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问题,适时把握提问的契机,用问题引导教学,促进学生思考,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堂提问;把握契机;促进思维;高效课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通过问题,促进学生思考,了解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好的问题让学生的学习有动力,思考有方向,思维会创新.作为数学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有效课堂问题,适时把握发问契机,用数学问题引导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打造高效课堂.
一、在新旧知识衔接点处提问,实现迁移
“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是教师的最高技巧”,所以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知识储备,还要非常明确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找准新旧知识联系点提问,促使学生把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与要学习的新知进行有机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如果直接让学生探究比的基本性质,学生很可能无从下手,在复习环节我先提出这些问题:“分数、除法和比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还记得分数基本性质和商的变化规律吗?”“联系比、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猜一猜比有什么规律?”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整理、辨析已有知识经验,经历观察、比较、猜测、验证的过程,自主探究出比的基本性质.教师以问题为导向,促进知识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关联新旧知识,顺利实现知识正迁移.
二、在思维模糊处提问,促进理解
由于学生个体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不同,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能理解,有的却不理解.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探明学生的思维状态,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或者思维模糊不清的地方,从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出发,提出问题,辅导性地引导,使学生理清思路,渐进地提升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
例如,一个大棚共480 m2,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地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14,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这是“解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研究的是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在描述其中两个量的数量关系时,单位“1”是动态变化的.大部分学生选择了480×12×14,这种方法应用整数乘分数的意义来解决问题,学生易于理解.只有少数几名学生选择用480×12×14这种方法解答,我及时提出问题:12×14表示什么?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有些学生会做,未必会说清12×14表示什么,思维比较模糊.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我让学生用长方形图或者线段图把题意表示出来,直观再现了“一分再分”“取了又取”后12的14,也就是总数的480的18,理解两个单位“1”动态变化的过程,让学生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多角度思考,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三、动手操作处提问,优化思维
动手操作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操作活动对学生理解新知识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数学操作环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外显的动手实践,还应通过问题,适当引导,将学生的注意力由单纯的“动手”引向认真思考,引发学生内隐的思维活动,使操作活动真正成为有利于学生思维提升的活动.
例如,在学习“9加几”的教学中,為了让学生理解算理,教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计算,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一样的,部分的学生根据已有经验选择点数,或接着数,不一定会有意识采用凑十法.教师在学生摆小棒时要提出:“怎样数又快又好?”有意识引导利用前面学过的凑十法,把右边的7根小棒拿出一根给9,这样9根小棒凑成10,9加10就转化成算10加几,很快得出结果,体会到凑十法的优点.这样动手操作过程中,思维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升,内隐的数学转化思想外显为动作,让操作真正优化思维,促进思维发展.
四、思维梗阻处提问,突破重难点
一节课中的重难点,往往是学生的思维容易阻塞的地方,教师要设计一些铺垫性、辅助性的问题,降低坡度,减小难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在计算12.6÷0.28时,我先提出这样问题:“该怎样移动小数点?”引发学生争论,有的学生说被除数只有一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小数点只要向右移动一位,有的学生说被除数和除数小数点要同时向右移动两位,学生们说不清理由.我不急着讲解,让学生先算一算,很快就有一些学生算不下去了,我借机提问:“被除数和除数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一位,算式发生什么变化,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两位,算式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移动一位小数,还是不可以计算?”“看来要移动几位小数依据的是什么?”通过这几个问题,降低思维难度,引发学生交流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被除数是整数,除数还是小数,还是不能计算;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被除数和除数都变成整数,才可以计算.这样在问题引导下,难度降低了,学生思考有了方向,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过程,真正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五、纵深拓展处提问,深度学习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解决问题,还应该通过适当的问题引领学生将思维引向深入,只有教师深度的教,才能引发学生深度学习.
例如,用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白铁皮(边长是1.8米),分别按下面的三种方式剪出不同的圆片:
我先提出两个问题:“三种圆片中每个圆片的周长是多少?”“剪完圆后.哪张白铁皮剩下的废料多些?”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后,我进一步提问:“根据以上的计算,你发现什么?”这样不仅仅让学生停留于计算得出结论,而是激发学生深入观察思考.有的学生发现大中小三个圆的直径比为3∶2∶1,那么周长比也是3∶2∶1,只要算第一个圆的周长,除以2求出第二个圆周长,把第一个圆周长除以3就可以求出第三个圆周长,节约计算时间.有的学生发现,正方形面积不要计算,因为没有要求具体算出剩下多少废料,只要求出白铁皮内圆的面积.随着交流深入,有些学生甚至说,它们都乘3.14,这也可以不要算,只要算出大中小三个圆半径的平方就可以了,方法越来越简洁,学生思考也越来越深入,最后有的学生说得出:大、中、小三个圆它们直径比分别为3∶2∶1,面积比为9∶4∶1,个数比为1∶4∶9,这样不要计算面积就可以知道,剩下废料一样多.一道习题,在教师的有意的追问下,创设了更多探究、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与教材“对话”,实现超文本的数学课堂学习,深化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认识和理解,并从中得到启发,以自己独到的见解,主动经历对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这样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求知、创造、交流、分享的场所,对增强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大有好处.
六、回顾反思处提问,内化提升
《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数学知识的获得只有通过学生反思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但反思行为和习惯并不会自然形成,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有意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对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学习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时,我通过这些问题带领学生对不同图形的面积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我们是怎样推导出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在学习过程中应用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学生通过总结和归类,发现学习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时,都是把新学的平面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还发现把长方形的长和宽看成底和高,这些图形面积计算公式都为“底×高”,这样就将几种不同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归入一个完整知识体系,再通过比较几个平面图形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理解,让学生在反思中真正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优化数学认知结构,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在解决问题后,可以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回顾反思: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采用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是怎样检验计算结果的?在学习“圆的周长”这节课结束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这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圆的周长的?你认为最重要知识是什么?通过问题有意识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真正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优化数学认知结构,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课堂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教师要不断探索,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发挥课堂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作用,使课堂教学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