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指出了其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方法。
关键词: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一、 引言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该课程包含了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方面内容,其中电工技术部分主要讲述电路的基本概念、常见电路的分析方法、常用元器件及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关基本理论、会使用常见电气元件及仪器设备、通过电路分析能解决一些实际电路故障;电子技术部分主要讲述常见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学会使用常见的集成元器件,分析或设计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模型。
该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后续《电气控制及PLC》《机床数控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是每一位主讲教师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二、 高职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通过多年教学一线的实践积累,以及与同行之间的交流,笔者发现部分高职机械类专业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 学时紧内容多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包含了电路原理、电机与拖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多项内容。课程内容虽多,但学生学时并不充分。机械专业教学计划中电工与电子技术类的课程较少,课程的课时安排也相对比较紧,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是主讲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 理论与实践脱节
传统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更侧重于理论教学方面,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只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重视其对知识的应用,这样教师教出来的部分学生会做课本上的题目,但在碰到具体实际问题时,往往都是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
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知道因何学习该门课程,更不知道学了有何用,仅仅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教师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难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难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树立学生的工程意识。
(三)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有两点:一是教师考核学生方式,二是教师教学手段。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情况主要通过期末考试的成绩来衡量,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仅仅强调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只能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际工程应用中碰到的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忽略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使得部分学生的学习陷入一种被动学习状态,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目前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在教室内进行教学,部分多媒体课件上字体颜色单一,文字太多且重点不突出,缺乏生动的图片、动画及视频。这种课堂教学部分以教师为主导,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学生的學习兴趣。
三、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思考与改革
针对本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必要对现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一) 教学内容
根据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对该课程的要求,应选择或编写难度适中、内容简明的合适教材。《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很多,主讲教师不能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及顺序进行教学,而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首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来制定教学内容,做到详略得当,让学生能够抓住重点。
比如电路部分,不管电路形式如何多变,但其基本定律和分析方法都是不变的。其次加强课程教学和学科前沿课题相联系,教师可以在教学课程中引入与课程相关的科研项目或者学术最新成果作为教学案例,将其应用到理论教学环节中,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学生了解科技前沿课题,进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
再次可以引入一些与机械专业相关、具有一定趣味性、典型性的实际工程应用例子,将电工与电子技术理论和工程应用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工程案例分析过程中,既学习到相关概念及定理,又掌握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方法
1. 合理利用课件制作软件和专业仿真软件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充分发挥其在视觉、听觉方面的特点,通过字体格式及色彩的选择来突出重点内容;通过添加适当的图片、动画及视频,使课堂内容和氛围由枯燥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
在碰到不好理解、分析起来也不方便的一些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软件仿真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可以借助Matlab来仿真演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这样就会使复杂难懂的内容显得简单和直观,既加深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很多的优点,但课堂教学不能完全依赖它,课堂中应该将其和传统板书相结合,比如讲解例题时,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显示题目内容以及电路图等,而在黑板上分步骤解答题目,使学生清楚每一个解题步骤。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要比单一的教学方式好得多,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配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目的。
2. 加强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部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这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不高;由于课堂时间的局限,老师不可能在课上多次重复某一个知识点,没理解的知识点课后可能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消化,甚至学生最后还是无法理解,学生的学习被固定在课堂上;有些学生对于想学习感兴趣的跨专业的课程,也因为传统教学的局限而不得不放弃。
多种迹象表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难满足现代的教学需求,我们应该加强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作为同一门专业课的教师,我们应该组建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及课程建设平台,根据章节及知识点用心制作高质量的微课视频,在教学视频的基础上开发在线开放课程,最后将其与本专业的其他在线课程及相关资源结合在一起,从而构建本专业的教育资源库。
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时就可以完全变被动为主动,在感兴趣想学习或者在知识点没有完全理解时,都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提前预习,也可以在课后进行复习,并且可以通过留言提问、网上答题等多种方式和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保证其学习的质量。
3. 理论与实践(实验、实训)相结合
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就是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只注重理论的教学,而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从实验和实训两方面开展。
针对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学生的特点建立三个层次的实验体系: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以及综合性实验。合理安排好三个层次的实验所占比重,逐步实现由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到综合性实验的平稳过渡,让学生由浅入深,在兴趣养成和信心建立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工程素养。
实训方面教师可以安排一个课程设计或综合实践周。教师在实训环节中布置一个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际项目,然后以项目来驱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设计、仿真、制作、调试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拓宽知识面,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提高实践能力。
(三) 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1. 小班化教学
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而言,小班教学比大班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班教学不太好组织,无法进行探究型教学,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成绩参差不齐,这些因素都将导致授课效果明显下降。
而小班教學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个性化的教学,更易促使学生获得成功。
2. 加强过程考核及实践考核
传统的考核往往采用笔试的方式,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这极易让学生陷入被动学习的境地,从而缺乏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应该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实现课程考核向过程考核的转移。
考核过程中应该加大实验和实训成绩在总成绩当中的比重,笔试试卷中也应该增加一些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这样既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又能让学生更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
四、 结束语
结合高职机械类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针对目前部分《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课时紧内容多、重理论轻实践、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措施,旨在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引入实际工程案例及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及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崔晓,林春景,曾贵娥.初学《电工电子技术》的几点技巧[J].电子技术教育,2017,3:65-66.
[2]王芹.《电路》课程的教学思考与改革[J].考试周刊,2017(6):8-9.
[3]赵静,高祥.浅析基础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J].科技信息,2010,12:469.
作者简介:
朱亚东,江苏省扬州市,扬州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