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灵芝
脑出血发病突然,病情发展变化快,症状危重,通过对高血压进行有效控制以及检测技术的逐渐提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病死率,但是因为患者卧床,支气管纤毛运动速度减缓,痰液积聚,不容易咳出痰液而引起坠积性肺炎;除此之外突然发病后,患者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自信心不足;经抢救后,部分患者可能遗留一定程度的后遗症,导致各种不良情绪,最终对疾病好转造成影响[1]。所以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提供科学和合理的护理干预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医院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①纳入标准:满足脑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2],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年龄小于80岁,病程2周;过往不存在脑出血病史和严重语言、认知、肢体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过往不存在精神病和痴呆病史;患者或者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患者;伴智能障碍、视野缺失、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患者。随机将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中,21例男性,9例女性;患者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1.2±3.1)岁;文化水平:6例患者为初中及以下,12例患者为高中,12例患者为大专及以上。实验组中,20例男性,10例女性;患者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0.9±4.0)岁;文化水平:7例患者为初中及以下,10例患者为高中,13例患者为大专及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等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告知患者严格遵医嘱接受治疗和护理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值班医生反馈,并协助值班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1.2.2 实验组 给予实验组患者预见性护理,具体护理内容主要为:①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护理人员应了解和熟悉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呼吸等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并记录,及时评估患者病情。护理人员应定时测量患者体温,在患者体温大于38 ℃时应采用物理降温,进而保护患者脑功能[3]。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等情况,进而来评估患者的意识障碍,如果患者颅内压上升则应及时向临床医生反馈,防止发生脑疝。②生命体征观察: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如果患者体温较高,应通过物理降温来保护脑细胞,定时观察患者的瞳孔对光反应;如果患者脉搏减缓,血压上升,则应警惕颅内压上升,护理人员应和临床医生沟通,及时处理患者的不良反应。③呼吸道护理: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主动咳嗽,定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吸入氨溴索15 mg,每天3次。如果患者无法自主排痰,护理人员则应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每小时1次,进行吸痰处理,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抗生素治疗,防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或坠积性肺炎[4]。④泌尿道护理:鼓励患者自主排尿,如果患者无法自主排尿,则应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对患者实施导尿处理,导尿袋应比床面至少低10 cm,每天定时消毒尿道口,防止导管出现受压和堵塞。指导患者开展自主排尿训练,例如选择开关夹对排尿时间进行控制等[5]。如果患者意识模糊、烦躁,则应对尿管进行有效固定,并对患者双上肢进行约束,避免患者对尿管进行拉扯而导致尿道损伤。⑤应激性溃疡护理:患者的饮食应该以低脂、高蛋白、高纤维、高热量食物为主,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征象,预防性给予胃酸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告知患者应多进食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告知患者应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定时按摩患者腹部,让大便保持畅通,避免用力排便而导致脑血管再次破裂。⑥皮肤护理:护理人员认真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和皮肤情况,使用压疮评分工具对高危患者进行干预。选择特制软枕和气垫床对骨突出部位进行保护;床单应保持干燥和整洁;认真做到“六勤”,具体为勤翻身、勤观察、勤擦洗、勤按摩、勤更换、勤整理,加强基础护理;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叩背,选择温水对受压部位皮肤和臀部进行定时清洗。⑦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持续性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和神志清醒的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关心和鼓励患者,对患者的倾诉应认真倾听。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安慰和疏导,让患者的心理障碍和思想顾虑得以解除,让其自我调适能力显著增强,更好配合临床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则应和其家属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⑧肢体功能锻炼:患者的瘫痪肢体应保持良好的功能位,肘关节应保持微屈,腕关节应保持轻微背屈,上肢应避免内收,选择软垫放置在膝关节下面,小腿应和足背保持90°,避免下肢外旋和足下垂。为了恢复瘫痪肢体功能,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及时开展功能锻炼,受开展被动锻炼,然后在开展主动锻炼,锻炼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应患者耐受为宜。
1.3 疗效判定 ①对两组患者护理后2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记录。②选择生活质量量表(GQLO-74)对患者护理2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患者分值越高则表示其生活质量越理想[6]。③于护理2个月后,选择我院自制调查表来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病房环境等,调查表满分为100分,具体分为不满意(<60分)、一般满意(60~80分)、非常满意(81~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2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分)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脑出血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如果未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则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7]。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让临床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预见性护理具体是指按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特点,制定的能对风险进行预防的护理措施,能对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显著改善患者预后[8]。针对预见性护理模式的特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对现有护理模式进行不断完善,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服务时,应和患者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结合患者的健康指标要求和饮食习惯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对患者进行鼓励,让其多喝水,多进食新鲜的水果,进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部分患者因为自身协调能力较差,所以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开展合理的运动,结合病情开展肢体活动,不断提升自身耐力,指导患者开展提肛运动,改善排便反射,告知患者不能私自下床活动,也不能开展剧烈活动。为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需要认真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干预前应制定多套合理的护理对策,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合理调整应用方案。如果患者年龄较大,则应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让患者家属能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而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对患者的不健康饮食状态和不良情绪进行及时纠正,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
总之,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