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教学是教师进行职业活动的一种方式。作为课堂教学实施者,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学生,每天都要走进课堂,每天都要传授学生新的知识,采用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无数次地进行对话。课堂教学过程是由众多教学细节组成的,课堂教学的细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备内容,只有善于运用独特的教学机制来捕捉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细节,只有使细节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亮点,才能使课堂焕发出活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细节;方式方法
一、 引言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关注教学细节,才能成就精彩课堂。关注教学细节不仅反映教师教学态度、水平,更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如何关注教学细节,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把握:
二、 用教学细节塑造学生于无声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关注生命才是教育的真谛。老师的话语、眼睛、动作、表情,这些看似平凡的细节,蕴藏着智慧,蕴涵深刻。教学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微之处,最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生命的关注和重视。我记得进行一次语文课堂阅读比赛时,全班学生都高高地举起小手,我扫视了一下班级,发现只有一个女孩低着头没有举手。因为平时她说话有些口吃,很少在课堂上发言,这样的场合她更是不会发言的,于是,在“我读,我读”的声音中,我第一次叫起了她。所有的孩子都很惊讶,悄悄地说:“她行吗?能读好吗?她不会让我们的小组丢分吧?”她慢慢站起来看着我摇了摇头。我对她微笑。说:“相信自己,你一定行!老师和你一起读,好吗?”她微微一愣,眼睛一亮,于是静静的教室里只听见她怯怯的、慢慢的声音和我的声音:“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一年到头绕着村子‘跑來跑去。长长的柳枝随风飘荡,翩翩起舞,如此美丽,如此自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看,大家都在肯定你!你大声告诉同学们:‘我能行。”我说。她抬起头来,脸蛋红扑扑的,慢慢地说:“我,我,我能行。”这一节课的余下时间中,我发现她坐得直直的,认真地倾听其他孩子的朗读,是那样自信,是那样高兴!我知道自己的细节唤醒了孩子沉睡的心灵和失去的自信,在孩子的心里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从此,每节课上都会响起她那怯怯的,但又不是很流利的却又很自信的声音。也许教育就是这样,润物细无声,可以不知不觉改变人,塑造人。
三、 用教学细节造就实效的课堂
在教学中,学生在细节上表现自己的需求,教师在细节上表现出自己的智慧。其作用不可低估,教师于细节处应注意。只有不停地打磨细节,才能打造出一个优质高效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对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教师应精心预设教学细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用教学细节成就我们的精彩课堂。我记得在教学《小桥一家》这一课时,我注意到同学们读课文的感受,想象了小桥家的美丽风景和生活情况,体会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这节课我设计了学生朗读《天净沙·秋思》,以此引入本节新课,同时在此环节中,我注重了细节设计,播放古代诗歌视频,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感受其意境美。让学生在后面课文的学习中很快地融入作者笔下那与众不同的江南小镇画面中,感觉更深刻。再次,当学生阅读“清澈的小溪环绕村庄”时,我为了让学生感受作者的家乡就像诗一样,画一样美,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大声读文,品味作者的优美语句,这时我对学生说:“家乡的流水是那么的清澈,垂柳轻拂在水面,流水唱和着,多么美啊!当你面对这么美丽的景色时,你想怎样把它读出来,让我们能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美呢?”这样一个细节设计就会比直接让学生读文更容易进入情境,这时的学生全都大声地朗读这一段课文,把自己的感受融进甜美的朗读中。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意识到,我们应该善于用特殊的教学机智捕捉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从“小事”开始,从小事做起,看到小事,了解小事,以便创造一个完美的课堂。除此之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时进行范读指导。现在的语文课是由学生来完成读课文这一环节。但我认为教师范读这一细节不能少,因为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会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共鸣,让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让学生进入意境,感染学生,从而加深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虽然教学的细节很小,有时微不足道,但它们是儿童生命营养和人生发展的基石。每一堂成功的课都离不开许多精彩的细节,教师正是通过对这些细节的解释,才把它转化为影响学生思维的持久力量。课堂中的细节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堂课都更完美更成功。
四、 结语
教学细节似乎是正常的,但智慧是共同的,而小细节决定了教学的成败。一个细节,看概念,看价值,看优点,看境界,看文化,看魅力我们的课堂可能不完美,但我们应该珍惜细节,把握细节,让细节绽放,让课堂展示精彩。
作者简介:
刘成军,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北集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