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华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使得当前政府以及人民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制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有更大的关注。我国当前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以及城市地区的教育得到更加均衡的发展,使得我国初中学生能够在新课程教育模式下获得更高质量的学习的机会。然而从总体上来看,由于无论是实际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条件,还是工作环境,当前都存在较大的需要提升的部分,因此为了使得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好的环境,就需要为其提供更适合教学的环境。因此本文主要对我国新课程模式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一定的分析讨论,希望能够为后期的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课程 生活化 教学策略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前社会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使得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的阶段就必须要接触到更多的社会实践以及各种的法治教育,邓小平曾经讲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使得道德与法治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更加顺利的开展,因此需要针对一定的主题在初中校园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并且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使得学生自己进行选择其要进行体验的主题,教师的职责就是将其主题与实际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更加紧密的联系,使得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化的联系的过程中受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熏陶。
1 初中课程生活化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论认识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理解发展的动力。对真理的掌握需要一个从实践到认知的过程,再到对实践的反复验证。因此,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体验生活实践。将感性直觉整合到理性的内部理解中,并在生活实践中测试逻辑思维活动。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就是生活,这说明任何教育理论都需要不同形式的现实生活来实现。杜威主张学习活动应注重学生的生活,并更加关注学生的技能和操作技能。
新课程标准要求切实关注学生实践活动的改革。其次,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日常生活化是教学的体现。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机械化讲课,学生被动地听讲座,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语文教学中,道德与法治一直充满创新精神和独特个性,也是衡量学生语言水平的标准。在早期的语文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是我国最早开设的,因此写作教育备受关注。
2加强道德与法治生活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处于复杂和变化的状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时政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了解中国的发展状况。从而发展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和观念,通过适当调整自身,可以有效地满足当前道德与法制教学的基本需求。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出了明确规划。同时,由于在经济水平快速增长的同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由于初中生的意识形态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一些学生会形成极端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错误观念。时政教学内容的引入已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必须注意的课题。教师可以选择典型的社会案例作为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教材,有利于改善初中生的法律修养。同时,初中的道德和法治课堂也强调培养具有能力和道德与法制诚信的优秀人才,以引入时政教学的方式。在信息社会,中学生渴望获得更有效的信息。在各种方法的实践中,学生可以在充分关注时事的前提下,了解一定数量信息的事实,通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学生的思维也可以成功地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实现德才兼备的目标。
3加强学校实践活动
3.1.对道德与法治课本经典文章进行诵读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础就是通过让学生对我国的过去符合大众品味的思想进行学习,并且在进行诵读的过程中逐渐的感受到我国思想品德的博大精深,在进行诵读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学生更加感受到实际的氛围,学校还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适合学习古典文化的氛围,例如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例如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学生对传统美德有一定的了解,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每节课前的五分钟之内进行古代思想家文章的朗读,笔者在进行实际的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选择三字经以及唐诗宋词等经典试问进行朗读,并且为学生配上三泉映月的古典音乐。为了使得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该活动中来,还应该经常性的举办经典朗读比赛,为朗读优秀者颁发一定的奖品,通过这种活动的举办,将会极大的使得学生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到我国的古典文化,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对当前的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道德情趣有一定的影响.
3.2.道德讲堂
道德与法治的实践化的行动不仅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同时对其为人处世也有着较大的帮助。进行道德讲堂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得学生将古代的传统美德进行一定的内化为自身的修养,促进初中学生形成更加正确的社会公德以及职业道德,并且在不断的学习的过程中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开展道德讲堂的过程中,相关的教师应该将其理论与实际进行更加紧密的结合,不能光讲理论,理论与实践进行更加紧密的结合会使得学生更加深入的对道德教育进行理解。在进行例子的选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尽可能的选择身边的人或事进行讲述,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的受到其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影响。
4.道德与法治生活化的应用
4.1.将学生生活中的相关典型内容融入教材
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可知,学生的经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生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这是最直接、最直接的获得经验的方法。其次,学生通过电视、互联网和其他媒体学习。在道德教育中,教师往往以英雄和其他模范人物为典型的教学实例,如任长霞、焦裕禄等。这些例子是美德经典和法治教育,但都是不够的。首先,案例陈旧、与现在的实际生活情况之间已经存在较大的差异、不新鲜,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不好。其次,有些情况超出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范围,使得学生对该部分的内容理解的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应该把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典型事例理解为教材内容的组成部分。学生体验是指初中生的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因此,教师应选择更贴近学生的范例,通过学生熟悉的事情使得学生思考和探索,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东西去实践。
4.2.鼓励学生当家作主
例如,为了使得初中学生能够将其道德与法治课程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学校可以组织“今天我当家庭主人”的家庭实践的活动。在这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对当前父母在家需要做的事情进行一定的举例,例如拖地、做飯、洗碗、浇花等活动。同时在进行实际的实践活动的制定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考虑到学生的年纪以及体力,尽可能的使得其活动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由于当前一般都会种田,因此可以鼓励学生在家的时候代替父母去施肥以及除草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进行,将会使得学生更加了解粮食以及生活资源的来之不易,也会极大的使得学生更加珍惜当前的生活,同时促进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格。
4.3.通过感恩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得学生的生活会因为受到教育而发生改变。因此学校在进行活动设定的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到这些事,可以组织一场家长以及孩子的见面会,通过教师更加正确以及科学的引导,使得学生以及家长逐渐的走入对方的心,使得学生进一步的对父母的关切有更深的了解,感恩教育是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感恩教育将会使得学生对这个社会充满积极向上的看法,对其健康向上的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部分的学生无法亲口对家长的爱进行表述,此时就可以通过告家长书的形式,鼓励孩子将其想要对家长说的话写在告家长书中,使得家长与孩子之间都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这也会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积极向上。通过经过感恩教育之后,教师就应该及时的给学生灌输为父母分担家务的思想,使得学生在家的时候主动地承担其自身能够做到的家务,养成一颗感恩的心,并且通过实际的行为来回报社会以及家庭。
结 语
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等进行了梳理概括,结合自己的教育实习经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全方位的应用策略,力求在最大化发挥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优点,同时尽可能克服其缺陷。
参考文献
[1] 宋景堂.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栏目设计和呈现方式[J].中学道德与法制教学参考(中旬),2016 (09) .
[2] 赵宋和.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解读[J].中学道德与法制教学参考,2016 (29) .
[3] 李应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7(01).
[4] 樊庆红,李建文.法治教育应面向核心素养一一以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为例[J].中学道德与法制教学参考(中旬),2016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