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正刚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常见肾脏病症,疾病进展缓慢、病程漫长,临床表现以蛋白尿、血尿、水肿为主[1-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临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常用药物,目的是为了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但单一用药效果不理想,我院采用厄贝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98例,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组,观察组49例,男29例,女20例,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45.5±3.9)岁,平均病程(3.5±0.9)年。对照组49例,男33例,女16例,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43.8±3.3)岁,平均病程(3.9±1.2)年。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中的相关标准;临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水肿;对本研究药物均耐受。排除标准:治疗依从性差;精神疾病者;肿瘤患者;传染病患者;近期使用过本研究中的药物者;继发性肾脏疾病者;伴有肝、心及造血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494]治疗,口服给药,150 mg/次,1次/d,治疗30 d。
1.3.2 观察组 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3)。静脉滴注给药,前列地尔注射液10 g加入质量浓度为0.009 g/mL的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30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红细胞计数指标水平,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
1.5 疗效评价 治愈:24 h Upro、BUN、Scr、尿红细胞计数等水平恢复正常;显效:BUN、Scr、尿红细胞计数基本恢复正常,24 hUpro减少≥40%;有效:24 h Upro、BUN、Scr 改善,24 h Upro 减少<4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治疗总有效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24 h Upro、BUN、Scr、尿红细胞计数水平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5.9%,对照组总有效率79.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Scr、BUN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S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Scr、BUN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Scr、BUN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Scr/(μmol·L-1) BUN/(mmol·L-1)观察组 49 治疗前 121.5±10.5 13.9±1.7治疗后 71.5±8.8*# 6.1±0.3*#对照组 49 治疗前 119.8±7.6 13.6±1.5治疗后 88.3±6.2* 8.8±0.9*
2.3 两组患者24 h Upro、尿红细胞计数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24 h Upro、尿红细胞计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 Upro、尿红细胞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24 h Upro、尿红细胞计数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24 h Upro、尿红细胞计数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24 h Upro(g·24 h-1) 尿红细胞计数/(个·高倍视野-1)观察组 49 治疗前 1.71±0.55 29.87±5.59治疗后 0.55±0.19*# 13.39±4.49*#对照组 49 治疗前 1.72±0.58 30.81±5.95治疗后 1.12±0.49* 27.71±6.37*
蛋白尿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征,因此,蛋白尿是预测肾小球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形成机制可能与免疫介导型炎症病变改变了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密切相关,此外,蛋白漏出及高滤过也可能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3-4]。长期蛋白尿会导致肾小球高滤过,造成肾脏损害,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的病变。长期、大量的蛋白尿还可能导致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代偿性增生、细胞外基质分泌、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引起轻度肾功能衰竭,少数病理类型则可出现严重肾功能损害。因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目的是降低尿蛋白含量,延缓肾功能恶化,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厄贝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能抑制AngⅠ转化为AngⅡ,能特异性地拮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受体(AT1),对AT1的拮抗作用大[5-6]。药物进入人体后,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从而加强电解质代谢,加剧钠离子积聚与钾离子排出,降低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压,抑制炎症因子释放,降低尿蛋白。
前列地尔是一种前列腺素类药物,能改善肾小球微循环,以脂微球为药物载体,可降低前列腺素E1灭活量,加强肾脏血液流动,增加尿液,代谢毒物,减少药物对血管产生的刺激,药效时间长。用药后,药物可高浓度聚集于肾小球中,抑制肾小球硬化,增强肾小球滤过率功能,减少蛋白尿的产生,缓解由于蛋白尿导致的系膜细胞损伤、肾小球基膜电荷屏障受损,释放炎性递质,抑制血小板聚集[7-8]。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5.9%,对照组总有效率79.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前列地尔与厄贝沙坦联合用药,能充分发挥药物协同作用,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发展,提高临床疗效。
Scr是肌肉代谢产物,Scr的水平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BUN为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当机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BUN水平明显升高,因此,BUN是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标志物。24 h Upro能够反映肾脏排除尿蛋白的程度,尿红细胞计数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9-10]。因此,本文将上述4项指标作为观察指标。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治疗后Scr、BUN、24 h Upro、尿红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也提示我们厄贝沙坦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提升肾功能改善效果与机体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厄贝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能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