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军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大多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营养状况差,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其中尿路感染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之一[1-2]。尿路感染率不仅影响患者病情恢复,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4]。因此做好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对保障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但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较多,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且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其耐药菌的检出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5-6]。掌握了解尿路感染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为做好尿路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7]。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1 84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统计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情况,并对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1 849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36.4±4.3)岁,收集所有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统计感染病例,并分析其感染情况。
1.2 方法
1.2.1 仪器与材料 选用山东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XK型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培养鉴定所需的药敏纸片、生化鉴定糖苷、选择培养基以及营养培养基均由杭州滨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质控菌株采用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ACTT35218,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以及粪肠球菌ATCC29212。
1.2.2 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 依据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中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规则标准进行标本采集和细菌培养。采用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术后感染和尿路感染的诊断[8]。然后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测采用CLSI 2016年新折点进行。并采用MIC法进行药敏试验,严格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制定的M100-S25标准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的判定。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WHONET 5.6软件对药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剔除同一患者分离出的重复菌株。
2.1 患者感染的一般情况及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表1) 1 849例患者中有179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9.68%,其中尿路感染者67例,占感染总数的37.43%。共计培养出67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38株,占比最高(56.72%),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3.43%,9/67)、粪肠球菌(10.45%,7/67)。
表1 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
2.2 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碳青烯类抗生素耐药性最低0.00%,其次为阿卡米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氨卡西林和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耐药率的耐药性最强,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中等。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糖肽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0.00%,对其他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表2~3)。
表2 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表3 主要革兰氏阳性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2.3 特殊耐药菌检出率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产ESBLs菌株分别检出27株、4株,检出率分别为71.05%(27/38)、55.56%(5/9)。
由于医院患者数量庞大,病种复杂,细菌传播更便捷,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加上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和频繁应用,医院感染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共同性的卫生问题。其中泌尿系统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之一,其发病率在各种医院感染中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研究数据表明泌尿系统感染多与导尿管的应用有关,且随着导尿管应用时间的延长,感染概率也随之上升[9]。而患者尤其是需要透析治疗的患者,机体的免疫能力明显降低,而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不恰当地留置导尿管以及频繁使用各种介入性治疗手段,使得尿路感染的发生可能性明显提高[10]。一旦发生尿路感染,不仅会影响患者病情康复,延长患者治疗周期,而且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做好尿道感染的防治对于院内感染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11]。
本次研究检测显示,1 849例患者中有179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9.68%,其中尿路感染者67例,占感染总数的37.43%。在培养出的67株尿道感染病原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56.72%),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3.43%)、粪肠球菌属(10.45%),前三者均为肠道菌群,与相关研究的研究结果一致[12]。分析是由于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导致肠道菌群出现定位转移而发生尿道感染。而大肠埃希菌由于其自身的毒力因子和毒素的影响,侵袭力极强,加上其表面菌毛能与尿液黏膜细胞紧密结合,难以被清除,因此检出率也最高[13]。
在特殊耐药菌ESBLs的检出率方面,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检出率分别达到了71.05%、55.56%,均处于较高水平,分析与患者长期导尿,多次放化疗以及反复感染,抗生素的应用有关[1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革兰氏阴性菌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对碳青烯类抗生素耐药性最低0.00%,其次为阿卡米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氨卡西林和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耐药率的耐药性最强,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中等。而革兰氏阳性球菌除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糖肽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0.00%,对其他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果表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病原菌的耐药性还是普遍比较严重的,且不同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往尿路感染应用较多的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均达到中等,因此已不适合再作为经验用药,临床应用时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耐药性低的抗生素[15]。
综上所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路感染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耐药性较为严重,产ESBLs比率高,临床需加以重视,合理应用抗生素,以降低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