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
关键词:民办;高校;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11 — 0146 — 03
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核心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对民办高校的社会声誉、内涵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整体上初步形成了国家-省级-校级的教师管理和培养模式,民办高校要想更好的发展必须重视教师培养工作,可以构建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支持服务体系,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界定,国内研究者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从教师个人角度提出的,认为是指以民办高校教师个人成长为导向,以教师专业素质提高为主要内容,是教师专业内在动态持续的终身发展进步的过程。另一种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化发展过程。综上,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以教师队伍专业化为目标,以教师自我成长为导向,通过外部支持和教师主动学习,使教师在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科研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和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
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是指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的各种支持源(如制度、资源、团队)组成的有机整体。本文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是面向教学一线教师,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的各种支持和服务的总和,包括支持源以及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管理、制度等。
总体上,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相对较晚,学者多从社会环境、国家制度等视角分析支持服务体系。而且,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对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理论和实践研究较少。
1.教师支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实际情况看,高校教师支持服务体系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研究者明确提出高校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存在支持主体缺乏、教师培训服务保障系统和功能不全、优质资源建设与应用不到位,缺乏针对性、高效性和有效性等现状。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研究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组织的支持。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和支持,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综合各方因素,提出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和民办高校要共同努力,各单位各尽其职,一起促进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第二从学校的角度,提出通过学校通过成立教师培训机构、建立导师制、搭建合作学习团队、构建以合理的绩效评价方式、塑造新型组织文化等方式。第三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认为民办高校教师应该加强学习,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自己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国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研究比较早,美国、英国、日本在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形成了相对系统的支持体系。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新教师提供支持的实践,注重整合资源,建立定量、立体、多元的教师培训模式。比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注重为教师提供管理、教学和技术支持服务,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促进教学相长。英国很早就存在初任教师研修制度,在高校教师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政策体系的支持与保障。日本在近年逐渐建立教师的培养、任用和研修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制,一些私立大学更是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活动中,构建教师、职员、学生三位一体FD活动。
总体上,国外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关注新教师的培养和成长,建立新任教师研修制度;第二,支持方式多样化,建立专门的支持机构;第三,强有力的支持体系,政府、地方和学校多种支持力量多重保证;第四,强调个性培养,注重教师个人成长。
麦可思曾经调查教师对现在工作的满意度和老师跳槽更看重哪些条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民办本科院校教师未来三年内极可能离职比例为10%,高于平均值。而是民办本科高校教师跳槽最看重的大学要素依次为个人的学术、职业发展能够得到有利的支持(包括经费、设备、人力等)、满意的薪酬福利和公正透明的管理制度等。可以看出,学校对于教师个人发展的支持程度对教师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构建教师支持服务体系还是必要的。
在制定和完善制度时,一方面,要征求院部和教师意见,制定能够有效运行、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制度,满足教师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注意制度的导向、约束、激励和整合功能,通过制度建设,完善学校办学机制体制,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更好发展。
1.建立教师培养制度
教育信息化2.0时代已经开启,淘汰“水课”,打造“金课”,需要教师去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充电,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学生特点,以胜任新时期的教学工作。当前教育教学模式、教师角色、学生学习特点发生了新变化,对于教师的在职培养也要紧跟时代,制定教师培养制度要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并遵循教师生涯发展规律,注意处理好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注意专业新手和专家型教师的不同需求,注意制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2.明确教师激励制度
根据调查发现,民办高校存在高学历人才数量不多,“双师型”教師数量不足,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偏少等情况,学校可以加大此方面的激励政策。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提高专业知识、增强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3.制定教师约束制度
建立健全不同层次教师的考核内容和指标,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和评价。考核上,要坚持师德为先,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重点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开展研究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1.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民办高校可以建设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主的支持服务机构,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校内形成特色校本培养体系,校外提供学习交流进修机会,通过建立上下联动、多部门横向联合、校院两级管理的工作体制,努力为教师提供优质资源和服务。
2.搭建学科专业发展平台
学科专业发展平台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民办高校在完成了“转设”、“评估”和“转型”后,逐渐开始注重学校的学科建设。通过搭建学科梯队,凝练教师的研究方向,建设重点和优势学科,加大学科领域内教师培养的支持和扶持力度,重点培养骨干教师的科研能力,多出优质研究成果,提升其学术水平和地位。
3.组建教师团队
教师的个人发展离不开团队的力量,要充分发挥团队的重要作用。第一,以学校的各个专业为基本单位,以专业带头人为主,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的团队;第二,以项目为抓手,以项目负责人为主,建立教学、科研和实践团队;第三,通过建立导师制,让有经验的老教师团队带领新进年轻教师进步;第四,建立跨专业交流团队,促进教师互相学习,形成新创意。
大多数民办高校办学时间短,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确立自己学校的办学宗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并形成特色大学文化。一个学校的组织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支持和动力。
1.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在“双一流”背景下,各高校开启了“抢人”大战,一部分高层次人才由于对自己在民办学校发展的不确定性、福利待遇的不稳定性,流向了公办高校。民办學校要想留住优秀教师,要真正地尊重教师,尊重人才,改善学校的人文环境,提高教师的福利和待遇,增加教师的幸福指数,让教师能够专心教学和研究,形成归属感,并扎根于民办教育。
2.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学生的抬头率、就业率、升学率都是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如何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如何对待教育信息化?如何更好的为地方社会服务?这些都教师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要给予教师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对教师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政策。
管理人员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重要组成,管理人员包括教学管理人员、党政管理干部和后勤工作人员等。只有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形成一支懂业务,会管理的团队,才能更好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才能保证制度建设、资源建设和文化建设有序的进行。
1.明确工作理念
管理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树立为教师服务的工作理念。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真正做到处处为教师着想,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做好保障与服务工作。
2.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
学校董事会和领导班子要认识到教师队伍专业化的重要,肯在教师培养上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明确校级主管领导的工作职责。推进教师培养工作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促进学校管理与教师自我管理相结合,激发教师的自我能动性。
3.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
注重管理人员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培养,首先,学校要积极选送管理者到国内外进修交流,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其次,组织开展管理人员的团体辅导,培养管理人员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最后,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专业理论功底和综合素质。只有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在工作中,为教师提供好的意见和指导,才能更好的为教师服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指出“当前我国的人才队伍建设与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还不相适应,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在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和学校三个层面实现政策整合、形成合力,促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本文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也只是从学校的角度进行探讨,还需要政府、社会和教师本人多方共同努力。
〔1〕吕春燕.中国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概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322-324.
〔2〕姚笛.浅谈民办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7):240-242.
〔3〕张洁.民办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G〕.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335-343.
〔4〕朱沛雨.论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构建〔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03):35-37.
〔5〕尚微微.数字化时代高校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23):219-220.
〔6〕董阜平.诉求与回应:“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7,(02):19-23.
〔7〕张国强.新建本科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
〔8〕邹宁.民办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9〕马建宏.基于组织支持下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3):190-193.
〔10〕余海群.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经验与启示〔J〕.教育探索,2016,(10):139-143.
〔1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