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000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慢性进展性心功能不全为主要病理特征。慢性心衰的病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其本质为心肌重塑,而这一过程的根本原因在于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紊乱[1]。本次研究以2016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比较了滋阴助阳抗衰方及酒石酸美托洛尔用于此类患者的实际疗效,旨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依据,现总结如下。
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治慢性心衰患者120例,随机平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55~74岁,平均65.7岁;病程1~5年,平均2.7年。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56~75岁,平均66.2岁;病程1~5年,平均2.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指南诊断和治疗2014标准;②NYHA 3~4级;③符合中医阳虚水泛证辨证标准;④监护人或患者对用药方案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②合并严重认知功能障碍;③复发病例;④中途转院;⑤合并恶性肿瘤或系统性、全身性疾病。
治疗方案: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抗心衰治疗,包括呋塞米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其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滋阴助阳抗衰方,组方如下:黄芪30 g,制附片6 g,桂枝6 g,白芍10 g,五味子10 g,枸杞子10 g,葶苈子10 g,猪苓10 g,大腹皮10 g,丹参10 g,当归10 g,益母草20 g。以上药物水煎服,1次/d。两组均于连续用药4周后评价疗效。
观察指标:包括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实验室生化指标。(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心功能改善1~2级,胸闷、乏力等症状基本消失;②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胸闷、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③无效:心功能无改善,甚至加重,胸闷、乏力等症状未减轻。(2)实验室生化指标:BNP测定采用AQT床旁快速检测,TNT测定采用VITROS 3600,MDA测定采用黄嘌呤氧化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chi-square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为35例、24例和1例,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总有效率85.0%,其中显效25例,有效26例,无效9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及对照组各实验室检查指标(BNP、TNT、MDA)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各指标上的改善情况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慢性心衰系指心脏舒缩功能下降,导致心脏输出不能满足器官组织代谢需求的病理状态。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发生发展过程中,可有多种内源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导致心肌损伤及心肌重塑,而这一过程又反过来激活更多的细胞因子,形成恶性循环[2,3]。慢性心衰的常规治疗,即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的治疗模式能够控制临床症状,延缓心肌重塑的过程,至今仍是临床治疗慢性心衰的主要手段。然而,这一治疗模式对心肌损伤的干预作用不够全面,慢性心衰的患者最终往往仍会因严重的并发症致死、致残[4]。祖国医学认为,慢性心衰与肾阴阳平衡失调密切相关,治疗要点在于调补肾气阴阳。本次研究选用的滋阴助阳抗衰方具有益精血、温肾阳、养气血、滋肾阴、健脾胃、清热解毒、阴阳双补、泻火抗衰之效,可协助患者恢复肾阴阳平衡,达到诸症自消的疗效。本次研究显示,滋阴助阳抗衰方结合常规西医抗心衰治疗用于慢性心衰的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抗心衰治疗。这一结果证实滋阴助阳抗衰方在改善慢性心衰各种症状方面具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本次研究限于时间及规模,未能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这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综上,滋阴助阳抗衰方用于慢性心衰的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疗效的提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降低了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应用。关于这一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及用药安全性,将作为日后的研究方向。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NP、TNT、MDA检测结果对比±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NP、TNT、MDA检测结果对比±s)
注:t0为治疗前组间比较,t1为治疗后组间比较,t2为治疗前后对照组组内比较,t3为治疗前后观察组组内比较。
组别 BNP(ng/L) TNT(ng/mL) MDA(nmol/mL)对照组(n=60) 治疗前 462.3±28.55 0.22±0.11 13.3±1.02治疗后 347.2±27.80 0.17±0.12 9.7±0.98观察组(n=60) 治疗前 457.5±29.68 0.23±0.12 13.1±1.09治疗后 305.3±28.73 0.12±0.11 8.8±0.95 t0 0.90 0.47 1.03 t1 8.11 2.37 5.11 t2 22.37 2.37 19.71 t3 28.54 5.23 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