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子联合干扰素和转移因子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2019-03-12 07:42:56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期
关键词:电离子尖锐湿疣干扰素

546100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妇幼保健院男性科

尖锐湿疣(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好发于外生殖器、会阴和肛门等部位的疣状增生性病变的常见性传播疾病(STD)。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1]。虽然目前临床上治疗CA的方法很多,但难以根治HPV感染,复发率较高,可引起患者焦虑、内疚、自卑等,而负性情绪又可抑制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加复发率,严重影响患者个人及家庭的身心健康[2-3],加重社会负担。为探讨尖锐湿疣电离子术后联合干扰素α-2b局部注射和口服转移因子溶液临床效果,本文将96例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CA患者96例。排除不符合入组的病例后,按就诊顺序生成1~96编号,利用计算机excel 2016软件在0~1自动产生96个随机数字并对应1~96就诊编号,对随机数字由小到大排序,随机数的1~48秩次分至A组对应就诊编号,49~96分至B组。⑴纳入标准:①符合我国2014尖锐湿疣诊疗指南[4]诊断标准的患者[4];②年龄18~75岁的患者;③发现皮疹至就诊时未进行任何治疗的CA患者;④愿意参加本试验,无严重基础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⑵排除标准:①有明显心、肝、脑、肾、血管、血液系统等严重基础性疾病者;②有精神病史或酗酒、吸毒等患者;③尿道内、肛门内尖锐湿疣,易出现电离子手术治疗不彻底及不利于干扰素注射治疗,对观察研究比较有影响的;④不能坚持按疗程用药及复诊等依从性差的患者;⑤有干扰素过敏等其他不宜参与药物试验观察者;⑥正在参与其他试验研究的患者。本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通过,且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年龄、病程、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方法:患者选用合适体位,常规消毒、铺巾,采用疣体周围局部麻醉。选用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仪。根据疣体大小将治疗机的电压调到10~15 V,手术针从疣的表面烧灼,直接将疣体炭化或气化干净,操作时破坏深度超疣体基底0.2 cm,周围超疣体正常黏膜或皮肤表面0.1 cm即可。皮损大的先用短火切割然后用长火封闭出血点,修补平整创面,皮损小的直接用长火烧灼气化皮损,对气化后创面上的碳化层最好不要擦去。术后可在局部涂2%碘酒,以消灭残存的瘤病毒细胞。待干后再涂紫花烧伤膏,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电离子术后妥善处理伤口后,立即予A组在原疣体基底下及其周围2 cm局部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 1×106IU,隔日1次,连用4周。为避免创口感染,术后紫花烧伤膏1~2次/d局部外涂,至创面愈合,口服抗生素3~5 d。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转移因子口服液,20 mL,3次/d,连用4周。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性伴侣有CA者也要积极治疗。

疗效判定标准[5]:随访时间按电离子术后第1天起计算。①治愈:治疗后疣体消失,6个月内原皮损及其周围未见新疣体,醋酸白试验阴性。②显效:治疗后3个月内无再发,无新疣体复发,3~6个月在原皮损处或周围部位出现新的皮损。③有效:为治疗后1个月内无复发;④无效:治疗后1个月内在原有部位或其附近发现新的疣体。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s)

组别 年龄(年) 病程(月) BMI(kg/m2)A组 30.54±10.36 9.15±3.66 23.29±2.26 B组 28.27±9.68 7.85±4.10 22.48±2.34 t 1.109 1.627 1.739 P 0.270 0.107 0.085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结 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15,P=0.016,P<0.05),见表2。

不良反应:两组共26例出现不同程度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注射局部胀痛,但均在可耐受范围,均于注射后第2天消退,考虑为干扰素流感样症状,无需停药。

讨 论

CA是由HPV感染引起的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主要性传播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达0.5%~1%,国外对大学生调查CA发病率达1.3%,并有逐年增加趋势[6-7]。HPV有100多种亚型,引起CA的主要是非致癌性的、低危型(如6型和11型)[8]。尽管CA可导致消极、焦虑、社交障碍、影响性活动等社会心理影响,但对生活质量并无严重干扰,且可能因既往多有不洁性生活史等,导致不能早期求医。本次研究平均病程约9个月也说明多数患者未能早期就诊,大大增加了传染可能,加重社会公共健康负担[9]。

治疗CA的首要目的是祛除疣体并消除可能存在的症状。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仪,是通过接触电火花使CA疣体局部组织受高温焦化、炭化、细胞蛋白变性、凝固、坏死,其辐射能量较低,局部穿透性弱,对皮疹周围及真皮深层组织无害。虽电离子手术可以迅速清除疣体,但不能消除疣体周围HPV亚临床感染和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因此单用具有较高的复发率。鉴于目前的治疗手段难于清除HPV,而CA的复发主要与HPV的持续感染及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因此目前预防CA复发的主要手段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对生殖器疣的防御机制起主要作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具有抗病毒、抗增殖及免疫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增加自然杀伤淋巴细胞毒素的活性,也可通过增强嗜碱细胞释放LgE介导组胺释放作用,从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以及增强依赖抗体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及其他抑制或刺激抗体的产生等作用,进而全面控制HPV病毒的复制以及病情的进展[10],预防及减少CA的复发。干扰素α2b局部注射既能快速达到药物浓度,发挥作用,又能减少肌肉注射全身应用的不良反应[11]。

转移因子口服液是用健康动物脾脏中提取的一类低分子多肽与核苷酸复合物,免疫活性稳定,口服液容易在胃肠道吸收。转移因子进入体内能选择性地激发和增加机体细胞免疫反应,调整机体的免疫状态,诱生干扰素等多种细胞因子,稳定机体内环境,具有增进巨噬细胞的活化,协同识别和消化抗原性,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调节患者对HPV的抵抗,减少HPV的残留和感染,对休眠期的病原也有较好的感知能力,使处于休眠期的病毒被抑制和杀灭,从而达到非特异性的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因此能降低CA的复发[12-13]。

综上所述,电离子手术可以快速彻底清除CA肉眼可见疣体,联合干扰素α2b疣体基底下局部注射和口服转移因子协同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可以有效降低CA复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电离子尖锐湿疣干扰素
CO2激光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超脉冲点阵CO2激光治疗汗管瘤疗效观察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肺炎的疗效观察
哈尔滨医药(2015年6期)2015-12-01 03:58:19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点阵CO2激光及电离子治疗腋臭的疗效比较分析
恩替卡韦治疗干扰素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72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