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苗
摘 要: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跨学科的发展为其注入了更多活力,但现有的研究中也存在局限性。鉴于前人的研究将认知的焦点都聚焦在了语法隐喻的心理加工和认知理据等方面,其它方面鲜有涉及而且缺乏与语用学的紧密联系,本文将以认知语义学相关框架作为理论指导,从认知语言学转喻和语用学视角来重新审视语法隐喻,采用内部认知表征和外部语用表征内外结合的方法,分析语法隐喻的构建基础及其交际运用.
关键词:语法隐喻;认知;转喻;语用
一、引言
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这个概念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Halliday 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提出来的,自从该概念被提出后便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不同程度的研究,然而该理论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缺陷,尤其是在认知和语用层面还存在着问题。
针对语法隐喻在认知语用上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以认知语用学为框架,从语法隐喻的内部认知表征层次和外部语用表征层次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阐释。通过内部认知加工策略,试图解决采取一致式还是隐喻式的心理转喻表征原因,同时借助外部语用表征尝试分析在不同形式下语法隐喻的交际目的。
二、语法隐喻的构建基础
(一)语言的多层次性。Halliday 明确提出了语言的三大层次,即音系层,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并且层次之间存在着体现关系,即音系层体现词汇语法层,词汇语法层体现语义层。在此基础上词汇语法层构成语义的方式有两种,即一致式和隐喻式。对于这两个概念,Halliday(1985:321)提出“对于任何一个语义配置结构,在词汇语法层上至少有一个一致的体现形式,这个一致式是我们在识解和解包中认知费力最小的形式.
(二)规约化的意义常项。Ravelli(1988)认为,早期的语法隐喻概念不足主要体现在对语义的特征关注度不够充分,隐喻式体现的意义要比一致式体现的既定意义丰富。一致式的表现形式为:[既定的语义],相对而言,隐喻式的表现形式为;[既定的语义]+[其它语义]。这里的既定意义简而言之就是被规约化的意义常项,体现的是对世界经验进行描述的过程(何伟 2008:3)。无论是符合人们认知识解的一致式还是不符合人们认知的夹杂着部分抑制语义的隐喻式,从意义潜势的角度来讲,它们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
三、语法隐喻的认知表征层次
Jakoson(1965)认为转喻根据的事物之间的邻近性和相近性(contiguity),既然是邻近性,就不一定先于某种固定的关系,只要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形式上的联系,其中一个就可以作为另一个的隐喻(束定芳 2008:184)。
(一)ICM与一致式。对于ICM的界定,王寅(2005:33)指出所谓ICM就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的经验和知识所做出的抽象,较为完整的和理想化的解释,这是建立在许多认知模型(CM)之上的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形结构是一种具有格塔式形式的认知模型,它的存在是建立在是人与世界互动所产生的储存于大脑中的心理经验,经过重复出现后留下的心理印记。
语义和人的认知之间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所以直接用ICM来解释语义的话,语义对应的一致式表达就是一个“最佳代表”。Halliday在(1995/2004:14)认为一致式就是经验世界存在的某种典型关联,从认知识解的层面上来讲,一致式就是形意一一对应的体现,这种对应使得大脑在接收到语义信息后,直接激活大脑中相关的认知经验。
(二)转喻与语法隐喻
1.跨层次的转喻。Halliday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概念隐喻关注的是如何在交际中采取最适当地形式,而人际功能关注的是人际功能的表达,。在这里本文采用林正军和杨忠的命题意义和表述意义两个概念来阐释层次之间的转喻实现。从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的角度来看,命题意义指脱离语境的客观语义,表述意义指命题意义在特定语境的语义体现,表述意义虽然会随着它所承担的功能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的极强的相关性是固有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认为一致式和隐喻式属于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层级之间的转喻。
2.跨级转移的转喻。在语法隐喻中,Halliday将语义分为三级,分别为“言辞列(sequence)”,“言辭(figure)”,“成分(element)”。当言辞列由小句复合体体现时,言辞由小句子体现,成分由词组体现时,即就是产生了一致式,张德禄和董娟(2014:35)认为有些情况下言辞列由会出现由小句或者词组来实现的情况或者言辞和成分由非小句的和词组的形式表现的时候,原先的一致式语法功能的实现形式被其它形式的语法功能所代替就产生了级转移。
四、语法隐喻的语用表征层次
伴随着语法隐喻在跨学科视角下的蓬勃发展,学科融合为语法隐喻的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熊学亮(1999)注意到,韩礼德把语言看作是一个抽象的符号系统,着重于研究语言的纯理论功能,所以对语言的语用功能并不重视,而语用学其恰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可以更好地解释语法隐喻的不同形式是如何适应不同场合和交际意图的。
五、结语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它的形式变化和意义变化来进行,其中跨学科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与认知语言学结合的尤为紧密,鉴于前人的研究将认知的焦点聚焦在了语法隐喻的心理加工和认知理据等方面,而且缺乏与语用学的紧密联系,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转喻的角度和语用学层次对语法隐喻进行了重新的审视,认为语法隐喻不仅是形式的变化,也是意义的变化,但究其根本,不同的形式之间存在的语义关联是必然的,而隐喻的基点是语义邻近性和关联性,语义关联是转喻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在语用学表征层次上来讲,隐喻的言语间接行为视角和关联视角将语法隐喻视为语言交际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不论是一致式还是隐喻式形式的选择,不同的形式选择是符合语言交际意图和目的的。
参考文献:
[1]陈新仁.语法隐喻的认知语用发生解读[J].外国语,2014(2):763-774.
[2]何伟.语法隐喻:形式变体和意义变体[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