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省属高校图书馆现状调研与分析
——以湖北省为例

2019-03-12 05:58唐文惠望艳春于海东
关键词:部属省属双一流

唐文惠, 柯 俊, 望艳春, 于海东

(三峡大学 图书馆, 湖北 宜昌 443002)

一、 引言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公布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计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然而,在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只有47所(34.3%)是省属高校,这与省属高校占高校总数90.7%的体量极不相称。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指出,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省属高校图书馆亟需在文献资源、信息服务、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共建共享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之路[1]。然而,省属学校在经费、生源质量和人才队伍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发展瓶颈,其所辖图书馆的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也就不言而喻。已有文献述及“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功能转型并不多见,但多是针对已立项的世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图书馆建设[2-6],对省属高校图书馆关注不多。为此,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对比分析省属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并提出“双一流”建设环境下省属图书馆工作的建议和对策,为其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

1.数据采样区间

采样时间: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

2.采样数据的限定

湖北省是全国高等教育重要省份,有高等院校129所,其中本科院校68所,有120多万在校本科大学生和20多万博、硕士研究生。

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采取电话咨询、主页搜索为辅的方式进行。调查以湖北省内中央部属高校图书馆、省属公办高校图书馆为主要调查对象,兼顾省属民办高校图书馆,其中包括:中央部属“双一流”高校图书馆2所,中央部属其他高校图书馆6所,省属公办高校图书馆19所,省属民办高校图书馆4所。

3.采样数据分类

(1)单位类别:部属“双一流”高校图书馆、部属其他高校图书馆、省属公办高校图书馆和省属民办高校图书馆。

(2)经费保障:包括文献资源建设经费、年生均文献购置经费、文献经费配置和条件环境建设经费。

(3)人力资源:包括人才引进、队伍结构、人员配比、岗位设置和学生馆员。

(4)服务内容:基础服务、创新服务和科研成果。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

1.问卷设计与实施

问卷调查共设计题目9项,内容包括各高校图书馆的基本情况,重点涵盖近三年(2015-2017)各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条件环境建设、人才引进等情况,以及各馆开展的服务和在人事、科研方面的举措等。共发放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1份,回收率62%。

2.调查结果与分析

(1)经费保障

A. 文献资源建设经费总量

近三年(2015-2017)湖北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经费情况如表1。

表1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情况

从统计数据看,中央部属高校图书馆每年投入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明显高于省属高校图书馆。中央部属“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每年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最高,是其他中央部属高校图书馆的4倍,是省属公办高校图书馆的11倍、省属民办高校图书馆的30倍。中央部属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投入比较稳定,基本保持稳定增长,而省属高校图书馆受学校财力影响,经费投入起伏较大。

B. 年生均文献购置经费

近三年(2015-2017)湖北省高校图书馆年生均文献购置经费情况如表2。

表2 湖北省高校图书馆年生均文献购置经费情况

从统计数据看,部属高校图书馆年生均文献购置经费明显高于省属高校图书馆。部属“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每年的生均文献购置经费最高,是其他部属高校图书馆的2倍,是省属公办高校图书馆的3.8倍,省属民办高校图书馆的6.7倍。

C. 文献经费配置

近三年(2015-2017)湖北省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经费比例情况如表3。

表3 湖北省高校图书馆文献经费配置情况

根据已有文献,普通高等院校、211高校和985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购置费的投入显现出良好的一致性[7]。从本次调查的统计数据看,部属高校图书馆(包括211和985高校)偏重于电子文献,省属高校图书馆偏重于纸质文献。年度经费投入越少的图书馆,其纸质文献的建设比重反而越大。这与文献结论并不相符,说明经费因素对电子资源购置偏好和结构或有较大的影响,经费投入过低反而有悖于文献资源电子化趋势。

D. 条件环境建设经费

近三年(2015-2017)湖北省高校图书馆条件环境建设经费情况如表4。

表4 湖北省高校图书馆条件环境建设经费情况

从表4数据看,在条件建设(包括信息化建设和馆舍环境改善等)方面,部属高校图书馆的年均投入经费远高于省属高校图书馆。其中,部属“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每年的条件环境建设经费最高,是其他中央部属高校图书馆的3倍、省属公办高校图书馆的12倍以及省属民办高校图书馆的96倍,差距十分悬殊。

(2)人力资源

A. 人才引进

2015-2017年,湖北省高校图书馆人才引进情况总体如表5。从表5数据看,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部属高校图书馆较为稳定,基本保证每年有2人,而省属高校图书馆平均每年不足1人,可以推断其中出现人才引进的“空档期”。

表5 湖北省高校图书馆人才引进情况

B. 队伍结构

湖北省高校图书馆队伍结构情况分别如图1、2和表6所示。

图1 湖北省高校图书馆馆员高学历人员情况

图2 湖北省高校图书馆馆员高学历人员占比情况

表6 馆员职称、学历总体分布情况

从各高校图书馆高学历人员情况看,武汉大学图书馆的硕士、博士人数较多,达到96人;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的硕士、博士人数最少,仅3人。虽然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高学历人数不是最多,但由于馆员人数少,其高学历人才的占比反而最高;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的高学历人数少,馆员人数多,其高学历人才的占比最低。这表明武汉大学图书馆重视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在队伍结构上凸显优势。此外,在队伍结构方面,除省属民办高校图书馆外,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副高及以上人员比例和硕士及以上人员比例基本维持在20%左右,说明各高校图书馆较为重视专业队伍建设。

C. 人员配比

人员配比情况为在校学生总数与馆员数比例,反映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紧缺程度,其情况如图3。

图3 高校图书馆学生馆员比情况

部属高校图书馆馆员与学生比例平均为1∶317,省属高校图书馆馆员与学生比例平均为1∶327。对比各图书馆学生和馆员比例情况,可以发现各馆的人员配备标准不一。馆员与学生比最低的是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达到1∶732,表明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的人员编制偏紧。馆员与学生比最高的是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达到1∶179,表明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的人员编制偏松。

D. 学生馆员

学生助理作为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补充,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从统计数据看,各高校图书馆都积极聘用学生助理。其中,部属高校图书馆聘用最多,是省属公办高校图书馆的4倍,是省属民办高校图书馆的17倍。

表7 湖北省高校图书馆学生馆员聘用情况

E. 岗位配置

通过调研,发现仅有19.35%高校图书馆有低职高聘、高职低聘情况,说明全省只有少数高校图书馆开展了以岗位设置与聘用为核心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构建了注重绩效、优劳优酬的内部分配体系,多数高校图书馆人事分配办法与学校直属机构基本一致。

(3)服务内容

A. 基础服务

在基础服务方面,96.77%的图书馆开展了图书借还,90.32%的图书馆开展了文献传递,83.87%的图书馆开展了特色文献收藏与展示,77.42%的图书馆开展了代检代查,70.97%的图书馆开展了查收查引,67.74%的图书馆开展了定题检索,64.52%的图书馆开展了以学术、学习研讨空间为主的空间服务,58.06%的图书馆开展了馆际互借。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图书馆开展了阅读推广和信息素养教育,表明包括省属高校图书馆在内的各图书馆已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基地。

B. 创新服务

在高层次、技术应用服务方面,96.77%的图书馆开展了以微信、移动图书馆、微课、慕课、自助文印和借还等技术应用服务,83.87%的图书馆开展了本科教学,61.29%的图书馆开展了研究生教学。另外,仅有48.39%的图书馆开展了学科分析评价,46.67%的图书馆开展了科技查新,12.9%的图书馆开展了知识产权服务,且上述服务主要集中在部属高校图书馆和少数省属高校图书馆,这表明省属高校图书馆在创新服务领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C. 科学研究

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学术机构,其自身科研水平往往决定了创新服务的潜力。从统计数据看,有51.61%的高校图书馆制定了科研奖励政策,说明仅有半数图书馆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通过激励措施,支持职工围绕图书馆情报学的理论和实践开展科学研究。但是,省属高校图书馆占比较低,需引起重视。

四、分析与讨论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以及相关的文献检索,省属高校图书馆与部属高校图书馆相比,在经费投入、队伍建设和服务内容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如何主动适应“双一流”建设要求,亟需对相关策略进行探索。

1.经费保障:内生与外生

受学校经费制约,省属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预算经费严重不足,各馆购买的纸质文献量偏少,电子文献仅能保障个别中文期刊数据库购买经费,无法满足师生对文献的综合需求。虽然可以通过开展文献传递等服务进行补充,但对信息化水平和馆员素质等要求较高。此外,省属高校图书馆条件环境建设普遍滞后,馆舍功能布局不能及时调整,读者在图书馆不能充分享受到温馨、舒适、便捷的学习研究环境。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图书馆应结合本校学科发展规划找准定位,利用有限的经费优先购置满足学科发展需求的资源。其中,通过经费资源的内生结构调整,增加电子资源购置经费比例,有助于提高文献使用效率;在外生方面,图书馆要多方引援,尤其是通过参与高校间或行业内的图书馆联盟来实现资源共享。此外,省属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嵌入其所在高校的“双一流”建设进程,结合科研、教学和国际交流的需求开展学科服务,努力争取学校经费支持,方能化被动为主动。

2.人力资源:理念与激励

受学校办学条件限制,省属高校图书馆的专业馆员偏少,多数图书馆平均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不足1人,明显偏少,这不利于队伍的梯队建设和结构优化。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的馆员占比不足30%,这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专业馆员的数量应不低于馆员总数的50%”和“专业馆员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在高校图书馆的现代管理体系中,人力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是核心的一环[8]。借鉴和学习国内外一流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经验,是实现省属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举措。此外,在具体的岗位设置上,省属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探索构建具有激励机制的岗位分类体系,使之包含专业馆员、基础馆员和学生馆员在内的多种类、多层次、多职位的馆员岗位,选拔和培养有学科专长、服务技能和营销技能的复合型馆员,从而尽可能地开发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

3.创新服务:协同与聚合

省属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服务目前仍集中在基础服务方面,面向的用户群体也主要是在校学生,服务面向窄、内容少、层次低。可喜的是,部分省属高校图书馆已尝试开展了高层次、技术应用服务,但服务内容和质量还有待改善。面对“双一流”建设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图书馆应重点提高服务教学科研的“软实力”,发挥自身的图书馆情报学专业优势,服务学科战略,发挥智库作用。这其中,创建面向“学科群制”的情报服务机制,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新服务的突破路径。然而,学科群涵盖众多学院、科研团队、科研平台和企业,仅凭一己之力,图书馆实现创新服务目标的难度很大。因此,图书馆应主动顺应高校内外各单位的科研协同趋势,树立“借智、借力、合作、互赢”的发展思路,重点打造以图书馆为主,校属职能单位、企业、校友共同参与的“知识服务联合体”。其中,图书馆通过开展知识服务促进学科合作和知识转移,校属职能单位发挥内引外联、推动协同的功能,企业提供学科研究和实践的基地场所,优秀校友作为图书馆“终生荣誉读者”激励在校学生读者更好成长。通过协同聚合,促进省属高校图书馆以点带面地高效拓展信息服务领域。

随着“双一流”建设步伐的加速,国内高校面临学科发展的重大机遇,大多数省份都提出规模宏大的“双一流”规划。一些获批入选的高校,其图书馆对自身发展定位和战略也随之进行了积极调整。省属高校图书馆亟需重新审视自身在服务学科建设方面所具备的前期基础和广阔空间。“转移一时之风气,示来者以轨则”,省属高校图书馆应主动适应学科发展需求,对标“双一流”建设条件,正视差距,积极在经费、人力资源和服务模式等领域进行探索,通过参与“双一流”建设,在学科建设中有所作为,实现办馆质量和效益双丰收。

猜你喜欢
部属省属双一流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部属单位、部属高校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
三季度陕西省属企业营收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属出资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属出资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省属企业挺纪在前 实现弊革风清
——山西省国资委举办专题讲座
沟通的七大金句与禁语
任务分配以“现状+20%”最佳
责备部属学问大 5要4不 骂出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