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学习:感受小学数学的魅力

2019-03-13 13:10张粉银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体验学习感受魅力

张粉银

摘  要:体验学习就是学生亲身经历,实地观察、操练、领悟周围的事物,进而认识某些數学知识,掌握某些数学技能,养成某些数学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数学情感、态度和观念。学生在体验学习中,方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体验学习;感受;数学;魅力

体验学习就是学生亲身经历,实地观察、操练、领悟周围的事物,进而认识某些数学知识,掌握某些数学技能,养成某些数学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数学情感、态度和观念。因此,学生只有在体验学习中,才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一、引领学生进入情境,体验数学的相关作用

教育是生活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将现有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创设与生活联系密切、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知道数学来自生活,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枯燥感和畏惧感,促使学生把数学与生活挂上钩,产生数学的浓厚情趣和探究意识,形成数学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本领。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新的数学问题,更好地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

师:(多媒体出示“春游”画面)同学们!这是大家上次春游的画面,让我们再次回到当时的快乐场景,好吗?

生:(喜笑颜开,异口同声)好!

师:上次春游时,同学们帮老师拍了很多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画面凸显)老师特别喜欢,大家能用字母表示这张照片的长和宽吗?

生:用a表示长,用b表示宽。

师:(多媒体演示)现在把照片装进相框,相框四条边的长至少是多少呢?如何列式呢?

生1:a+a+b+b。

生2:2a+2b。

生3:2(a+b)。

师:(多媒体演示)现在再给相框配一块玻璃,这块玻璃至少有多大呢?如何列式呢?

生:ab。

如此地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把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春游”与学习的数学新知巧妙地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用字母表示照片的长和宽,用字母式表示相框的周长和相框上玻璃的面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学习不枯燥、不乏味。

二、引领学生实践操作,体验数学的学习乐趣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学中,要从学生感兴趣的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良机,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变抽象的数学知识为形象的数学操练,从感受中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取正确的数学认知。特别是新概念、新法则、新方法的学习,更应当引领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会数学、体验数学的学习乐趣,进而想学数学,爱学数学,会学数学,快快乐乐地学数学。实践操作不能搞花架子,不能做表面文章,要让新知在实践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实践操作中萌发,让实践操作成为激发学习情趣的助推器。

例如,教学“圆周率”。

师:(给各学习小组发学具袋,袋内有硬纸板做成的圆、铁皮圆片、布剪成的圆、铅丝围成的圆、圆形钟面等)请各学习小组取出学具袋中的圆,任选三种,实践操作,测量圆的周长。

生:(学习小组活动)实践操作、合作探究、测量圆的周长。

师:请各学习小组回报一下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学习小组1:我们先将铅丝围成的圆拉直,再量铅丝的长。

学习小组2:我们先用棉线绕铁皮圆片一周,再量棉线的长。

学习小组3:我们先在硬纸板做成的圆周上找一个点画记号,后在桌面上划记号,再对准记号,把圆竖放在桌面上沿直线滚动一周后,又在桌面上划另一个记号,然后量出桌面上两个记号之间的长。

学习小组4:我们先把圆形钟面上数字12的点放在米尺的0刻度上,再把钟面直接放在米尺上滚动一周,就知道钟面的周长了。

学习小组5:我们测量的是布剪成的圆,软绵绵的,折腾到现在,还没量出来。

师:能为第5学习小组献计献策吗?

(学生纷纷摇头)

师:能量出这些圆的直径吗?

(学生兴致勃勃地量各种圆的直径)

师:用布剪成的圆还没找到周长,其他一些圆的周长和直径都有了,能求出其他一些圆与它直径的商吗?

生:(逐一计算后七嘴八舌)求到了,求到了,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竖大拇指)很好!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就是圆周率。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圆周率。圆周率是个近似值,通常取值为3.14,用字母π表示。有了圆周率,就能更顺利地找到所有圆(包括用布剪成的圆)的周长了。

如此地引领学生实践操作,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合作探究测量圆的周长,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用“拉直法”的,有用“绕线法”的,有用“滚动法”的,还有“暂时无法”的。面对“暂时无法”,引领学生继续实践操作,让学生水到渠成地认识圆周率,从而体验数学的学习乐趣。

三、引领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的发展过程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数学领域,学生只对那些亲身经历的事物,才有真正的理解。显而易见,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基础之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能说的、能想的、能做的,教师决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包办代替。必须想方设法地引领学生亲身经历三个过程:一是亲身经历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和整理的过程;二是亲身经历辨析、比较、推理、抽象和概括的过程;三是亲身经历概念形成、结论推导和方法思考的探究过程。一句话,就是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

例如,教学“收集数据”。

师:同学们,老师在晨会课上请大家推选一名同学担任学校红领巾广播台的通讯员,从所有的选票上看,全班出现了五名候选人,请大家把候选人的姓名记下来(逐一报姓名)。

师:下面请大家记录投票状况,方法是:老师唱票,大家計票,老师报的谁,你们就在谁的姓名下面做一个记号。

(学生根据老师报的姓名做记号)

师:唱票、计票都已结束,能告诉老师,你们计票时做的是一些什么记号?

生1:我做的记号是打“√”。

生2:我做的记号是画“△”。

生3:我做的记号是画“☆”。

生4:我做的记号是画“○”。

生5:我做的记号是画“正”字。

师:都可以,不过,老师想问,如果选其中的一种,你们最喜欢哪一种?

生:(异口同声)画“正”字,画“正”字……

师:为什么呢?

生:(议论纷纷)画“正”字,既好画,又好数,还节省纸张。

师:是啊!因为画“正”字优点多,所以常用这种方法收集数据。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老师,我觉得做记号虽然好,但是看起来比较乱,对每个候选人的得票数不能一目了然,有更好的方法吗?

师:是的,如此收集数据既不美观,也不清晰,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每个候选人的得票数,是有一种更好的方法,那就是制成统计表(实物投影统计表)。

如此地引领学生亲身经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采用“打√”法、“画△”法、“画☆”法、“画○”法、“画正字”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找到最喜欢的“画正字”法和更好的方法制统计表。不难看出,从学生的不同记录方式,到选出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再到实物投影仪展示的统计表,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能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发展过程。

四、引领学生相互评价,体验数学的成功喜悦

有研究资料表明:通常情况下,学生只要发挥20%~30%的自身能力,就能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如果再得到正面的评价,其自身能力高达80%~90%得到发挥。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正面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正面评价,是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催化剂。这是由于每一名学生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希望别人对自己有好感,总希望他人对自己有好的评价。显而易见,对于教学第一线的每一位数学教师而言,不但要在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欲望上做好文章,而且要在让学生获得成功喜悦的情感体验上花费气力。

例如,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填空。

师:同学们,这道题(板书)552000÷1200=(   )÷(   ),如何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填写?

生1:前面的括号内填552,后面的括号内填12。

师:请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回答。

生2:除数填对了,被除数填得不对。

生3:后面括号内填12是对的,如果前面括号内填5520就全对了。

生4:除数的末尾去掉两个0,把除数缩小100倍,这是对的。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也应缩小100倍,他却缩小了1000倍,这是错的。

师:几位同学很会评价,不但能指出他人解题中哪里出了错,而且能发现他人解题中哪里是正确的。

如此地引领学生相互评价,解答有误的学生没有被“一棍子打死”,因为他的解答中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所以他就有了自信,也就有了成功感,就不会灰头土脸。同时,所有的学生能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和相互提高,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成功是发展的压舱石,学生眼前的某种成功将是以后获取新成功的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体验学习感受魅力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东方欲晓》的魅力
漫谈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的策略与途径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感受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体验学习
数学新课堂上的体验学习研究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