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众多的刑事冤案背后都显现出法律人认知及行为的偏差,反映出法官思维运作的一种潜在定势。这种锚定效应如果发生会产生积累性的变化,随着程序的推进不断发展,对冤案的出现起到不容忽视的不良作用。目前对于法律领域中锚定效应的普遍共识是进行控制和消减。但是锚定效应并不意味着完全的负面影响,其中存在可以利用的规律和思维模式。因此文章对锚定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对它的发生过程调整和利用进行探究,发现利用锚定效应进行审判的新思路。
关键词 刑事审判 锚定效应 作用机制 调整利用
作者简介:宋家辉,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D9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2.043
一、引言
目前对于司法审判中锚定效应的研究,已经从实然状态的层面进入到更深层次的思维认知层面,但这种研究更多集中在消弭削弱的方向上。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即在司法审判中,锚定效应是否仅仅体现出了负面影响?完全消除锚定效应是不可能的,既然无法彻底杜绝,那么能否对其进行利用,趋利避害。本文将沿着这一思路出发,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锚定效应的作用机制,对此作用机制进行调整和利用可能会产生的锚定效应的积极影响进行初步探究。
二、锚定效应对刑事审判的影响
(一)负面影响
从我国目前被媒体报道的若干重大冤案来看,有些案件法官在最初审理时其实已经发现了问题。以湖北佘祥林案为例,在涉及到尸体的统一认定问题时,由于当时尸体已高度腐败,辨认条件不好,存在着一定的干扰因素。实际上,被告人佘祥林在法庭中提出,死者身上的衣着与张在玉(佘祥林妻子)衣着是不一样的,法官其实已经对被害人的身份产生了疑惑。
这体现出了锚定效应的一个基本特征,即“锚”只要受到人们的注意,那么无论其数据是否夸张、前例是否有实际参考效用,该锚定效应都会起作用。如果不在锚定效應的最初阶段进行有意识的克制和调整,这种认知偏差会随着司法程序的不断推进,在原偏差结果的基础上不断积累,产生累积性迁移,加剧冤案的产生 。作为人类思维过程中难以自我认识到的认知和选择倾向,锚定效应会对案件的公正审判带来负面的作用,尤其是典型的刑事冤案,几乎都来源于此。因此,对锚定效应作用机制的调整和利用,降低其负面影响的同时挖掘其正面效应,值得进行深入探究。
(二)积极作用
1.裁判的捷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推理和决策过程是启发思维和分析思维相互配合的过程,这在刑事审判中也适用。锚定效应是一种启发思维,法官依据一些线索,依赖直觉直接得出结论,在此这后再进行分析论证。锚定效应速度快,资源占用小,尽管不依照逻辑规则进行,但是基于外部锚作用下的锚定效应,准确率依然很高。
2.节约心理资源
锚定效应可以节省法官的心理资源。研究表明,人的心理资源是有限的,“吝啬定律”制约着人的认知和加工过程,能够运用启发思维得出结论的,大脑会延迟运用分析思维,因为后者需要更多的心理资源。尤其是在脑部活动繁忙或者疲倦时,因此锚定效应是刑事审判中极富价值的工具。
三、锚定效应心理作用机制的整合与重构
(一)作用机制
锚定效应有三种作用机制模型,调整启发式模型、选择通达模型和双重心理加工模型。
“调整启发式模型”,该模型将“锚”作为一个起始点,通过这个起始点,以它为核心向周围探索来调整锚值得出自己的预估结果。这里面存在一个可行区间,可行区间的范围则取决于个体的主观认知与知识储备 。
“选择通达模型”有两个基本假设:假设一致性证实和信息通达性。锚定特征、判断者意志努力和判断背景等均不能影响到锚定效应的发生 。
“双重心理加工模型”,根据锚的来源,可以将锚定分为外部锚和自生锚,因此锚定效应的产生有两个方向:一是自生锚引起的不充分调整启发模型;二是外部锚产生的选择通达模型。
(二)对三种作用机制的整合
因为上述三种心理作用机制,使得锚定的过程很复杂,但初始的锚只有两种,即自生锚和外部锚。从这两种锚出发,可以整合成一个完整的锚定效应心理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三)双重锚模型的影响方式
由于外部锚和自生锚的区别,两条路线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可以发现整个锚定效应的心理作用机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1.信息来源影响
在刑事审判中,呈现在法官面前的信息错综复杂,有的部分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有的部分则十分模糊,在这些信息存在的情况下,往往是自生锚和外部锚并存,决策者会同时受到不同锚值的影响。
2.初步结论生成与调整
在产生锚值之后,结论随之产生。外部锚产生正性假设,内部锚产生初步结论(确定不正确)。当外部锚和自生锚不并存时,按照图1的流程产生结论并没有问题,但是当它们同时存在时,图1的流程就不是实际发生的流程,显得过于简单。根据曲琛等的ERP实验所得,在外部锚和自发锚并存条件下,加工的初期阶段是外部锚占优的通达加工,自发锚信息在后期参与加工,易化通达加工,或者抑制通达加工进行调整加工 。
根据对此两部分的拆分分析,结合刑事审判的实际情况,可以提出另一个较准确的作用机制模型,如图2所示:
四、对刑事审判中锚定效应机制的调整和利用
根据图2中的模型,结合刑事审判的实际活动可以发现,得出结论之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调整假设,调整的方式源于选择性提取信息进行证明以及通过自生锚值引发的努力思考进行调整。
(一)正视锚定效应
作为人类决策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锚定效应,不应回避和视而不见。大致可以将司法偏差分为正常偏差与不正常偏差。锚定效应其实质应当属于正常偏差,相对于后者,它所造成的危害要小。作为审判中的法官,应当正确认识锚定效应,应该肯定直觉思维的作用。为此,不应简单的抵制锚定效应引起的正常偏差,而应意识到其必然性,了解其运行机制并加以利用。
(二)调整检测过程
从目前的情况看,刑事审判中法官外部锚的产生源于控方提供的材料,基于呈现出的案件信息产生的外部锚,一直到图2中“建立假设”的这段过程,法官无力控制。但是在对假设进行调整即选择通达的过程,在正视锚定效应的基础下,法官是可以进行调整和利用来减少假设可能存在的误差。
在对假设进行检验时,由于选择通达的运作模式就是选择可以印证假设的信息,当选择的信息经过组合可以推导出假设时,就不再继续对假设进行验证。此时,很容易遗漏重要的,可能是与结论相矛盾的客观事实,如尸体衣着与被害人衣着并不一致这样的重要信息,对这样的信息不再理睬,导致最终形成错案,其实质可以总结为假设检验不足。
尽管法官在刑事审判中处于中立地位,但会自然地关注有罪、罪重的信息,忽视可能减轻或免除被告人罪名的信息。这就是选择通达机制中的问题,它会造成天平的失衡。鉴此,法官在检验假设时应当意识到用以检验假设的信息可能是不充足的、有偏見的,需要主动提取各个方面的信息,包括主动询问被告人,挖掘被忽视的信息。
(三)利用自生无罪锚值
刑事审判不同于其他心理过程。刑事审判中自生锚和外部锚多半是同时存在的,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自生锚会滞后于外部锚,会对选择通达进行易化或者抑制。正是由于这种滞后性的存在,自生锚的作用过程可以被法官所利用。对于外部锚值产生结论的正确性,法官无法控制,但是这不妨碍法官建立关于无罪判决的自生锚,利用这样的一种锚值来反复思索和检验由外部锚建立起的初步结论,在自生锚自然产生之前,法官自己确定自生锚的方向——无罪判决,在意识层面对外部锚定效应的结论进行控制,防止由于控方证据链的错误而导致的初步结论错误,进而造成冤假错案。
五、结语
对于刑事审判中的锚定效应,一直都被认为是应当抑制和控制的负面效应,锚定效应虽然无法完全排除,但是通过对重构后的锚定效应心理作用机制的分析,法官可以并且应当正视锚定效应,了解其运行模式和影响方式,通过对部分进程调整和利用,将刑事审判过程中锚定效应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同时充分地挖掘出和利用其正面效应为司法审判活动服务。
注释:
刘新慧.刑事冤案中的锚定效应研究.法律方法.2016(2).90-104.
吴平、池元超.刑事审判预断排除问题研究——以"锚定效应”为切入点.西部法学评论.2013(6).51-57.
StrackF,MussweilerT.Explaining the enigmatic anchoring effect:Mechanisms of selective accessibil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1997, 73(3).437-446.
曲琛、罗跃嘉.难以觉察的虚假信息锚定效应.自然科学进展.2008(8).883-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