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劳动技术教育中的生活化教学设计

2019-03-11 06:30刘尕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中教育生活化教学

刘尕平

摘 要:劳动技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基础课程,新课标指出劳动技术课程要在现实生活中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益,与科技发展相关的内容。要求教师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本文研究了高中劳动技术教育中的生活化教学设计,为高中劳动技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教育 劳动技术课程 生活化教学

新课改提出高中劳动技术教育要强调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方式单一落后,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完善,课程教学以理论内容讲授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乏味的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劳动技术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大胆创新教学形式,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效性。

一、劳动技术教育生活化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我国高中劳动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制定了系列的改革措施与创新方法,取得了有效的教学成绩。但因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当前高中劳动技术教育课堂教学中,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很多教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通常采用传统理论教学的方式,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状态,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学习兴趣,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个人的观点。影响了学生主观积极性的发挥。课堂氛围沉闷无趣,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发展已趋于完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有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与学习兴趣。当前高中劳动技术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中劳动技术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興趣与需求出发,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当前高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的问题,学生对教学内容难以理解,无法高效掌握学习知识,教学中缺乏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违背了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要求。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高中劳动局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设计

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各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劳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开展教学应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现象教育资源,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更好的理解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现劳动技术教学的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学效果。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精心选择具有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整合其他文化课程中的学习知识,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更高效的掌握劳动技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经常性安排一些实践操作内容,根据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活动,将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紧密结合,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课外知识。在生活中学习到更多的劳动技术。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全面发展。劳动技术教育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劳动体验,培养学生良好劳动技能的课程,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层次化是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生活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生活能力与社会劳动技术。在制定教育目标时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制定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劳动技术的教育质量。

新课标指出,劳动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当前高中学生缺乏一定的基本社会生活劳动技能。在设计劳动技术实践教学内容时要考虑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引入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技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设计要有适度的弹性空间,选择教学内容要符合多层次能力的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共同进步。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特点,劳动技术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向适应,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劳动技术知识。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举办劳动技术开放课程竞赛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结语

新课改大力倡导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劳动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当前高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发挥与教育目标的达成。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提升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性发展需求,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要求结合生活中的劳动技术教育资源,打造丰富多元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学效果。促进高中劳动技术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卞毓钧.谈初中劳动技术教学“生活化”[J].文教资料,2018(15):231-232.

[2]姜国园.初中劳动技术教学的生活化[J].当代教研论丛,2017(04):82.

[3]杨书华.浅析高中政治科“生活化”教学的实现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8).

[4]龚晓珺.民族地区中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17).

猜你喜欢
高中教育生活化教学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的教育创新之再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