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平
[摘 要]观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科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
[关键词]科学教学;培养;观察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6-0041-02
人们常用“聪明”一词来形容人的智商很高,我们仔细观察这个“聪”字,它由耳、口、心、眼四个部分组成,表达的意思是耳聪目明,这正是指观察能力。由此可见,观察能力对于学生智力的提升和发展多么重要。观察是发明与创造的前提,如果没有观察,人们无法在大自然中找到发明的源头;如果没有观察,人们无法创造出举世无双的科学技术。在小学阶段,科学课堂就是学生学习观察的主阵地。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一、善于启发,培养观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对大自然观察的欲望,使学生体会到观察的乐趣。学生只有在观察中产生兴趣,观察到许多有意思的东西,才会积极地投入观察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开启快乐的观察旅程。
例如,教学《土壤与生命》这一单元时,对于学生来说,土壤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因为每天上学都要踩在土壤上。这样一个既普通又常见的物品,到底有什么观察的必要呢?学生先入为主地觉得土壤没有观察的必要。于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学校的花坛中,指着花坛中的土壤告诉学生:“你们看,虽然是简单的土壤,但是在上面却可以生长出美丽的小花,而我们上学路上的土壤却不能够长出小花,这是为什么呢?土壤中到底有什么宝贝可以让小花生长呢?今天我们进行比赛,看看哪一个小组在土壤当中找到的宝贝最多!”在教师对学生说了这样的一段话后,学生对土壤的探究热情被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都很好奇:“不就是普通的土吗?怎么还有宝贝呢?”而教师提出进行“找宝贝”的比赛,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欲望,学生很快就分好了小组,利用小铲将土放在烧杯中,一个个聚精会神地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有的小组在土壤中发现了蚯蚓,有的小组在土壤中发现了植物的根,还有的小组发现了屎壳郎……每一个学生都像着了魔似的,对土壤进行观察。最后,教师给予学生花的种子,让学生将自己挖到的土收集起来,把花的种子种在土壤中,看看小花是如何破土而出,散发出花的芳香的。可见,教师的引导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上述教学中,教师的一番话激发了学生观察的兴趣,其中的比赛游戏更让学生兴趣十足,每一个小组都不愿意被其他小组超越,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土壤。另外,教师给予学生种子,也是为学生长期观察埋下伏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善于启智,培养观察的技巧
在学生对观察产生兴趣后,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技巧,因为学生的观察通常是无序的,一般是想到哪里就观察哪里,这样没有计划的观察会让学生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更找不到观察的重点。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去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技巧,让学生不仅学会制定观察计划,还学会利用工具来辅助观察,懂得抓住观察中的细节,达到更好的观察效果。
例如,教学《植物的一生》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很多的果实与种子,有一些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有一些是学生平时没有见过的。一开始,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水果上,讨论哪些水果好吃、哪种水果的颜色鲜艳等,根本没有注意到要去观察种子和果实。于是,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猜一猜,讲台上哪些是果实,哪些是种子?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教师的提问为学生指出了观察的方向和目标,也告诉了学生观察不能够停留在物体表面的颜色上,而是要观察细节,才能够找到果实与种子的特征。然后学生仔细地去观察讲台上的果实与种子,区分出西红柿是果实,杏仁是种子,葡萄是……这些有趣的发现,让学生对果实与种子产生探究的兴趣。这里,教师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感受果实与种子的区别,并让学生拿起手中的小刀对种子进行“解剖”,探究果实与种子的特征。这样教学,学生在课后也会去寻找生活中的果实与种子,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去考一考自己的爸爸妈妈,问问爸爸妈妈知不知道什么是果实、什么是种子。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明白了观察的技巧,学习到了观察的方法,懂得由外到内进行观察,即从整体先观察,再不断深入观察细节。
三、善于启心,培养观察的毅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常常不集中,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往往学习十来分钟后就开小差了,这是不利于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对于小学科学学科也是如此,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常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是无法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让观察走进学生的内心,培养学生观察的毅力。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长时间的观察中获得成就感,还可以通过科学观察让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我们来养蚕》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养一养蚕,观察蚕从一开始孵化,然后慢慢成长会经历怎样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觀察过程,也是锻炼学生观察毅力的好途径。学生在拿到蚕卵后,需要用自己的方法将其孵化出来,如有的学生把它放到被子里,有的学生则利用“小太阳”让蚕宝宝孵化出来。在蚕宝宝孵化出来后,学生需要自己去摘桑叶给蚕宝宝吃,还需要准备好小盒子来饲养蚕宝宝,并隔两天就要换一次桑叶。学生看着自己养的蚕宝宝一点一点地长大,从小时候黑黑瘦瘦的样子长大成为白白胖胖的样子,成就感油然而生。当蚕变成蚕蛹后,许多学生都被吓了一跳,都来问老师“我的蚕是不是死掉了,这几天一直都没有动”。最后,蚕破蛹而出,生下了许多没有孵化的蚕宝宝。这时学生才明白蚕变成蚕蛹就像我们人类的怀孕一样——在蛹中怀孕,当自己的宝宝需要出生时就破蛹而出,生下孩子,完成了自己的生命过程。教师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记录下蚕的变化,写下观察日记,并让学生与自己的爸爸妈妈合作,将自己养蚕的视频发送到班级的微信群中,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养蚕的乐趣。在长期的观察中,学生感受到了养蚕的快乐,会因为蚕吃不到桑叶而感到懊恼,也会对蚕很快吃完桑叶感到无奈,说“自己养的蚕宝宝怎么这么贪吃”,还积极地在班级中分享自己养蚕的方法。如有的学生发明了一种好的铺桑叶的方法,可以让蚕更好地吃到桑叶而不会浪费。在教师的陪伴与监督下,学生完成了近两个月的养蚕观察活动。在这样长期的观察中,每一位学生都对生命有了更多的认识——一个小小的蚕宝宝的一生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生命,在生出自己的孩子后就死亡了。经过这样的观察活动,学生会更加敬畏大自然,并在自己动手养蚕的过程中提升了动手实践能力。当观察变成一种乐趣后,学生自然会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在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会不自觉地进行观察,也能够长期坚持地去观察一些实验,更好地促进了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
在科学世界中,事事处处都可以观察。因此,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教授学生观察的技巧,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的毅力,使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成为观察的小能手,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