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重庆公交坠江事件浅读中国网络安全法

2019-03-08 02:51匡鑫鑫
西部论丛 2019年5期
关键词:网络暴力法律责任

匡鑫鑫

摘 要:伴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网络暴力与网络侵权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就重庆坠江事件,浅析事件背后各方的法律责任,针对事件中网络暴力与网络侵权的行为,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表达了笔者对当下时事热点与社会问题的看法与思考。

关键词:重庆公车坠江 网络暴力 网络安全法 法律责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递越来越便利,网络平台提供给网民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来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机会,然而言论自由表达的同时,网民却存在着一种看到热点事件就蜂拥而上,恶言恶语张嘴就来的网络言论发表恶习,真相尚未明确,就先入为主,肆意评价攻击相关人物……网络似乎成为热点事件的审判庭,网络暴力的肆无忌惮,正在以其独有的方式破坏公共规则,打破法律道德底线。

(一)公交坠江事件的经过

2018年10月28日上午10时08分,重庆万州长江二桥一公交车坠入长江,一时激起千层浪,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在事发几个小时之后,新京报 网易新闻 新浪新闻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在事故原因尚未明确之前,网传警方带走小轿车女司机,一时间舆论压力如山呼海啸般指向了红车女司机。超速逆行 穿高跟鞋开车 公路女杀手……一系列指责谩骂施加在涉事女司机上。更有甚者,在5小时后公布了女司机的个人信息与驾驶证件,扬言要替公交车无辜乘客讨要一个说法。2018年10月29日,相关目击人证实是公交车越线撞击正常行驶的小红车,矛头又指向公交司机,一些网民,翻到公交司机当天早上在音乐软件歌唱视频,质疑司机疲劳驾驶。2018年10月31日零时50分,潜水人员将车载行车记录仪及SD卡打捞出水后,公安机关对公交车行车记录仪数据进行恢复,案件进入深一步调查。2018年11月2日,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调查处置部门发布消息,公布事件原因,系乘客与驾驶员发生争执互殴引发。至此,事件在经历2次大反转后,最终以出人意料的结果告一段落。

(二)坠江事件背后,各方法律责任分析

1.闹事女乘客的法律责任

一人错过站,十几人错过余生。毋庸置疑,女乘客的过失导致了悲剧的发生。那么又该如何定义女乘客的行为呢?从法律层面上看,女乘客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违反公交车乘坐规则,打扰谩骂殴打驾驶员的行为,危害了其他乘客的生命 健康安全,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构成了危害公共安全罪

2.公交司机的法律责任

在此次公交坠江,司机严重的操作不当,反应过激,存在着失职行为。作为一名公交司机,冉某应该受过安全教育,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在遇到有乘客滋事、口角、争执,甚至袭击时,正确的做法是应该立即停车,报警,以保证安全为重。要考虑到乘客的安全,考虑到路面上公共交通的安全,而不能够意气用事,与乘客发生争执,甚至由争执演变为互相打斗。然而在此次坠江事故中,司机在受到袭击后,进行了还手,车辆最终在两人的争执中失去控制。公交坠江,与公交司机个人职业素养的缺失脱不了干系。

3.相关媒体的责任

新闻媒体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影响着公众情绪,左右着社会舆论,承担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维护公共信息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责任。

然而,在此次坠江报道中,相关媒体在真相尚未调查清楚之前,便大发文章,传递错误的新闻信息,误导了许多网民,致使女司机一时成为众矢之的,遭受部分网民的网络暴力行为,给本是受害者的女司机带来了更多的精神压力。

(三)坠江事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内容的联系

1.相关网民网络暴力与网络侵权行为

根据网络安全法地第四十四条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其中关于个人信息的内容广泛,包括:个人身份、工作、家庭、财产等各方面的信息。

而在此次坠江事件中,一些网民恶意曝光红色轿车女司机的个人相关信息,显然违反了网络安全法的规定,侵害轿车女司机的个人隐私权。

“人肉搜索”是侵犯网络隐私权的典型,网民将个人信息收集并且进行不合理的使用,进而严重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产生不可预见的后果。如何制止防范这种行为,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一方面,政府要加强行政管理,对于不够自觉的网站与网民,积极追究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另一方面要扶持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产业,不断建立和完善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

2.相关部门的处理准则

根据网络安全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要求有关部门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启动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及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警示信息。

此次重庆公安就做的很好,公安部门对事故信息的主动公开、舆论传播的及时便捷、救援应对的科学专业、善后处理的安然推进,让每位关注者,生出更多的理解与善念、更大的宽容与支持,有效制止了坠江事件的恶化发展。

总结与反思

每次事故,都有可能成为刺痛公众情感的伤口;而每次事故,都可能成为社会治理查漏补缺弥足珍贵的经验教材。正因为如此,突发事故中的每個细节或都值得探究;探究事故中的每次细节还原或都值得尊重。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需要每一名新闻参与者,网络参与者,秉持着理智的态度,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在多向的良性畅通渠道,共同推进社会法制进程。

参考文献

[1] 赖俊,刘光亮.“人肉搜索”的法律问题研究——兼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9(02):340-341.

[2] 陆冬华,齐小力.我国网络安全立法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03):58-6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猜你喜欢
网络暴力法律责任
网络暴力的危害及产生根源
环境污染罪的法律责任探析
“网络暴力”
论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分析
从“成路15轮”看保险经纪人的法律地位和义务
网络暴力的法理学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