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志
【摘要】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不仅学习任务更加繁重,而且学习难度提升了许多,从而导致不少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产生了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这种畏难情绪一定程度上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产生了影响.本文试图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研究分析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打造策略,希望能借此使数学课堂真正实现减负增效,让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得.
【关键词】初中数学;智慧课堂;减负增效
数学原本就是一门有着较高逻辑性、较强抽象性以及较严密推理性的学科,因此,很容易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而且伴随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也使得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提升了很多,因此,如何打造智慧课堂,提升数学的魅力,通过减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应当成为每位初中数学教师积极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试图通过以下策略来打造初中数学智慧课堂.
一、创设轻松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思想减负
教师的一言一行其实都在潜移默化中如春雨般沁润着学生,教师的热情有助于学生燃烧求知的欲望,教师的微笑有助于学生点燃学习的自信,教师的开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豁达,教师幽默诙谐的语言,能够让许多教学重难点内容被以更加幽默、轻松的方式得以解决.但如果一位教师上课的过程中脸上没有任何笑容,整个教学过程没有一点激情,那么很难想象在这样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里,学生能有较高的学习效率.然而,当教师面带微笑地步入教室,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激情,那么在教师情绪的感染下,学生必然也会变得轻松起来,而这种积极的心理情绪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投入到教师的教学中来,从而成功实现思想减负.
二、科学有效地进行提问,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科学的探究能力.问题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并能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来完成科学探究,因此,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设计问题,并以合适的方式提出问题,由此推动教学进程的发展.此外,数学教师的提问还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增强他们的参与精神,而要将提问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就需要教师进行科学设计和有效组织.一般来讲,数学教师要注意问题的难度控制,太过简单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这是对课堂时间的浪费,太难的问题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直接打击他们的信心,造成的影响更差.因此,教师的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绝对值”这一概念时,数学教师提出问题:-3和+3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处?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并鼓励学生站起来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观点,从而促成学生对绝对值本质的认识.
三、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开阔学生思维视角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贯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学,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如何学,即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做学习的主人,自己去学.因此,数学教师应对教学过程予以科学设计,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富有智慧,富有活力,使其成为学生爱上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场所学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即一题多解法、多题一解法、一题多变法等.比如,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就有助于开阔学生思维视角,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同中求异,异中创新.
以“比较102与5两者的大小”这一题为例,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各个小组探究该题的各种解法.
A组:在数轴上将表示10和5的两点(点A与点B)画出,然后用刻度尺分别测量OA与OB的长度,再用12OA的长度与OB的长度进行比较,最终得出12OA<OB,即102<5.
B组:利用计算器计算102与5两者的差值,得出102<5.
C组:通分法,由于5=202>102,因此,102<5.
D组:平方法,由于1022=52,(5)2=5,因此,102<5.
可以看到,虽然四种解法优劣不同,但是殊途同归,最终都成功解答出了正确答案,而这个解题的过程,也成功实现了对学生思维视角的开阔,有助于帮助学生减轻数学学习的难度.
四、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任何一种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其实都是一个对新知识进行建构、拓展以及应用的过程,只有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以及总结,才能够对课堂所学知识实现有效内化,最终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反思与总结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举措,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总结,才能够使学生逐渐积累与掌握大量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这对帮助学生减负增效是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的.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定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让学生对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和中线等基本概念形成认识后,就应该立即安排学生将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和中线分别画出来,然后要求每名学生注意观察这三种三角形分别的特点,以及各自高、角平分线和中线所处位置,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践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然后数学教师再引导学生反思过去所学知识,并尝试结合自己观察到的结论来总结知识间的个性与共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而提升后的学习能力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成功实现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施义真.把初中数学课堂减负增效落到实处[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7(18):12-14.
[2]王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115+119.
[3]刘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减负增效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