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力视角下群团与社会组织互动合作现状调查

2019-03-08 03:16唐满陈愚张霄张晓晨
西部论丛 2019年7期
关键词:社会组织

唐满 陈愚 张霄 张晓晨

摘 要:国家能力包括滲入社会的能力、调节社会关系、提取资源和以特定方式配置或运用资源四大能力,国家能力的首要影响因素是社会力量对支配和协同治理的需求。本文基于此理论开展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群团和社会组织之间的竞合关系状态,探索了有效促进双方竞合的方法以求体现出我国的国家能力建设功效。

关键词:国家能力 群团组织 社会组织

一、国家能力的定义

科学界定国家能力的涵义,是深入把握国家能力内在机理,探索国家能力建设合理道路的重要基础。国家能力是现代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正确的认识国家能力对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服务能力至关重要。

当前学术界对国家能力的定义各不相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以米格达尔、古德诺为代表的“国家意志目标说”,其认为国家是一个特定的行为主体,它有自己的意志和政策目标,据此他们将国家能力的概念解释为国家贯彻和实现自己的政策目标的能力;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国家权力说”,他认为国家能力是国家依据其拥有的公共权力来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以托马斯·海贝勒为代表的“国家政策说”,其认为国家能力体现为国家运用政策工具的能力;以约翰·葛兰姆为代表的“国家行为绩效说”,这种观点主要认为国家能力是国家行为的效果,国家能力强弱由国家行为绩效的高低来体现;以阿尔蒙德等人为代表的“国家与环境的互动说”,认为国家能力取决于国家对其环境的适应程度及相互关系等等。我国学者黄保玖(2004)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国家能力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履行国家职能,有效统治国家、治理社会,实现统治阶级意志、利益以及社会公共目标的能量和力量。[1]王绍光、胡鞍钢(1993)在《中国国家能力报告》中,认为国家能力是指国家将自己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具体来说,国家能力包含汲取能力、调控能力、合法化能力以及强制能力。[2]据此,我们可以知晓,国家能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既强调以国家为主体,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国家的统治,同时又强调以不同的社会化治理的方式来建构强大的国家能力。

二、群团组织互动状态分析

米格代尔指出,国家能力包括渗入社会的能力、调节社会关系、提取资源和以特定方式配置或运用资源四大能力,国家能力的首要影响因素是社会力量对 支配和社会控制的争夺。[9] 政府或国家的权利扩张虽然可以增加国家自主性,但是国家权利的发展也必须有一个限度,国家权力不等同于国家能力,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不需要一个什么都去做的国家。充分发挥群团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它们各自优势,整合各方资源,为民众提供更优的公共服务,构建“强国家—强社会”的发展格局。课题组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通过问卷星做了566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针对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分析探讨他们的竞争合作状态。

(一)组织类型

在群团组织中,工会、妇联、共青团占全部受访组织的90%。在社会组织方面,社会服务机构占比45%;社团占比16%;民办非企业单位占比25%;社团占比36%;社区备案型组织占比4%;其他类型组织占全部受访机构的10%。从受访社会组织针对的服务群体来看,最多的为儿童,占全部受访组织的21%;其余依次是青年人群、妇女、老年人、非健康人群,总共占比58%;服务对象为上述所有群体或其他群体的社会组织,占22%。

(二)合作互动方式及熟悉程度

群团组织在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中以后者主动联系居多,这说明在双方的合作中群团组织更占有主动权,这与其所掌握的资源有着一定的关系。双方的合作形式与载体主要以政府招投标、公益创投等为主,私人关系等在双方的合作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调查发现,在群团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中,有20%的群团是社会组织主动寻求合作;通过政府招投标和公益创投与社会组织展开合作的有30%;以直接委托展开合作的有11%;通过第三方的联系与支持和个人关系展开合作的26%。双方的互动方式较为多样,有44%的群团组织是通过材料汇报和研讨交流的正式途径与社会组织互动;有56%的群团组织以联谊活动、负责人之间地走动、电话或邮件往来等非正式互动为主。

不同的社会组织有着不同的服务群体,与之对应的是它们也会选择不同的群团组织展开合作。统计结果显示,在受访的社会组织中,与共青团最熟悉的有39%;同妇联最熟悉的有20%;同工会最熟悉的有9%;同其他组织最熟悉的有的32%。这一统计结果也与前面受访组织的主要服务对象占比呈正相关。

上述的熟悉程度证明了社会组织同群团组织的联系主要是是建立在工作基础上,双方的联系较为正式,能够为彼此带来更多的资源和发展机会,但是这种联系也较为脆弱,导致双方在工作结束后容易出现联系中断。就社会组织与群团组织的联系状态来看,有52%的社会组织还经常同群团组织保持联系;有28%的社会组织与群团组织偶尔保持联系;基本没有什么联系和再也不想联系的则有20%。

反之,就群团组织与社会组织的联系状态来看,数据显示,有23%群团组织与社会组织互动频繁;有37%的群团组织每月会定期和社会组织交流互动;40%的群团组织表示同社会组织之间基本没什么互动的有或不清楚互动状态。

(三)合作后对彼此的看法

双方的合作是为了向受助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因此合作的目的可被视为寻求“共赢”,而双方对于合作的看法,会对将来的合作产生积极影响。但是也有部分群团与社会组织在合作后,双方的关系说不清或是出现恶化的情况,这说明双方的合作即便是通过上述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展开合作,仍会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其他渠道进一步促双方联系,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从统计数据来看,有66%群团组织和64%的社会组织认为合作后对对方的看法越来越好;有4%的群团组织和5%的社会组织认为合作后对对方的看法越来越差;7%的群团组织和8%的社会组织认为而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各有23%的人则认为说不清楚。

(四)合作对群团组织的影响

与不同的社会组织展开合作,会形成不同的影响,而双方的合作态度和彼此看法也会对产生不同的合作意愿。合作后群团组织发生的变化主要包括,工作方法与工作成效、组织社会影响力、工作理念以及工作制度。调查发现,群团组织对今后同社会组织的合作期待主要包括举办研讨交流、增加人员互动、提高资金支持以及其他。这说明尽管在合作中双方彼此虽然有些差异,但群团组织仍然希望同社会组织展开合作。

(五)双方合作的困境

一些社会组织或群团组织在日常工作中并未互相开展合作其原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就群团组织而言,在工作中没有与其他社会组织联系的主要原因包括与社会组织工作内容不相关、不喜欢与社会组织打交道、社会组织不发达、缺乏政策或资金支持以及不知道怎么联系。而社会组织与群团开展联系的主要障碍在于领导意识不强、执行环节有困难、合作机制不顺畅、缺少专项经费。三、国家能力视角下群团社会组织竞合关系的走向

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是构建强大的国家能力的基石,而群团组织之间的竞合则是双方更好发挥功能的助推器。国家能力的强弱并不是单方面强加于社会,反而更多的决定于其社会支撑结构的发展。在国家能力发展过程中,国家与社会不是相互对立的,群团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国家能力的发展基础。在中国传统的“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中,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都不足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此必须更好发挥群团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方面的功效,构建“强国家—强社会”格局。

強社会的形成对于国家能力的提升能够起到基础支撑的作用,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更好的发挥自身职能是构建强社会的关键一步。更好发挥两者的职能,从政府层面来说,一是要培育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自主性,平衡群团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减少双方合作的门槛;二是要创造多种机会,使群团组织与社会组织有更多合作的契机,畅通合作渠道;三是给予群团和社会组织更多资金和政策支持,解决双方的后顾之忧;四是要做好宣传工作,引导群团和社会组织良性竞争。从群团和社会组织层面来看,一是两者要树立牢固的竞合意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二是积极举办多种形式的会议、活动,加强人员之间的走动;三是加强自身建设,吸纳更多外部资源。群团组织与社会组织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融合,双方的竞争有利于激发各自的发展活力,不断提高彼此的能力,从而在政府撤出微观经济活动后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双方的合作能够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 黄宝玖.国家能力:涵义、特征与结构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4(04):68-77.

[2]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6页.

[3] 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第 27 -28页.

[4] 王仲伟,胡伟.国家能力体系的理论建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01):18-22.

[5]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4卷, 第701页.

[7][8][9] 苗大雷,曹志刚.国家能力与社会治理——米格代尔的“社会中的国家”研究及其启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01):126-131.

作者简介:唐满(1995.8-)男,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社会工作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陈愚(1997.11-)女,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社会工作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张霄(1997.2-)女,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社会工作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张晓晨(1995.4-)女,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公共管理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能力视角下群团组织与民间社会组织的竞合关系研究”(17BSH108) ;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488007)

猜你喜欢
社会组织
关于四川省妇联参与政府购买的思考
发挥哈尔滨市社会组织公益普法作用之对策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研究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论社会组织在安置帮教工作中的功能定位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
破除我国社会组织法律地位的实然与应然悖论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社会组织有效参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