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华
摘 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还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从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构建数学直观模型、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三个方面,探讨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数学问题 解决能力 培养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數学属于应用学科,其充斥于我们生活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却忽视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不是新课改倡导的。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从而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培养策略,从而为小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和鼓励他们进行提问,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以更好的激发小学生提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达到培养小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加减乘除法的四则运算”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教学情境:已知一个水杯20元,一个铅笔盒15元,一个羽毛球3元,那么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已经条件来自己拟定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并最终给予解答。此时大家非常踊跃的去思考,然后有的同学说:“买2个水杯和6个羽毛球需要花费多少钱?”“买3个水杯、买4个铅笔盒和5个羽毛球需要花费多少钱?”上述问题提出之后,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小学生对其进行解答,在该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如果学生的解答出现偏差,要给予及时纠正,对于胆怯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从而更好地激发小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小学生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构建数学直观模型
小学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并且最终又要回归到生活之中,从而使小学数学知识不仅具备了大量的生活元素,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小学生对生活实际问题中所含有的数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将生活实际问题转变成数学直观建模,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转化成直观思维,而且能够促使小学生在数学问题建模阶段,对数学题目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进行“求平均数”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由于该知识点不仅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重点的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如下内容:“每天早上6点一组学生都会测量温度,测量结果为13℃、11℃、12℃、11℃、10℃、12℃、11℃,试求一周的平均气温?”或者“小红家与学校相距2000米,如果小红从家走到学校大概要15分钟,试求小红上学途中的平均速度。”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后,教师就可以引入“数学平均问题”,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平均数,学生可以想一想有什么方法,随后教师还可以借助直观的数学模型帮来使学生对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实际问题演变成数学问题,使数学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加深学生思考,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从身边的熟悉情况出发,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逆向思维的锻炼和培养,这样既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这种思维对于学习数学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结果对其条件进行层层推理,不仅能够使问题得到简化,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小兰去银行取款,刚开始的时候取了比存款的一半多200元,然后又取了剩余一半还多160元,结果银行卡中只有400元,试求最初银行卡有存款多少元?如果从题干条件进行解答,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逆向思维对其进行解答,利用题干所提供的条件,逐层倒着分析,最终可以求出答案。学生的思维需要教师很好地进行引导,如果单单靠学生自己理解是有些难度的,教师可以将学生引入思考中,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问题是和生活紧密结合的,教师要在教学中逐渐渗透生活实际问题,不能让学生只学会课本的知识,要学会运用在生活中。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邵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8(9):42.
[2]张艳红.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审题能力的培养路径分析[J].中外交流,2018(2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