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义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英语写作能力是我国外语教学中强调的一个核心技能,在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中,写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将听、读中的语言材料加以强化和巩固,还能够为口语输出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和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投入的精力超乎常人的想象,但是其效果却远不尽如人意。除了外语水平、母语负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写作的评价或反馈模式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容小觑。
作为外语写作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语写作反馈的研究是英语习得领域的重要课题,研究成果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写作质量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与否。Kulhavy&Dyer(1979)明确指出,因其提供给学习者各种信息,反馈最初被看作语言学习的催化剂。Arndt(1993)强调,反馈对一篇习作的最后成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Keh(1990)更精确地把反馈解释为“读者给作者提供的便于他们修改的信息”,包括评价、质疑、建议等。他认为,写作教学中的反馈是“读者向作者的输入”,其功能是向作者提供修改作文的信息。作文反馈是写作教学的核心之一,包括教师反馈和同级反馈。研究表明,同级反馈或同伴反馈模式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具有促进作用。
同伴反馈作为一种双向和主动的反馈方式,得到了过程写作论、社会文化理论、英语习得互动论和合作学习理论的支持。过程写作教学法注重写作的全过程,强调修改是写作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认为写作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是写作者的个人行为。社会文化理论最早由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90年代后才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该理论认为,学习最先通过新手(儿童、学习者)和专家(父母、教师)的社会互动产生。通过共同构建,新手能够取得自身无法独立达到的发展水平,即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者可通过与同伴的相互合作,学会解决在其所处的发展阶段还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英语习得互动论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知识时通过频繁的交流和互动,最终达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合作学习理论的核心是语言学习基于小组成员的相互依赖和信任,共同承担责任,通过社交技巧完成共同的任务。
同伴反馈对学习者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作用得到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依据的支持,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将以此依据为支持,借助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际案例,通过分析论证,进一步证实该研究结果。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来分析问题,既有理论支持,又有很强的操作性,研究结果也会令人信服,期待本研究在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方面为同行们提供有价值的课堂参考。
英语语境下的同伴反馈中,学习者彼此之间使用目的语,因此也尝试各种可能来表述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能够运用不同方式尝试使用语言,包括第一语言、反馈、元语言知识及隐形知识。学习者从自己了解的语言着手,共同合作修正单词和短语以回应他人的反馈,从中获得语言规则的显性知识。同时,他们还彼此提供协助,以解决在交际语言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同伴反馈过程中,学习者互相评阅作文,若遇到难疑点时,他们可以在组内交流,形成一种互动。随着课堂互动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同伴所提供的帮助或支架对学习者的英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被 Donato(1994)称之为“集体支架”(Collective Scaffolding)或“同伴支架”(Peer Scaffolding)。同伴支架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在作文互评中的参与度,也使得性格较为内向、不太善于言辞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反馈中,学习者给出了下面的英文评语:“Your vocabulary is good and you grasp abundant words.However,some of the words in the writing are unsuitable.The link between the two paragraphs is not smooth.There are also some unsuitable expressions that look like Chinese in the writing.Substantially,itisawonderfulwriting.What'smore,strengthen yourhandwriting.”纵观此处评语,虽然某些语言表达不够地道与准确,如“Your vocabularyisgood”,此处“good”含糊其辞,并没有给出更加具体的评价,但是能够尽力用英语去表达,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尝试使用语言的机会。
在同伴反馈中,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能够促使学习者产出更加复杂或者准确的语言形式,反思其语言使用方式,并且调整或修正语言产出。尽管总体而言,同伴互动中的纠正反馈频率并不高,但是学习者能够互相纠正错误,并且调整自己的话语,以回应其他学习者,在同伴互动中存在的纠正反馈及修正性输出也会促进目的语形式的产出。
如,“Second,if parents do not have the right education,children will not culture.”此句读起来中文意思大概是“再者,如果父母不去接受好的教育,子女就没有文化。”显然这是作者的一个主要论点,其中“culture”的使用很明显是中式英语,学生在评阅时修正为“children will not read and write”。句中用“read and write”来表达“有文化”之意,实指“能读会写”的意思,语言表达地道。这样的同伴反馈输出给学习者提供了及时高效的输入,会引导学习者产出更加高质量的语言。
由于在同伴互动中缺少频繁的纠正反馈和语言问题的讨论,因此“练习”成为促进学习的方式。同伴互动作为语言练习的方式,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进一步完善第二语言的情境。相对于教师反馈,同伴互动会产出更多、更长的话轮。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同伴反馈能够促进学习者语言产出流利性的发展。Ellis(2005)提出,促使语言知识图示化,从而使语言产出过程更加自动化。也就是说,学习者可以通过习得图示化语言产出目标语言的形式和句子。这在英语写作实践中是非常普遍的。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时会频繁使用这样的方式和路径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To begin with,new parents will know how to deal with the stress.As is known to all,a child will bring various problems to the family and cause stress for parents.With the help of the course,parents will manage the stress well.Secondly,they will recognize whether the child is the victim.Thirdly,it is useful for them to teach the child some knowledge.…Last but not least,…”通过类似图示化的方式,评阅者在标明文章结构的单词或短语下面划线,一方面是称赞学习者在语言的使用方面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另一方面是提示学习者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语言产出的流利性,学习者必定从这样的反馈方式中受益。
通过上述论证分析,已经证明了同伴反馈可以应用于写作教学中且能够帮助学习者产出更加高质量的语言。因此,在实际的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同伴反馈策略成为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其效果也应得到科学的验证。
传统的作文反馈为教师反馈,即教师评阅学生作文给出评语,学生根据教师评语进行修改。但因为作文量大,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的反馈一般比较滞后。此外,教师评阅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作文字迹是否工整、句式是否多样等因素都会对学生作文成绩产生影响。为了规避单一的教师反馈带来的局限和不足,笔者将同伴反馈引入英语写作教学评价中,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来证明其应用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探讨实施同一写作任务的两个班级,仅通过教师反馈后的写作水平和经教师干预加上同伴反馈后作文水平之间有无显著差异?
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是60名学生,按照两种反馈方式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人。任课老师相同,教学内容一致,所有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在同一水平,测试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由此可以认定,实验对象的英语水平和写作技能大体处于同一水平。
1.实验步骤
控制班采用传统的教师反馈(一稿+二稿),实验班采用写作过程中教师干预后再使用同伴反馈(一稿+二稿),二稿都是由具有丰富写作教学经验的老师来评阅,得到最终作文成绩。
控制班学生完成作文后交给老师纸质版作文,教师采取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对作文进行评阅修改。直接反馈主要针对语言问题,间接反馈主要针对文章内容和篇章结构。实验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教师提前从语言、结构和内容三个方面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干预。作文修改后在班级进行同伴反馈,在考虑同伴反馈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二稿写作。
2.数据收集
所有作文要求匿名提交,评阅老师根据作文评分标准来给分,满分为100分。
对两组学生写作测试成绩使用SPSS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比较。检验结果(如下图示显示),两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写作训练,实验班成绩平均值高于控制班,且标准差低,平均值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说明实验班采用同伴反馈评价方式具有显著影响。
表1 对两组学生写作测试成绩使用SPSS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比较
实验完成后,又对参与同伴反馈策略使用的学习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同伴反馈的策略对于学习者在学习兴趣(21.12%的同学认为完全符合,51.55%的同学认为基本符合)、学习态度(37.27%的同学认为完全符合,50.93%的同学认为基本符合)、学习能力(22.98%的同学认为完全符合,59.01%的同学认为基本符合)和学习策略(21.74%的同学认为完全符合,57.14%的同学认为基本符合)四个方面效果显著,学习者普遍认为符合他们的预期,即同伴反馈在以上四个方面对于提升学习者写作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
对于同伴反馈在英语写作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笔者还有以下三点思考作为优化的策略,对研究同伴反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期待为从事英语写作教学的一线教师带来一定的启示。
无论水平低的还是水平高的学习者都可以进行课堂写作任务的评阅,并从评阅他人作文中受益,但是受益程度会有差异。如果评阅者的水平明显低于作文的作者(或被评阅者),那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评阅者不能给予该篇作文有效的评阅,甚至会出现评阅错的现象,这种反馈很明显是无效的,不利于被评阅者写作能力的提升。比如,评阅者将被评阅者作文中“leaves a good impression on her”的介词“on”改成了“to”,很明显是评阅错误,那么被评阅者就会提出质疑。对于评阅者而言,这一点有可能会对其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或焦虑感,这样的同伴反馈确实不利于被评阅者写作能力的提高。
基于以上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课堂组织形式上对同伴反馈进行优化,根据学生的写作基础,将学生分成高、中、低三个组别,可以采用教师(教师充当同伴的角色)向高级组提供反馈,高级组向中级组提供反馈,中级组向低级组提供反馈。必要时,教师还可以进行有效的监控,确保各小组间的积极合作、互通有无,最大程度降低写作焦虑感,增强自信心,最终确保提升学习者的英语写作能力。
单纯依赖学习者参与的评阅远远不够,Kamimura(2006)指出,学习者还需要以更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才可以满足作文互评的要求。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认为教师在写作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除了上面第一点提到的教师以同伴的身份参与评阅中外,教师在评阅前需要对评阅过程进行充分的指导,指导不到位也会影响评阅的效果。
在实际评阅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参与评阅的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介绍同伴反馈的基本理念及其优点,强调同伴反馈作为互动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客观地给予优缺点的评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要求评阅者从作文的内容、结构和语言这三个层面对作文进行有效的评阅,并严格按照评阅的标准来进行操作,如果在评阅过程中有拿不准摸不透的问题,可以向水平高的评阅者或教师及时提出,以确保评阅的质量。在评阅过程中,教师可建议评阅者对作文中的优缺点进行标记,参照“Praise-Example”“Criticism-Example”“Suggestion-Example”的形式开展评阅,即对写作中好的句子、短语、用法、结构等进行标记,反之对不好的进行同样的标记,最终可以就整篇作文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建议。这样的指导使评阅者对于评阅过程非常清楚,更加坚定了其评阅的自信。
在作文评阅中,虽然评阅者给予作文书面的评阅,但是被评阅者是否理喻也是我们需要值得关注的问题,其原因大致可以理解为被评阅者不太理解书面的评语意思,而导致评阅不能够有效传达。如遇这样的情况,建议教师可以组织学习者形成小组评阅,适当在组内进行口语的互动,评阅后可以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口头的交流,直到彼此对于评阅意见达成一致。这样的互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反馈的效果。
虽然同伴反馈有其不足和亟待完善之处,但是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写作中的不足,进而改进,以提高写作的水平和质量。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融合的模式进行反馈,从而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作文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呼吁更多的英语教师参与课堂互动教学研究,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不同层次学生语言能力习得和发展的过程,找到最优的解决办法或路径,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能力。本研究还可以延伸到阅读、口语、听力等任何形式的课堂互动研究中去,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