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咬伤后伤口的处理及狂犬疫苗接种的护理观察

2019-03-06 12:24:10黄素玲
药品评价 2019年22期
关键词:狂犬狂犬病伤口

黄素玲

江西省石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 赣州 342700

狂犬病预防一直以来是我国重点研究的课题,且目前已形成了科学化、系统化的防治体系,在伤口处理、疫苗接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性进展[1]。本文选择在我中心接受治疗的186例犬咬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现作以下评析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中心接受治疗的186例犬咬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单双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93例)和研究组(93例)。对照组男患者46例,女患者47例,患者年龄介于1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4±7.2)岁;其中老人30例,青年26例,儿童37例;狂犬病暴露等级:Ⅰ级50例,Ⅱ级28例,Ⅲ级15例;研究组男患者48例,女患者45例,患者年龄介于11~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5±7.3)岁;其中老人32例,青年25例,儿童36例;狂犬病暴露等级:Ⅰ级54例,Ⅱ级25例,Ⅲ级14例。将两组患者的自然资料展开比较,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本次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包扎处理和狂犬疫苗接种,研究组予以狂犬疫苗接种及伤口处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伤口处理方法:首先询问患者的受伤情况,并对伤口进行查看,确诊为犬咬伤后,立即对伤口进行处理,清洁干净犬涎污垢,尽可能减少病毒侵入的可能,以浓度为1%的新洁尔灭和浓度为20%的肥皂水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洗,一般在犬咬伤后10~20min内进行最为适宜;对于伤口比较深的患者,需使用注射器进行冲洗,以浓度为2%~3%的碘酒或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为促使毒素快速排出,局部伤口尽量不进行缝合处理,针对深度较深、撕裂面积较大或伤及血管的重度犬咬伤患者,需在处理伤口后进行全面缝合和包扎处理,涂抹上软膏,遵医嘱应用相关粉剂。②伤口针对性护理:处理好伤口后通过严格消毒后的镊子清理溃疡创口腐败组织降低感染发生危险;在此过程中需持续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主要工具包括中心吸引式专用吸引机、半透膜、负压源、三通接头等;将创面、腔隙中的分泌物、坏死组织快速去除,以加快愈合速度,将半透膜粘贴好,避免外界细菌侵入,达到封闭状态下进行引流的目的;进行护理操作时需要保证动作轻柔缓慢,彻底进行清洗,预防感染[2]。③疫苗接种针对性护理:暴露后需要立即进行疫苗接种,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患者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注射前需要仔细检查核对生产日期、批号等,仔细阅读注射后的常见不良反应,完成接种后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密切观察。疫苗接种过程中,随着针次的增加,患者会出现低热现象,必须冷静对待;对于注射后出现红肿、疼痛或其他并发症的患者,需耐心进行解释,避免患者出现惊慌失措的不良情绪。④心理干预;突然遭遇犬类伤害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鉴于此,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对其情绪反应、心理状态进行充分了解,密切关注烦躁不安、抗拒不配合患者,做好情绪管理和疏导,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病情和解析治疗方案,说明预防措施和相关注意要点,介绍治疗有效的病例以强化患者治愈信心,告知患者及时接种疫苗后不会出现后遗症等问题,帮助其树立勇敢面对病情和痛苦的信念;对患者喜好进行观察和了解,转移其注意力,避免情绪变化加重病情。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特别是儿童发生犬咬伤后,家长往往高度紧张甚至不能接受,存在较大的心理负担,通过和患儿家属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告知用药方法、剂量、清洗时间、次数、拆线时间等,提高患儿家长的认知能力,督促其出院后做好后续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断观察两组患者接种疫苗后红肿、发热、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定患者接种疫苗过程中的依从性情况,其中①依从:接种疫苗以后,患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连续5针的疫苗接种;②不依从:接种疫苗以后,患者并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连续5针的疫苗接种。采用本中心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定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选择百分制,其中85~100分代表满意,60~84分代表基本满意,<60分代表不满意,满意度为满意与基本满意的百分比。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狂犬病发生率。疗效评价标准:接种疫苗后,所有临床症状彻底消失,相关检查结果显示各指标完全恢复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值表示显效;接种疫苗后部分临床症状好转,相关检查结果显示各指标有所改善表示有效;接种疫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或病情加重,各项检查结果无变化表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的百分比相加[3]。

1.4 统计学评析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加以表示,并进行χ2检验,P<0.05代表组间出现了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狂犬疫苗接种效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狂犬疫苗接种效果[例(%)]

2.2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例(%)]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研究组低,组间相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例(%)]

2.4 比较两组患者接种过程中的依从性及狂犬病发生率研究组接种过程中的依从性比对照组高,其狂犬病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比较两组患者接种过程中的依从性及狂犬病发生率[例(%)]

3 讨论

狂犬病主要指的是狂犬病毒导致的疾病,其具有极高的病死率。相关研究证实[4],被犬咬伤后,及时全程按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可将狂犬病的发病率降至1%以下,由此足以证明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对预防和控制狂犬病具有重要意义。但迄今为止,大多数患者对狂犬病依然缺乏全面的认知,同时对该疾病潜在危险重视度不高。狂犬病主要是犬咬伤后导致的病症,必须对伤口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狂犬疫苗接种,方可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保障[5]。

本次实验中,研究组患者接受伤口处理、狂犬疫苗接种和相关护理干预,其可协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理-心理平衡,最大程度地缓解其不良情绪,促使其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加快其身体恢复速度,切实提高疫苗接种效果,降低狂犬病发病率。

综上所述,犬咬伤后及时进行狂犬疫苗接种及伤口处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狂犬病发生危险,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

猜你喜欢
狂犬狂犬病伤口
被猫狗抓咬后要不要打狂犬疫苗
人人健康(2024年8期)2024-05-09 03:25:12
有效预防狂犬病,正确接种狂犬疫苗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16
伤口
青年文摘(2021年17期)2021-12-11 18:23:02
狂犬疫苗“一针难求”暴露狂犬病防治短板
打败狂犬病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武汉科前发布HB2000伪狂犬疫苗
北方牧业(2016年6期)2016-12-17 14:04:49
伤口“小管家”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藏犬狂犬病的防治体会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