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芳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探究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科学自身的学科属性,决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要从不同的维度对学生开展教学,促使学生的“做”与“思”有效融合,将“做与思”的思想贯穿于整个科学教学始终,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活跃状态,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科学教学;做与思;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2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6-0038-02
美国教育家指出,“做”是儿童学习的根本。没有“做”,儿童的学习就没有凭借,那么对于所学的知识就不会深刻理解和完全掌握。科学本身是一门注重动手能力培养的学科,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做与思”的有效融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这样才能满足科学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一、创设教学情境诱导学生“做与思”
科学教学中要使学生做到“做与思”有效融合,教师就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环境或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做”和“思”之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案例引导、多媒体展示、实践操作以及实物展示等策略创设情境,其中多媒体创设情境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多媒体将文字、动画、视频和图片等内容融为一体,让信息以多种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启动学生“做与思”的融合意识。
例如,教学《水珠从哪里来》这一内容时,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的科学概念。为了启动学生“做与思”的融合思维,教师在教学一开始就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先展示夏天的早晨,再出示花朵上、树叶上挂着许多小水珠的图片。然后教师提问:“冬天室内开了空调,窗户的玻璃上往往会有许多小水珠。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通过创设情境,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思维、提出猜想。同时,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促进“做与思”的有效融合。
二、多元设疑激活学生“做与思”的思维
科学教学中,设置疑问是激活学生“做与思”融合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抓准时机设置疑问,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将质疑活动和实践操作有效融合。
例如,教学《溶解的快与慢》一课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教师就可通过多元设疑来激活学生“做与思”的融合思维。教师可以准备实验器材——一杯40毫升的冷水和一颗方糖,然后将方糖放入水中,问学生“方糖會怎样”,学生回答“方糖会溶解”。教师接着提问:“现在方糖溶解的速度很慢,我想要方糖溶解得快点,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通过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探究溶解速度的影响因素。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始终带着疑问,目的很明确。如一些学生将水加热,一些学生把方糖碾碎,以此来探究溶解的快与慢和哪些因素有关,从而达到良好的“做与思”融合效果。
三、通过有效互动促进学生的“做与思”
科学教学过程中要促进学生“做与思”的有效融合,教师可以开展合作实践活动,通过有效的互动来让学生操作与思考。学生自学或被动学习时很少融入自己的思考,在操作过程中也更多地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步骤来进行机械性操作,这样难以促进学生“做与思”的融合。而通过有效互动,如学生和学生互动或者学生和教师互动,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讨论中实现“做与思”融合的目的。
例如,教学《运动与摩擦力》一课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并能够深入探究摩擦力和物体重量、接触面光滑程度之间的关系。开展探究时,教师准备弹簧测力计、笔袋、塑料盒、钩码、木板、毛巾、记录表等物,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生边思考边操作,在实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形成结论,最终探究出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体现“做与思”的有效融合。实验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如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光滑程度的关系”时,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实验的方法,也可以直接提出问题,问学生这个实验应该怎样设计、怎么思考,然后给学生时间做实验,使学生在“做与思”中解决问题。
四、与实际生活接轨构建“做与思”的融合理念
小学科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出发开展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正确建构认知体系。生活化教学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只有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开展科学教学,才能拉近科学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体现科学学科的现实意义。同时,这样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例如,教学《杠杆的科学》一课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是为学生初三物理学习做铺垫的,所以相当重要,但由于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感觉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就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很多学生都有玩跷跷板的经验,因此讲解杠杆原理和相关应用时,教师可以学生熟悉的跷跷板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其中蕴含的科学规律。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大人和小孩玩跷跷板的PPT,学生都明白大人可以将小孩跷起来。于是,教师问道:“那用这个跷跷板,小孩能不能把大人翘起来呢?”学生有的说能,有的学生说不能。“到底能,还是不能?这里面蕴含什么科学知识呢?”教师提出问题后,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杠杆的科学》。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杠杆的科学原理,教师先让学生利用材料动手做一做、玩一玩,感受在杠杆的不同位置,用力大小是不同的,使学生明白玩跷跷板时小孩确实可以把大人翘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很轻松地让学生了解杠杆的秘密,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到底在杠杆的不同位置可以用多少力?省多少力”“用的力与支点到用力点之间的距离有没有关系”等问题。最后,教师让学生继续学习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不费力杠杆等知识就水到渠成了。因此,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既能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又可以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具体化,使在学生边做边思考的过程中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通过课外实践作业促进学生的“做与思”
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做与思”,而且可以将“做与思”延伸到课堂外,通过课外实践作业促进学生“做与思”的有效融合。
例如,教学《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关内容后,学生已经理解了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不同的原理,掌握了研究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方法。于是教师鼓励学生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其他物质来进行研究,促使学生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完成相关的课外实践作业。这样可让学生的“做与思”不受课堂时间的局限,使学生形成遇到问题多思考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做与思”的有效融合是由科学学科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做与思”有效融合的教学理念,采取各种措施来实现“做与思”的有效融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来诱导学生“做与思”,设置疑问来激活学生“做与思”的融合思维,并通过各种互动来实现学生的“做与思”,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