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探析

2019-03-13 12:30赵斐
新西部 2019年1期
关键词:内部监督科研项目科研经费

赵斐

加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完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途径,是确保科研工作合理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内部控制管理逐渐成为科研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和重点,但一些事业单位在科研经费的管控中还存在意识薄弱、经费预算编制不科学、内部沟通不到位等问题。完善科研事业单位经费管理,应在创新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内部控制、强化内部监督力度等方面做好工作。

加强科研经费监管,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已经成为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和科研经费使用单位共同面临的重大任务和挑战。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财政部于2012年11月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文从加强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出发,分析了目前事业单位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从内部控制视角提出完善科研事业单位经费管理的政策建议。

加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

1、必要性

科研经费内部控制指由科研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和科研人员共同实施,旨在实现控制和目标的过程。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对保证科研工作中长期发展,维护科研资金安全,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有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内部控制管理逐渐成为科研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和重点。对于大部分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来说,由于其具有事业单位的性质,当下对科研经费的监管仍然是一个封闭式的内部管理系统,一般按照全额预算管理采取统收统支、实报实销的制度实施。这种制度造成的结果是,科研经费管理只停留在基本支出层面,通常在经费下拨到位后,后续的日常支出就由课题组自行管理和支配,科研、财务等部门很难在科研项目开展全过程起到良好的监控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科研经费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科研项目逐渐呈现出分散化、复杂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缺失,不仅会影响科研单位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科研工作有序进行,更严重的后果是导致科研腐败、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出现,造成国家资源浪费、科研诚信丧失。因此,加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完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途径,是确保科研工作合理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

2、基本要求

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指为实现本单位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内部规范和制度、实施措施以及执行程序,对科研活动的经济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其涉及面较广,需要科研、财务等多部门共同协作。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实现的五大目标是:一是合理保证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二是保障本单位资产安全有效;三是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四是有效防止舞弊行为和腐败行为;五是提高科研服务的能力和效率。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科研事业单位应当遵循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等内部控制原则,对经费预算、经费收支、项目管理、合同订立等相关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进行把控,实现科研经费的高效、高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科研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助推国家科技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事业单位在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薄弱,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科研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以研究人员和行政事务人员为主,普遍没有接受过关于内部控制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存在将财务管理视同为内部控制、将预算和审计等同风险评估的思想,对于强化内部控制的意识淡薄。对于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和科研项目负责人来说,普遍认为本单位的科研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不需要考虑成本收益问题,只需要将科研工作做好即可,因此对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来说,由于受到事业单位编制所限,一般都存在财务岗位人员人数不足的问题,再加上科研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联系密切、关联度高,不利于单位内部控制的实际操作,容易造成内部控制中不相容职务分离失效。

2、经费预算编制不科学,精细化程度不夠

目前科研事业单位关于预算编制采取的是“增量预算”方法,即根据上一年的实际支出情况编制下一年预算,编制时间往往不足一个月,缺少统一的编制规范和方法,更没有对费用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充分考察分析,造成预算编制粗放、不科学、不合理。从事科研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和研究人员由于并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预算编制相关知识匮乏,对于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预算往往依靠过去的经验和习惯,导致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程度不高、各项科研活动的预算分配不合理,预算编制不能真实地反映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

3、内部沟通不到位,协作效率不高

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和经费一般都是独立的,由课题主持人负责,但课题从立项到结项的整个过程中,背后涉及了科研事业单位课题组、科研管理、财务等众多职能部门,业务活动环环相扣,比如课题组应及时将课题任务书和合同上交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存档,科研管理部门也应及时将课题任务书及经费预算情况告知财务部门,课题经费划拨到位后,财务部门应及时告知课题组,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及时跟进,都会导致在核算科研经费实际支出的过程中无法实现财务管理和监督关口前移。从目前来看,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部门都没有真正形成一套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科学管理体系,无法做到高效地沟通协调,对切实提高科研经费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效益仍然是一个制约因素。

4、内部监督弱化,机制有待完善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是科研事业单位保证科研经费内部控制措施有效实施的必要手段,并及时发现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盲点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和完善。但是由于很多科研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制度,有的科研事业单位没有按照规定设立内部控制审计部门,或者设立了却在实际操作中与财务部门重合、形同虚设,甚至各个部门之间由于各自工作利益的关系和监督的重点不同,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无法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效果。

内部控制视角下完善科研事业

单位经费管理的对策建议

1、创新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研人员的政策,在这种新形势下,科研事业单位也要不断与时俱进,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应该及时更新调整,根据国家最新的相关政策规定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创新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宽松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保证科研人员在管理和使用经费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通过创新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励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进一步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防止科研腐败滋生,为更好地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助力。

2、全面加强内部控制

科研事业单位应该结合国家最新的政策和内部控制规范,立足单位本身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本单位的内部控制目标,坚持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完善内部控制流程,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在控制方法上,采取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方式,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审批制度和授权制度,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形成互相监督和牵制的管理模式。完善以单位主要领导为核心、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与全体科研人员参与的内部控制体系,形成三级联动机制,打造严密、高效的内部控制系统,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切实有效地执行。

3、强化内部监督力度

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力度是科研事业单位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的保障和着力点。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组织应该由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组成,这些部门各司其职,定期对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科研管理部门应该重点对科研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财务部门应该重点对科研经费的支出进行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应该重点对科研活动所关联的经济业务之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纪检监察部门应该重点对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各个环节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参考文献

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财会[2012]21号)[S].2012-11-29.

作者简介

赵 斐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财务处,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内部监督科研项目科研经费
医院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探讨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浅谈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成因及治理路径研究
发挥会计核算作用实现内部财务监督
关于基层检察院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的思考
新《预算法》实施后如何加强乡镇财政内部监督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
不要把院士的科研经费变成唐僧肉
国务院印发《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