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
——以湖北阳新县为例

2019-03-12 04:45汪雨晴
关键词:阳新县农民工

田 强, 汪雨晴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村“空心化”现象凸显,乡村振兴迫在眉睫。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一号文件,为乡村振兴谋划蓝图,提供行动方案。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吸引和帮扶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湖北阳新县为调查分析对象,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实践的发展。

一、阳新县县情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特征

阳新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隶属黄石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脉北麓。境内国土面积2780平方公里,下辖16个镇,3个开发区,4个管理区,户籍人口109.17万(2017年),是我国著名的苎麻之乡,也是湖北省林业和水产大县。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0.75亿元,人均GDP 15551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56元,均低于湖北省平均水平(2017年湖北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8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12元)①。从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来看,经济增长乏力,与全省差距逐渐拉大,呈现明显态势。提升县域经济,振兴乡村,迫在眉睫。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推进,乡村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潮流。

1.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逐年上升

阳新县为山区农业县,农民外出务工是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感召下农民工回乡创业人数逐年上升。截止2017年,阳新县各类返乡人员总计达38750人,选择返乡创业4544人,其中返乡高校毕业生132人,返乡退役军人5人,其他返乡创业人员744人②,选择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有3663人,占比80.6%,返乡创业农民工占返乡创业人员的绝大多数。如图所示,2015年返乡农民工创业有513人,其他返乡创业252人,2016返乡农民工创业有601人,其他返乡创业276人;2017年返乡创业农民工662人,其他返乡创业315人(参见图1)。从这三年返乡创业农民工总人数变化来看,稳中有升。

图1 2015-2017年阳新县返乡创业人数统计图③

图2 2017年阳新县返乡创业人员组成③

2.返乡创业农民工性别、年龄构成不平衡

返乡创业农民工的性别、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域经济的发展后劲。根据近三年(2015-2017年)的数据显示,阳新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男性为2690人,女性为973人,比例为73:27,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在返乡创业的3663名农民工中,35岁以下1138人,35-45岁2425人,45岁以上100人,45岁以下返乡创业农民工占比97%(参见图3),他们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有较为成熟的经历和经验,理所当然成为创业的主力军。

图3 2015-2017年阳新县返乡创业农民工性别年龄情况图③

3.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业选择依赖性强

农民工返乡创业一般积累有少量资金和较成熟的技术经验,通常会选择原有务工行业或者投资少、技术难度不大、见效快的行业进行创业尝试,还有的回到农村开始种、养、加工、销售等农业产业本身的创业兴业。根据阳新县人社局2017年的调研数据以及笔者的实际访谈调查,我们可将农民工返乡创业划分为4种创业类型:创新型创业、生存型创业、技术型创业和复制型创业。具体数据显示,从事种养殖业540家、2160人;鞋服行业155家、465人;食品加工行业186家、558人;电子商务350家、480人;其他行业302家、881人②。其中属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创新型创业模式32人,生存型创业模式2197人;技术型创业模式76人;复制型创业模式1358人(参见表1),其中复制型创业模式和生存型创业模式属于农民工在返乡创业前所从事或者熟悉的行业,占比97%,说明返乡创业农民工承担风险能力有限。为更好的规避创业风险,绝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将规模小、投资少、风险和技术含量低的生存性和复制型创业类型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行业选择依赖性过强,缺乏创新与开拓精神。

表1 截止2017年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类型情况表③

4.返乡创业企业规模小,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阳新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受传统思想“生意好做,伙伴难谋”影响,偏于单打独斗,趋于选择投资小、科技含量低的家庭小作坊经营模式,“夫妻档”、“兄弟店”、“家族厂”等模式应运而生。其规模偏小,基本不雇佣人员或者雇佣人员大多5人以下,而且大多采取临时雇工方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常年雇工10人以上的返乡创业企业很少,规模达100人以上者更是凤毛麟角。返乡创业企业普遍处于微型企业行列。正如前述,大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偏向复制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模式,也足以说明创业企业的规模不可能很大,驾驭市场和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因此,这些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一旦遇到外部风险或者市场竞争大的情况,容易陷入困顿境地。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农民工因其务工经历开阔了视野,又具备一定的资金和技术,返乡后大多萌发创业的冲动和激情。但是,拘于个人素质和乡村环境的局限,加上对策的把握和理解不够,行动起来往往面临诸多困境。

1.缺乏长期规划,创业潜在风险大

创业必须有明确的创业计划和方案作为行动的指南。对众多返乡农民工而言,自身创业主动意愿并不强烈,大多数是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心理压力下返乡创业,目的只为解决当前“有事做”,并没有明确的创业愿望和远期目标。在对众多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意愿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具有明确创业意愿的仅1人,所选创业项目也经过前期市场调查和制定了规范创业规划④。大多数人是“哪里赚钱哪里投”式的跟风创业,均未做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和具体的项目规划,使得创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脱离市场需求,埋下创业风险。

2.获取资金渠道单一,融资难

创业资金是创业必备的支撑,一般来源为两部分:自筹资金和社会资金。通过调查,阳新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资金来源总额中,自身资金占48%,私人借贷占37%,银行借贷占12.3%,政府资金占2.7%(参见表2),反映了阳新县返乡农民工创业资金基本源于自身资金和私人借款,通过银行、政府等渠道获取极少。究其原因:一是政府专项创业资金的审批材料程序多、时间长。办理创业担保贷款除需提供个人身份证、结婚证、营业执照、门面租赁协议,同时还需提供信用报告证明、银行流水、担保人的担保证明等材料,加上申请贷款的资金到账要4~6个月的时间周期,容易消磨创业者的热情和错过了创业的最佳时期,创业者选择贷款意愿不强。二是银行贷款额度少且难获批。在黄石市政府《返乡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方案》中,创业担保贷款是10~30万元,大冶市为8~10万元,而阳新县为5~10万元。截止2017年,阳新县创业担保贷款个人最高5万,企业最高20万④,且贷款申请成功一般为一定规模或项目得到认可的企业,其他的企业很难获批贷款。最后则是农民工自身存在的思维惰性,不愿承担太大资金风险。融资难普遍困扰着创业者。

表2 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来源表⑤

3.知识储备不足,技术单一

技术是创业的核心支撑。截止2017年,在返乡创业的3663名农民工中,有1281人是小学、初中文化;高中学历有161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创业者仅679人(参见图4),占比为18.5%。反映出阳新县返乡创业农民工当中学历层次主要集中在初、高中水平,高层次人才极少。再加上,阳新是一个集山区、库区、贫区和革命老区为一体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职业发展前景、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很难满足高层次人才的需要,致使高学历人才多流向北上广等大城市,不能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形成技术帮扶和支撑。因此,致使返乡创业者个人的创业知识和素质难以满足创业需要,创业企业的技术力量处于薄弱状态,很多创业者技术都是源于外出务工经验。

图4 返乡创业农民工学历层次结构统计图⑤

4.市场把握不准,经营风险偏大

市场是创业者的风向标。在阳新县返乡创业农民工选择的创业模式中,创新型创业模式有32人;技术型76人;而生存型有2197人和复制型有1358人(参见表1),创业模式主要集中在生存型和复制型,像“双创”提倡的创新型创业仅占0.8%,说明返乡农民工对市场需求与市场发展趋势了解不多,并未结合市场需求与自身条件进行科学的创业选择。因而,在企业发展中,市场反应慢,难以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是国家宏观大战路,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农民等各个主体均承担着不同责任与义务,但是乡村振兴依然要靠农民主体自身,返乡创业农民工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应从多个层面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给予必要的帮扶和支持,返乡创业农民工自身也要提升素质,增强创新创业能力。

1.政府高度重视,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第一,制定政策法规。

在目前实施的各项扶持创业政策中,鲜有专门针对返乡农民工的具体政策措施。例如,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享受对象是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军队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者等;创业补贴政策享受对象是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返乡创业人员中部分符合这些政策享受条件的可以享受政策,但另一些非特殊群体则不能享受。因此,县政府应在《返乡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方案》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返乡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的意见》,有针对性的制定返乡农民工创业法规政策,形成《阳新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细则》,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审批手续,加大扶持力度,多措并举、全方位形成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撑。一些优惠举措要具体实在,操作简单,如具体的资金、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尤其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加大对绿色种养殖项目、文化旅游等特色项目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第二,给予资金支持。

国家对农村扶贫和乡村振兴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贫困地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国务院办公厅也出台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阳新县委县政府可以专门制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办法》,有针对性的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尤其是资金难题。具体而言,首先,要破除农民工创业者在用地、用水、用电和证件办理等方面的障碍,减免费用,减轻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额外社会成本压力;其次,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匮乏、融资难的问题,政府通过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税费优惠扶持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最后,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切实优化农村融资环境,确保农村信用社为更多创业农民工提供服务保障。农村有农村的特点,农民也有农民的属性,国家政策的光亮应该照亮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落实帮扶措施。

创业涉及众多部门支持。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之下,县政府部门之间应形成有效、协调的联动机制,相互配合和监督,将每一项政策措施都落到实处,具体做到:一是实行动态管理,政府有关部门,如县人社局、劳动就业局以及各级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创业动态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掌握他们的情况,及时提供服务;二是核查优惠政策制度,将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到位;三是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精准扶贫农家乐创业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减少审批程序和创业项目申报门槛,减轻申请材料的数量,缩短审批时间,并将政府制定的有关优惠政策措施向社会进行公开化;四是建立政策实施监管机制,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部门中出现的有关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实行有效监督和处理,以期真正将帮扶落实到实处。

第四,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创业企业生存的土壤。阳新县搭建创新创业平台20家。在各类创新创业平台中,累计入驻企业181家,带动就业2321人;入驻创业个体4363户,带动就业14092人⑥。创业平台的入驻少不了创业服务机构的参与。县创业服务机构主要是县人社局和各个乡镇的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乡镇一级的创业服务中心在人员配置、专业程度、信息化水平上还相当薄弱,创业服务水平不高。镇(区)未配备在编的公共就业服务人员,大部分是劳动协管员,待遇较低(按最低工资800元/月标准发放),且人员变动频繁、身兼数职,未能专心服务工作。因此,为充分发挥创业平台和基层创业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县政府要为乡镇培训一批有编制的专业协管员并提高其工资水平,开通县乡信息共享渠道,促进县乡创业服务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各镇(区)利用微信公众号、QQ、电视新闻和网络等平台推送创业政策和扶持措施,为县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为创业企业提供优质的创业服务。

第五,完善创业保障体系。

创业的有效救助是返乡农民工创业权益有效的保障。在创业保障体系方面,有关阳新县农民工权利保障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的经济利益得还不到保障,建议制定专门的《阳新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权益保障办法》。一方面,县政府要充分重视农民工权益,积极搭建合理的政策框架体系和法律框架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工人社会保障建设,依法保护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经济利益,增加适当的补贴,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政府要在金融、财政、资源、信息等方面对农民工权益进行实效性的保障,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权利保障体系,促进农民工创业权利保障体系和支持体系有效运行。

2.返乡创业农民工提升素质,增强创业能力

第一,加强市场调研,科学制定创业规划。

“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和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的措施”⑦。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大势所趋。但在返乡创业农民工当中,极大部分在思维意识上没有跟上国家的步伐和时代趋势,创业过程存在盲从性,缺乏对创业过程的长远规划以及整体规划。因此,对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理性的创业认识、明确的创业规划、大量的市场信息收集必不可少;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也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考量,合理运用自身所掌握的资金、人脉、技术力量等资源。在阳新县3663名返乡创业农民工中,生存型、技术型、复制型以及创新型四种创业类型,有2197名生存型创业者和1358名复制型创业者,而技术型和创新型仅有108人(参见表1),这说明推动高技术含量的创业任重道远。创新创业管理部门要在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选择上加强引导和审核,结合农民工自身技术状况,与市场对接,与乡村振兴规划对接,形成特色的产业项目。比如,特色种养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项目。目前,国家正在推行的“田园综合体”模式试点,可以“不离土不离家”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更好发挥农村、农业资源价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阳新县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森林资源、水利资源等,可以打造系列田园综合体,尤其阳新县水库众多,计有王英水库、富水水库、蔡贤水库、青山水库、韩家山水库等大小水库26座,完全可以打造独具特色山水田园综合体,将返乡农民工创业纳入整体规划和实施中,避免盲目性,增强引导性。

第二,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创业的成功与否,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外,还要求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创业者尤其要对企业的设立和运营过程等管理专业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民工自身开拓意识不强,缺乏创业勇气,瞻前顾后,往往有想法没办法。同时,从返乡创业农民工群体的教育程度来看,大部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教育水平偏低,主要以初中、高中、小学为主,绝大多数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教育水平偏低。政府相关部门每年举办有小微企业项目培训、特色种养培训、民宿旅游、农业休闲旅游等特色科目培训,返乡创业农民工可以利用这些的职业培训,以及社会创业实验基地以及互联网等平台不断改变自身的思维局限,拓展个人视野,在不断的职业培训和积累中增加创业知识,在不断的思想转变中提升技术和管理能力,增强创业能力。

第三,增强市场把控能力。

市场需求是企业生产的风向标。对于返乡创业农民工而言,有效发挥创业服务机构和创业平台的创业指导作用,利用创业公共服务机构中设立的创业顾问咨询团,相关专家和创业导师,加强自身职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是提升自身市场把控能力的必要途径。具体做到:一是积极接受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特别要强化专业培训和业余培训,培养自身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提升自身对市场整体的把握和控制能力。二是大力倡导“走出去”和“请进来”,即带着自身存在困难和问题,主动与一些成功的创业企业、创业人士交流,寻求企业解困的对策和解决办法。三是大力提高自身对市场风险的预判能力,开展市场风险评估调查,提高对市场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的应对能力。四是善于利用互联网,落实“互联网+创业”,把创业项目搬上互联网,营销产品。

乡村振兴的春分已经吹拂祖国乡村大地,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众多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既符合传统的“安土重迁”理念,也顺应了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要求,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注释:

① 见《湖北省统计局年度统计公报》、《阳新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湖北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湖北省统计局官网(tjj.hubei.gov.cn)。

② 阳新县人社局:《关于2017年返乡农民工创业调研报告》(内部调研资料)。

③ 笔者2018年6月对阳新县人社局工作人员的访谈记录。

④ 阳新县人社局:《关于2017年返乡农民工创业调研数据统计》(内部调研资料)。

⑤ 阳新县人社局:《关于2016-2017年返乡农民工创业数据统计》(内部调研资料)。

⑥ 根据笔者2018年6月对关于阳新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调研数据整理。

⑦ 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猜你喜欢
阳新县农民工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值得期待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三角形面积的向量坐标表示及其应用
提高母牛子宫脱出治疗率的经验和体会
试管倒插法诊断家畜血吸虫病效果观察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