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困生并非天生的,更非不能转化,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引导、督促,学生完全可以掌握语文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并逐步提高语文素养,达到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进而实现“差生”转化为“优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持续开展的前提。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在他的效果率中认为,人们对工作或学习如得到满意的结果,能增强自我效能感,树立自信心,从而会增强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困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困生往往对最新的电影、电视剧、国内外的时政要闻等较为感兴趣。语文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加以引导,使他们对公众人物的生平加以关注,并延伸至文学作品,这不仅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素材,也能激发他们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广度,又有利于其语文成绩的提高。
笔者进行课外读本《三国演义》的学习交流时,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关羽的经典片段,很多平时对语文没什么兴趣的学生也都深有感触。关羽到底有多少面?学困生由于缺乏阅读量,很有可能了解不够,但通过教师准备的电视剧片段,再进行回看有关关羽出现在书中的片段,会发现一个立体的关羽。借助视频媒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教师可以再从关羽入手,以点带面,让学困生进而阅读《三国演义》,再扩大到《水浒传》的阅读。
如此的方法可以增加学困生的阅读量,积少成多,只有提前筑造阅读的基础,才有机会丰富知识面,提高理解力,最后达到提高语文成绩的目的。
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引导学困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交流学习方法,以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高效的学习方法,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大部分对语文学习有苦难的学生来说最根本的问题是知识的转化。 学习文章时,我们应该理解,每一篇文章并不是孤立的,学习时应该将单个的文章连通起来,由此学习好一类文章。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样描写过:“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我们在段落赏析时,可以明显看出作者将荷叶比拟为人,将文章内容描写得更加立体,生动,这一段落的描写内容是新颖的,但是写作手法可以在其他文章中找到。
在朱自清的另一篇文章《春》中有这样的描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不一样的感官,相同的写作手法。在学习文章时,如果学生能积极地思考并整理,就会发现,每一篇新文章的学习其实是一次次加深对文学理解的过程。因为新文章里全是“旧知识”,写作手法通常是有限的,不同的排列和运用,产生了一篇篇的新文章。为了有助于学生学习,对已经学习到的知识,教师可以指导学困生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进行记录,多次温习达到记住的效果。对于表达手法和修辞技巧熟识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技巧和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课堂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把课堂作为转化学困生的主阵地,打好学困生的语文基础。前提是,在认真考虑学情的基础上,教师一定要充分备课,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在课堂最开始的时间里,教师可以用一些和文章相关的趣味小知识、小故事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前,教师可以询问大家有没有听过成语完璧归赵的故事,让学生先互通信息。在课上,教师要重点关注学困生,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个别辅导,最大程度地调动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在讲授这节课时,设计了一些学习问题:“廉颇的敌意是在何时消失的?蔺相如向廉颇示弱真的是能力不如廉颇么?”在小组讨论时,笔者让学困生先展示发言,听取他的思考和小组讨论结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困生,回答问题时、交流展示时,语文教师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利用激励评价,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潜力,使之端正态度,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这样才会更好地促进其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保证学生在课堂的时间内高效吸收知识。课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反思,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为下一步针对性指导学困生打下基础。
当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转化学困生是一项艰苦、长期的工作,决不是一劳永逸的,也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开展更加细致的工作,卓有成效地去转化学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