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型政党制度的时代要求

2019-03-05 13:35丽,李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多党合作民主监督民主党派

修 丽,李 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充分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2018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会上首提“新型政党制度”,用三个“新”作出精准概括,这三个“新”分别从利益代表维度、功能维度、效果维度阐释了新型政党制度新在哪里。中国共产党在新型政党制度中具有政治领导作用,各民主党派在新型政党制度中是合作的政党关系,协商是新型政党制度价值的实现方式,民主是新型政党制度的灵魂。新时代多党合作舞台极为广阔,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不仅关系到其民主政治建设的走向,而且关系到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权的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持和促进我国政党关系和谐, 根本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一)坚持党的领导制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重要的基本方略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从现代国家制度建构的角度讲,现代国家建设的核心主体是政党,目的是推动国家的现代化和制度化。十九大报告提出,“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1-6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本身就包含共产党领导这一核心要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无论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和无党派人士之间的政治协商,还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别之间的政治协商,共产党都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而是经过艰难曲折斗争逐渐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从领导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直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直努力将团结与人民民主有机地统一起来,领导和团结各方力量进行国家现代化建设。在多党合作中,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引导下,更有利于民主党派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地发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多党合作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本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实行“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体现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协商民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的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议政想着人民群众,做到协商于民、议政为民;建言献策贴近人民群众,做到言为民建、策为民谋;民主监督依靠人民群众,做到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在思想上重视群众,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追求;在行动上深入群众,把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作为第一责任;在工作上惠及群众,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三)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政治定力

习近平曾指出:“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当今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长期而复杂,增强政治定力要在精神上“补钙”。全面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使之成为理想的“主心骨”、牢固信念的“压舱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018年3月4日习近平在政协联组会上特别提到,今年是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 周年,各民主党派要弘扬优良传统,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高到新水平。“五一口号”承载了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重温这段历史,可以让各民主党派不忘初心,继续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四)立足国情,脚踏实地

国情是确立政治制度的现实依据,各国国情不同,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9-6(2)。。新型政党制度既不同于西方国家通行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思想,能充分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因而具有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为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削弱这一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坚决抵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模式的渗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提升参政党民主监督能力

孟德斯鸠曾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会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②[法]孟德斯鸠.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4。执政党要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必须保证执政权力廉洁,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非权力监督,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2015年出台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提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是指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政治监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三大基本职能中民众最期待发挥的职能,也是民主党派自身和中共皆迫切希望加强的职能。

(一)提高参政党主动监督意识

参政党的民主监督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政党体制内,在团结合作的政党关系基础上,通过民主的方式对共产党实行的一种政治监督,这种监督要求监督者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民主党派成员要树立参政党意识,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了解民主监督问题的理论渊源、制度脉络、程序环节,民主监督实践的得失成败。自觉抵制西方政党理论对我国政党制度的错误言论,勇于对执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提出中肯批评和建设性意见。

(二)树立执政党接受民主监督的主观意识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提出:“各级党组织应当支持民主党派履行监督职能,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完善知情、沟通、反馈、落实等机制”。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一直重视将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新型政党制度有效避免了一党执政缺乏监督的弊端。执政党要高度重视民主监督的价值,民主党派通过各种渠道发表意见和批评,有利于执政党改进工作,及时了解社会动向,作出科学决策。各级党政机关要定期组织座谈会,广泛征求民主党派的建议,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要有豁达胸怀,正确对待来自民主党派的声音。运用新闻媒体宣传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具体事例,制作与民主监督相关的政论纪录片,营造重视民主监督的社会氛围。总之,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探索制定参政党民主监督条例

任何监督必须有相应的权利和权力,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才能规范化监督过程,彰显民主监督权威,而是不流于形式。立足我国现有政治体制,根据宪法法律制定参政党民主监督条例,详细规定民主党派知情内容和范围、监督信息的受理与办理流程、沟通渠道和方式,以法律形式规定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原则、内容、程序、责任等。通过出台条例进一步区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内容,明确两种职能的重合与特殊,避免参政议政职能进一步扩张而民主监督职能进一步弱化。

(四)健全民主监督保障机制

对权力的监督是有风险的,为了增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的权威性,使柔性的民主监督具有刚性的操作权威,必须要完善民主监督保障机制,提高监督者进行监督的勇气和信心。一是信息提供机制。党委和政府机构应为从事民主监督活动的人员提供所需信息,保障监督者的知情权。完善重要情况、重大问题信息通报机制,监督者及时向被监督者反馈民主监督意见。二是民主监督考核机制。把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情况和机关单位接受民主监督情况以及整改情况应纳入年度工作考核范围,适当地向公众开放部分民主监督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三是权益激励机制。对于民主监督工作突出者进行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保障监督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言论自由等正当权利,实行建议言论免责,避免监督人员因为提出不同意见受到打击报复。四是能力培训机制。民主党派对民主监督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加强政治把握能,科学判断政治形势,提升民主监督人员相关能力。探索在市级以上民主党派组织设立民主监督管理机构,加强民主监督工作的日常管理。

三、与时俱进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①中共中央统战部.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5:1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主党派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思想。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

(一)以思想建设为核心,提高政治把握能力

政治把握能力是民主党派思想建设水平的体现和反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是执政党的使命,也是参政党的使命。民主党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思想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努力增强“四个自信”,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头脑清醒,政治立场坚定,巩固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以组织建设为基础,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三项基本职能之首,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要求切实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选好切入点,参政参在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发挥参政党职能、增强民主党派活力、实现民主党派政治任务的基础,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民主党派组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基层组织的工作热情,不断激发组织活力。组织发展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发展成员、吸收人才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根本,严格按照民主党派章程规定的党员标准,细致全面地做好发展党员的考察工作,着重考察他们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思想作风、群众影响和入党动机。

(三)以教育培训为抓手,提高组织领导能力

民主党派的主体是党外知识分子,在各级政府和部门担任领导职务,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对于积极发挥党派作用至关重要。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体系,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组织。一方面要通过理论学习,提高认识能力和理论水平,掌握行政管理、应急管理、公共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组织领导能力作为实践经验的升华,除了提高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更需要加大实践力度。“要提高领导水平,就要眼睛向下,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得真知。”②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14。通过在不同岗位、不同职位挂职锻炼提高组织领导能力。

(四)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提高合作共事能力

合作共事能力是是我国政党制度的精髓,是区别于一党制、多党制的基本特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键在培养、重点在使用”的要求,以代表性为标准,注重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现培养党外代表人士,把符合条件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及时选拔到政府领导岗位。加强对党外干部管理,使其廉洁从政,更好履行职能。执政党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尊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权利,把民主党派的建议权和采纳权相结合,规定重大决策必须听取民主党派意见,民主党派反对的决策不能通过实施。

四、讲好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故事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激流暗涌、隐忧重重。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多党合作话语体系是比较欠缺。话语体系实质是执政姿态与执政理念的外在表达,中国应该立足实践,自信、自主地告诉世界有关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成功经验以及未来前景,阐释好、解读好新型政党制度蕴含的一系列重要理念,与中国政治、历史和文化传统相结合,形成一种在民主理论基本原则-(政治平等、大众参与、防止多数暴政、审慎讨论)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和多党合作话语体系,不断赢得话语权优势。

(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的话语体系,增加理论吸引力

第一,立足于中国国情。世界各国由于国情的不同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各国选择的政党制度形式也千差万别。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政党制度,它规定着政党与政党之间,政党与政权之间,政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政党制度与其历史,文化,经济基础以及社会大众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最终形成不同形式的政党制度。正如密尔在其《代议制政府》一书中指出:“一国人民的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从该国人民的特性和生活成长起来的一种有机的产物,而决不是故意的目的的产物”①[英]密尔.代议制政府[M].汪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87。近代中国以来,中国的政党制度经历了资产阶级多党竞争模式、国共两党合作模式、国民党一党专政模式,但这些探索最终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不仅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中国五千多年灿烂文化的自然选择。“和”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重要概念,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提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理念蕴含着协商思想因子,“和合”提倡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保持身体内外与群体和谐,提倡国泰民安、人类和平发展。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治理国家以“和”为价值标准,尊重不同意见和利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长期的革命与实践中,正确处理“同”与“异”的关系,在根本利益和奋斗目标一致的大前提下,强调合作共事、民主协商,体现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衷共济”的思想精髓。

第二,立足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伟大实践。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实践,社会的本质也在于实践。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的起点,实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开始,是人类社会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的全部过程。理论创新来源于实践发展,“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7。长期以来的多党合作涌现出很多原创性特色话语,比如“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政党协商”,这些特定话语不仅表达简练,而且通俗易懂,为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的构建打下了坚实基础。构建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用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分析、提炼我国多党合作的成功路径,解释清楚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阐述清楚中国政党制度人民民主的价值体现,论述清楚中国政党制度的运作方式和发展动力。

第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源泉。中国与西方话语权之间的对立,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的对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决定着构建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话语权的性质,从根本上保证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话语权沿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前进。因此,构建中国多党合作理论体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这一理论根基,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阐释中国政党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讲清楚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首要前提。

2.构建有效传播体系,增强话语说服力

话语单元是思维的工具和观念的“门面”,是塑造未来局面的“先锋官”。在社会实践中,一套话语单元及其话语体系一旦出现并运用,就在政策与行动领域成为牵引社会的动力和方向,促发社会变迁、转型或巨变。西方国家仍是世界话语的主产地和传播渠道的主控者,西方媒体高度垄断了国际话语体系,“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无法真实传递中国声音,甚至“妖魔化”中国。我们尚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加强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建设,简单概括就是既要有国际发言权,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民主话语,同时还要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彰显中国多党合作更加丰富的世界价值,用中国智慧影响世界。

第一,实施统一战线中国特色智库项目。查德威克指出:“从某个角度来讲,政治就是语言实践,而且我们对任何政治实践的理解都将是不完整的,如果政治不指的是构造它的话语”①查德威克.研究政治想法——一种公共政治话语的路径[J].政治学研究,2000(06):48。从某种层面讲,政治就是语言,同时语言就是政治。国际上的话语权,就是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在国家上的解释力、传播力、影响力以及主导力。“这种主导权既包括合理确定标准和定义对象的解释力、与其他话语体系平等对话的对话权,也包括被世界认同的影响力。”②韩庆祥.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中国话语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05):35。西方国家长期占据世界话语主导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理论研究基础和人才储备,专家话语的权威性形成“学术霸权”支持了国际话语的霸权地位。通过设立多党合作研究专项课题,支持中国学者深化多党合作话语体系研究,打造统一战线中国特色智库,整合优质资源,面对各种新问题具备理论上正本清源能力。

第二,丰富传播载体,扩大传播力度。目前广大群众对多党合作制度认同度不高,他们只知道有中国共产党,而不知道还有八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不知道中国实行的是多党合作制;认为只有多党轮流执政才是民主,中国要实行民主,就应该向西方学习,搞两党制或多党制。没有公众的认同就没有政治上的合法性,要取得政治合法性,就必须先取得公众的认同。要避免生硬地使用意识形态说教,以话语软着陆的方式,将政治话语转变为文化语言。编写如“多党合作的峥嵘岁月”、“多党合作故事会”、“对党合作大事记”之类的通俗读物,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中国特色政党制。搭建“理论面对面”、“名师大讲堂”等平台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讲解关于统一战线以及政党制度理论的系列讲座,提高群众的理论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自信。

第三,以开放姿态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扩大多党合作国际学术交流,与国外知名智库和高校加强交流,积极回应全球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注焦点。提高国际学术对话能力,翻译出版知名学者的相关精品著作,支持建设一批外文学术网站,从战略高度推动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走出去”。2017年中国举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政党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与全球各类政党高层对话的盛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事件,也是世界政党史上具有突破性的事件。习近平在这次大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时提出,不同国家的政党应该“探索在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并发出了“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机制化”的倡议,“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开创的中国道路,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走出了一条新路,也为发达国家克服现代化弊端提供有益借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实践发展也进入新时代。践行新型政党制度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价值追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核心要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拓宽民主监督新路,牢记使命担当、尽心履职,助力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更好地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多党合作民主监督民主党派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年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70年的三维认识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七个重要关系辨析
大数据运用于参政党民主监督初探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再议民主党派的界别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