是最难的一步——
2.借助例文,领悟写法。
怎么写?是我们曾经一直紧紧抓住不放的点,磨课给我们最大的感悟就是,运用例文的时候教师不必作过多指导,只需让学生自己去领悟。
例文的作者就是学生,用的是孩子的口气,写的是孩子们自己的生活,说的是孩子自己的语言,抒发的是孩子自己的感情。学生看了例文便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读例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小作者的观察角度和语言表达效果,至于什么有秋天的特点,具体形象生动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是不能空讲硬塞给学生的,要结合学生实际回答的状况,教师就着实际生成的语言例子来点拨指导渗透。所以《观察秋天》一课的最后一稿,在读完例文后,设计的问题就是一个很开放、很灵活的问题:“看看小作者眼里的秋天与我们看到的秋天有什么不一样?”当然这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素材意识和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能力,经过几次试教我们发现:习作中教学的知识点、能力点只有通过这样润物细无声般的训练、引导之后,学生表现出来的语言才会比较鲜活,具有真实质朴的儿童生活气息。
3.自主拟题,自由表达。
这部分要求应立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去写作。《观察秋天》这一课的习作要求写别人没有发现的一处秋景,我们便是本着这样的精神去要求学生的:“老师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在观察秋天的景物时,能发现与别人不一样的、独特有趣的风景”“写自己感兴趣的,或别人没有发现的秋景。”教师的导语充分发挥了提醒、强调、引导的指向作用。
这就是中年级的习作教学!多一些情趣,多一些实践,多一些探究,少一些限制。
经过了两次深度的研磨课例之后,我们备课组的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小学的习作教学重点是培养写作兴趣和提高写作能力,这两方面的目标内容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去感受,去写作;一旦写出了越来越多的好作品,在成就感的促使下,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会进一步得到提高。这个目标的实现要经过一个年段、一个年段的具体操作,但教师一定要心里有这个大的目标,不能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而迷失方向,毕竟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语文由于其学科的特点就更要强调这一点。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