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纽带和中美城市合作对上海发展的启示

2019-03-06 12:45朱云杰李光明于宏源
上海城市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科技创新一带一路

朱云杰 李光明 于宏源

摘要:隨着技术革命的迭代,科技创新纽带为国家间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在能源、经贸、环保、教育、服务等领域形成新一轮浪潮。因此,“一带一路”和中美城市合作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围绕科技创新纽带,就“一带一路”和中美城市合作展开讨论,结合中国地方发展趋势差异及改革趋势,根据上海金融中心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核心枢纽功能,从整合金融资源、推动“自贸区”改革、拓展国际城市交流等方面切入,为上海在“一带一路”中的科技创新纽带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一带一路”;城市合作;上海金融中心;上海自贸区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9.01.010

一、当前科技创新网络和纽带发展状况

当前中国的科技创新网络和纽带发展,主要通过两个方式展开:一个是围绕“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优化配置的特点,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并刺激沿海城市开始新一轮改革;一个是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城市网络,以能源、环境等议题为切入点,促进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是中国立足国内外发展平衡,带来新一轮全球化红利,推动世界可持续增长的重要纽带。全球城市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网络的发展,催生不同维度的城市联盟致力于地方发展和应对全球挑战。

(一)“一带一路”下的地方发展趋势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空间。通过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路径的联动,打破区域行政壁垒,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生产要素之间跨区域流动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同时,以上海自贸区政策试验为先导,复制成功经验至天津、广东和福建自贸区的政策设计,理顺市场与政府关系,以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为前提,拓展市场化改革的深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区域差异化的发展策略,造成劳动力和资本的跨区域流动,最后形成了当前中国经济失衡的基本格局。“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于国内区域发展平衡,通过“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对外开放和配套政策改革,吸引国内国际生产要素在中西部地区的集聚,推动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商业经济的发展,激发中西部地区的生产潜力。随着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陆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以线带面”地推动区域市场的形成和要素流动的均衡化,海上丝绸之路与东部经济发展带将与两条横向通道实现物理和机制上的对接,从而打破区域行政壁垒、统一市场,改善经济纵深被边缘化的问题。受全球分工、比较优势、政治和社会结构等多重因素影响,世界经济愈发趋向“失衡增长”,中国贸易顺差持续增大,中国与世界主要贸易大国间的贸易摩擦和人民币汇率争端不断涌现。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在国际和国内层面提出“包容性”增长,提出“国际产能合作”,强调“共享、共建”,在帮助沿线国家建立和完善其自主产业体系的同时推动实现沿线区域的工业化水平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有助于通过产业布局重构实现要素配置优化,实现全球经济发展均衡和可持续增长。[1]

“一带一路”为国内中西部地区和沿线区域带来的物流提升,有助于与沿线地区之间形成新的贸易商机,通道运输与产业发展的联动效应因此进一步加强,形成“螺旋上升”效应,使中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另外,智能制造可以实现更高的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产业发展受到劳动力供给的约束相对较小。解决运输国际通道和劳动力问题后,中西部地区的级差地租优势将逐步显现出来,便宜的土地租金是企业经营成本控制的重要方面。

由于当前中西部的竞争优势表现为相对较低的生产要素价格对产业集聚的吸引力,加上东部沿海地区纷纷竞逐来自日韩及东南亚的货运资源,稀释了上海港的国际中转货源,加上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地价牵制,上海本土重化工业需求下跌,导致上海在全国经济比重呈逐年下滑趋势,包括在国际上,上海的比重亦难以体现国际级大都市的发展水准。上海之于全国的经济地位显著下滑,上海正面临传统产业转型之痛。但是,上海之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而言,在经济、技术和文化领域更具“符号”意义,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整合能力,包括科创中心、高等教育、文化资源等“软实力”,上海金融中心发挥资本枢纽和资金融通功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上海自贸区成立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和投资合作平台,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股市国际板满足沿线国家和地区相应资质企业的融资需求,将自身定位为“长江经济带”沿线的高端要素集散中心和江海联运核心枢纽,上海从各个方面吸聚资源、优化配置并解决问题,发挥引领者和协调者角色。

(二)全球科技、创新与创意城市网络与促进全球能源、环境、可持续等治理议题合作

步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以多边城市组织建立为标志,城市外交越来越成为一种独立的外交形态,在此基础上,城市联盟同样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应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流行病、移民等全球性挑战,展现地区和民族特色,展现国家软实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从而提高城市层面在全球多议题治理中的资源调动能力和制度性影响力。在科技创新方面,多个城市联盟着眼不同的发展维度与合作机制,在促进城市合作、科技进步等方面效果显著。随着全球化和相互依赖观念的不断加深,城市相关气候环境联盟将越来越多,这些组织为城市提供了政治自主权、财政资源和技术支持,使他们能够积极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水平。此外城市和地方机构能够在多层次的政治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气候治理中特殊形式的集体行动者,气候变化议题需要城市行为体的广泛合作,否则一个地区的减排成果也会因为其他地区的不作为而被抵消,因此城市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势在必行。当前环境治理演变的一个独特特征是行为体,结果形成了横跨全球的知识网络和行动网络,与当地多层次的行动联合体相联系,它们每个都适应于特定地方的政治气氛和生态圈,被命名为全球市民社会,并越来越作为处理全球环境问题的核心。

(三)中美城市合作

中美坐拥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地位,美国具有广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具有庞大的人口基础。中美两国省州的对接合作对两国来说意味着双赢,同时也让两国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中美关系的重要支柱之一,对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中美两国已结成43对友好省州和200对友好城市,中美省州和城市间经贸合作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基础。[5]

2015年,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与美国智慧城市理事会共同签署了《中美省州与地方城市智慧伙伴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中美智慧城市结对、智慧城市产业创新孵化中心、智慧城市技术合作开展全面的战略合作,如今在中国多个城市可以享受微軟、英特尔等公司带来的智能服务,享受交通、健康护理、城市业务上的便利。[6]2016年4月成立“中国省与美国纽约州贸易投资合作联合工作组”,“工作组”成员包括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云南等6个省(市)和纽约州等,双方商定在清洁技术、生命科学、先进制造、农业和食品加工、金融服务、通信服务等领域进一步扩大合作,推动中国多个城市和纽约州所有10个经济开发区及相关产业和研究机构发展战略合作关系。[7]2017年中美全面经济对话机制框架下推进的“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已达成包括农产品贸易、投资、能源、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的10项早期收获成果。芝加哥倡导组织的“8+1”计划与北京、上海、天津、杭州、青岛、武汉、成都和沈阳等8个中国城市开展定期交流,促成中美两国互相吸引更多来自对方的投资,基于对合作成果的肯定,“2018中国城市与美国芝加哥市投资合作论坛”活动上确定了芝加哥继续与中国8个城市签署《2018~2023五年重点产业合作计划》。

中美城市合作是全面的、立体的。从国家级机构签订框架协议,到地方政府之间全面推进对话机制,两国在民生、经贸、金融、能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激励着这些合作的延续。据《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中美两国在农业、科技、能源、教育、人文、旅游、环保、卫生等领域的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中美双方都在经贸合作中获益,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2016年美对华出口比2001年增长500%,同期美对全球出口仅增长90%(主要为飞机、大豆、汽车、集成电路、棉花等)。美国各州对华货物贸易出口增长率较十年前大幅提升,加州、艾奥瓦州、德克萨斯州、纽约州增长超100%,密歇根州、华盛顿州、伊利诺伊州增长率逾200%。[8]投资方面,在华美资企业2015年销售收入达5 170亿美元,利润超过360亿美元;而中国企业在美投资项目遍布46个州,覆盖率近98%,为美国创造逾14万个就业岗位,截至2016年底,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累计约1 090亿美元,涵盖服务业、制造业、地产业、酒店业、信息与通讯技术、娱乐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中美两国在促进城市交流与合作方面都拥有杰出的团队来组织推进两国合作。中美友好城市促进会(UCSCA)致力于促进中美友好活动,建立良好的中美交流平台,增进互相了解与两国友谊,扩大交流与合作,深化中美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CIFCA)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发起,积极推动中外城市及地方政府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加强双方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以发展国际友城、推动务实合作、奉行和平外交、服务地方发展为宗旨。其中上海与美国旧金山、芝加哥、休斯顿结成友城。中美省州在多个领域的合作问题以会议、论坛的形式来推进交流,为两国经贸发展、前沿科学、低碳环保、能源合作等多个方面提供了针对性的支撑。纽约州布法罗市举行“中国省与美国纽约州贸易投资合作论坛”,中国多个地方政府和企业代表与美国相应机构和代表对接,洽谈项目涵盖生命科学、信息产业、金融服务、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由美国中国总商会芝加哥商会、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与芝加哥市招商局联合主办的“机遇与挑战——中美经贸合作新纪元”论坛在美国芝加哥举行,探讨经贸往来的实际案例和具体问题,展现了中美省州和城市间经贸合作中蕴藏的“甜头”和对中美关系的推动作用。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为中美双方搭建了务实有效的交流合作平台,中美与会省州市联合发表《中美气候领导宣言》,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机制上争取走向常态化。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国国际城市发展联盟、中美能源合作项目(ECP)主办、美国贸易发展署支持的“中美能源合作(城市)系列研讨会”项目通过技术交流、国际先进案例经验分享、管理和金融服务等资源共享,为中美产业界及政府间交流搭建平台,切实推动选定城市的发展建设工作。

三、上海如何应用这些纽带和网络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外交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引发了国际体系的转型和国际秩序的改革,对促进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体现大国角色、权利和责任,都起到了引人关注的效果。在此情况下,中国的新兴大国外交也越来越积极进取,体现出中国对参与国际事务的偏好和利益取向。随着中国全球外交布局逐渐成型,并不断取得积极效果的过程中,中国的城市外交也随着这一潮流不断前行。上海城市外交的全球定位是与中国城市外交的全球倾向高度一致的。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大和加快,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城市外交呈现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为改善中国的总体外部环境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促进因素。上海通过与国际城市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推进相互了解和理解,对提高上海城市形象和中国国家形象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推动上海在“一带一路”中的核心枢纽功能

推动实现上海金融中心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核心枢纽功能,需要从资源整合和区域合作角度加以推动。近年来,沪港金融合作取得较大进展,以“沪港通”为例,重视香港作为重要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加强上海自贸区和香港金融中心合作,设立离岸人民币投资基金,在第三方市场或上海自贸区投资,加强沪港金融机构对外投资,尤其需要在信息咨询、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合作,提升人民币在沿线国家的认可度,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区域金融中心的业务合作,通过区域金融中心实现更好的资源集聚和辐射,包括发展伊斯兰金融、对接“沿边金融改革”、推动互联网金融合作等。当前金融资源具有区域分散的特征,上海金融中心并非具有垄断性优势,建立与其他区域金融中心的合作网络,包括围绕“两带一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实现互动发展)积极推出相关金融业务,从金融核心枢纽角度建立金融机构总部之间的业务联系,推动和整合金融中心的业务资源,在与金融中心之间的业务合作中发挥领头者优势,发挥上海金融信息和专业服务综合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有助于进一步凸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地位。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自贸区改革3.0时代,新增自贸区体现不同的区域地理特色。因此,上海自贸区应以金融改革为抓手,建立与沿线城市之间的金融改革合作,进一步突出上海的改革开路先锋角色。比如,可探索建立“全国自贸区协同发展中心”,积极同新设自贸区进行政策协调和机制对接,促进自贸区之间的错位发展和有序竞争,就政策协同和试验的梯次性进行充分协调。上海自贸区可以提当金融制度改革中坚者角色,在资产证券化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金融资产交易,包括探索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将人民币债券市场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板块,允许境外人民币资产在自贸区平台上进行债券交易或相关股权投资;探索在上海自贸区设立“欧洲美元”市场,允许以其他货币进行投融资交易;充分发挥要素市场功能,探索黄金与其他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易机制和建立境外股权融资中心和债券等票证交易中心,创新金融资产交易模式。上海自贸区可以资产证券化改革为切入点,推动PPP资产“标准化”改革试验,实现资产的标准化,降低投资门槛以及增强资产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利用现有沿线区域金融中心相对健全的规制优势,推动资本的实际融资有效配置和融资缺口的有效解决,搭建区域PPP运营中心,探索以上海自贸区为联结各区域PPP中心的运营枢纽,发挥上海自贸区对区域PPP中心业务联结和资源整合功能,增强业务互动和经验交流;增强上海自贸区与各区域金融中心在PPP资产证券化领域的政策合作,破解PPP“非标资产”标准化困境,提升资产流动性和增强市场变现能力,并推动PPP资产的交易体系建设,为相关PPP资产在二级市场上提供再交易或质押融资等交易便利,提升PPP资产的交易活力和对资本的吸引力。

(二)增强国际城市交流与合作

随着上海在推进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进程,上海的友好城市工作配合国家外交大局,秉承着“讲实效、讲互利、讲友谊”的原则,积极加强与国际城市间的交往,[9]在各领域和层面架起沟通的桥梁,推进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上海的友好城市工作获得了充分肯定,2005年获得全国友好协会暨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颁发的中国国际友城工作成就奖,2008年获得中国国际友城交流合作奖。2018年6月底,上海市已与世界上58个国家的86个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或友好交流关系。另外,“友城之约”中外友好城市网络对话系列展示中国城市与海外友好城市在经济建设、城市文化、市民生活等方面的“多元文明之美”,彰显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为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

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于参展国是一个天然的展示平台。它支持并促进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的认知度和存在度。对于国际组织,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推动城市发展关键问题得以解决的理想工具,尤其是适用性很强的主题,广泛涉及如城市生活质量、城市经济、城市环境、城市社会等。2010上海世博会第一次赋予城市以权利,借助大型活动这样一个机会,通过高质量的内容驱动策略,提升了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吸引跨国公司在沪设立地区总部一直是上海主动扩大开放,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抓手,2017年,上海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修订发布了《上海市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规定》和《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丰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内涵、鼓励各区因地制宜营造不断完善适合总部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增加“存量企业升级总部”的特殊扶持政策。同年,仅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总数1%的地区总部,贡献了全部外商投资企业9%的营业收入和15%的利润总额,辐射带动效应明显。以总部经济为主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目前已成为上海利用外资最重要的领域。

上海的国际科技和教育交流网络的组织较为全面,旨在通过策划活动、增加交流,建立基金、提供信息等方式,促进地方科技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四、上海在“一带一路”中的科技创新纽带建设建议

上海被置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地位,被赋予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任,肩负着探索超大型城市转型路径的使命。上海的发展应充分考虑其对长三角区域、对长江经济带、对“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以更积极、更负责任的姿态,参与、甚至创建跨国城市联盟,为中国城市参与全球治理积累经验、搭建平台,为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声营造舆论,建设阵地。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应当在融入和引领跨国城市联盟上进行制度创新,在城市外交战略和战术上都需要进行调整,创造更好的国际城市合作环境,推动上海成为世界城市合作领域的领头羊。

因此,对上海在“一带一路”中的科技创新纽带建设主要有以下建议:

一是引进沿线金融机构,推动投融资信息互享和金融监管合作,建立以新发展银行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沿线金融集聚区,以“一带一路”金融集聚区为载体,推动与沿线金融机构间业务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沿线金融监管合作,研究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二是新形势下上海推动航运中心发展的政策选择和路径设计,以货运资源组织方式创新为突破口,发挥上海江海联运核心枢纽功能,建设区域货运资源集散枢纽,弥补上海在中欧班列方面的“短板”。

三是针对城市科技创新网络定位研究,上海应在全球网络中谋求技术合作,发展技术城市,增强区域竞争力。

四是对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发展的建议,包括:战略重心应由国际友城向跨国城市联盟转移;建立务实、弹性的体制机制,提升城市外交质量;建设开放的、权威的、专业数据库和量化研究,减少参与、创建跨国城市联盟及国内外开展合作的信息获取成本,提升匹配度;借助承办世界城市日的機遇,大力提高上海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

五是对上海参与全球城市联盟的建议,包括:营造城市国际组织在沪发展环境,发挥多方合作的杠杆作用,争取各方面支持;以世界城市日为主题的城市联盟平台城市在全球和区域治理、制度设计与建设方面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中国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的主要抓手。

六是针对上海建设科创中心,上海可以通过城市外交推动上海在全球城市科技创新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借鉴西咸新区发展经验,强化国家级新区之间合作,搭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桥梁;强化制度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科技、文化多领域的合作,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两地龙头企业及行业商(协)会作用,加强两地干部队伍交流合作,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对接,更好发挥国家级新区辐射带动作用,共同推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说明:本文系上海市科研计划项目“美国中部及部分重点地区科技及国际合作情况研究”(18692112800)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Zhang Hai, Wang Yuzhu.Interpreting the four Is of Chinas G20 Presidency, collected in “The Chinese 2016 Host Year”[R].Lowy Institute, G20 Monitor, 2016(19).

四川成都借力“蓉欧+”融入“一带一路”[N].人民日报,2016-09-28(01).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重庆行动[N].重庆日报,2015-05-24(01).

推进40个国际产能合作重点项目,鄂企打造“一带一路”湖北名片[N].湖北日报,2016-06-04(01).

习近平在中美省州长论坛上的讲话[EB/OL].(2015-09-23)[2018-12-20].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09/23/c_1116653149.htm.

中美城市合作新亮点(人民日报海外版)[EB/OL].(2016-06-08)[2018-08-20] http://www.gov.cn/xinwen/2016-06/08/content_5080386.htm.

“中国省与美国纽约州贸易投资合作联合工作组”成立[EB/OL].(2016-04-12)[2018-10-10].http://www.chinanews.com/cj/2016/04-12/7830513.shtml.

中国商务部正式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EB/OL].(2017-05-25)[2018-11-06].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ae/ai/201705/20170502581448.shtml.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李小林会长在2012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2012-09-12)[2018-12-20].http://www.cpaffc.org.cn/content/details25-22789.html.

責任编辑:王明洲

猜你喜欢
上海自贸区科技创新一带一路
黑龙江省复制上海自贸区税收政策可行性研究
上海自贸区跨境债券问题研究
对上海自贸区税收法律制度的分析
对上海自贸区税收法律制度的分析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上海自贸区的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便利化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