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玲
自2014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以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成为新一轮课改关注的焦点话题。所谓英语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英语学科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及形成的相关素质和修养(程晓堂、赵思奇2016)。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被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周庭华、梁甜2018)。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考虑学生应该掌握哪些英语知识和技能,将来能使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去做哪些事情,更要考虑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可以学到其他哪些相关知识,能形成哪些技能和品格。
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不是靠一两堂课的教学就能实现的,也不是教师把涉及核心素养的这些条目直接拿进课堂讨论就可以得到的,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渠道、多方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探究、体验、感悟得以实现的。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分析提升初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变过去片面强调英语教育的价值在于作为交流工具的教学理念(潘晓丽2016)。英语教育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注重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塑造学生健康的品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教师要优化教学目标,引领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
下面是My unforgetable experience 作文课教学的目标:
100%的学生能够找出文章中的事件和背景信息,80%的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结构和叙述手法,60%的学生能够运用宾语从句等复合句完成写作。
学生能根据别人的经历联想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情。
学生能够通过报社的征文活动,激发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增强观察力,树立热爱生活的价值观,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尝试、分组、讨论、学习、完善的学习过程体验,获得相应学习能力的发展,培养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该教学目标“以生为本”,包括语言素养目标、文化素养目标、思维素养目标和学习素养目标,能够引领学生去经历、体验学习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提高的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任俊莲、罗平,等2006)因此,要想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提出和分析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笔者在讲授完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0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的Section B 时,课堂伊始是这样的:
T:What are they used for?(show pictures of knives,folk,chopsticks,glass)
Ss:They are used for eating.
T:Which country use folk and knives to eat?
Ss:Some western countries.
接着,在课堂上分组讨论:“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able manners in western countries?”通过讨论,学生将学习中和日常生活中所了解到的西方餐桌礼仪文化进行汇总,然后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完之后,笔者作了补充解释并继续提问:
“What other information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able manners?”
S1:Why do they use folk and knives?
S2:About table manners,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countries and eastern countries?
S3:What will happen if one behave wrong while eating in a foreign country?
...
T:Well done! Then let’s find the answers step by step,OK?
在此过程中,教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提出问题,进而积极寻求答案。然而,西方餐桌礼仪涉及的文化或历史背景较为复杂,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西方国家的餐桌礼仪文化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一方面通过课外阅读资料给学生补充知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课外通过互联网和图书馆查找更多的有关西方国家餐桌礼仪文化背景的资料。这样,学生在进一步了解了西方国家的餐桌礼仪的同时,能逐渐意识到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的异同,也能逐步形成自己对英语文化的文化认同感和包容感。
目前,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以掌握语言结构为主,要想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就要认真研读教材,不局限于教材,对教材进行解读、重构,甚至补充其他资源。所谓的补充资源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情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既适合学生学习,又有利于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材料。
例如,笔者在教授人教版新目标(2013 年版)《英语》九年级Unit 11 Sad movies make mecry 时,在课堂上播放电影《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这是一部汇集了很多西方元素的经典电影,既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西方文化。在学生观看完后,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搜集奥黛丽·赫本的生平及其主演的电影。在第二天的英语课堂上,各小组选派一位代表上台分享所搜集到的资料。通过这种主动获取和合作分享的方式,学生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电影名称的英文表达,还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被奥黛丽·赫本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献身于人道主义公益事业的“奥黛丽精神”所感动。学生充分调动自己所储备的英语语言知识,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表达了对奥黛丽·赫本的不同看法和内心感受,同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语言学习需要语境。我国学生缺乏说英语的语言环境,语言实践机会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让学生更多地运用英语语言,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地道的英语,如通过与外国友人交流,更充分地了解英语文化。笔者在教完人教版新目标(2013年版)《英语》八年级(上)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后,邀请外籍好友参加学生的生日派对(birthday party)。在活动前,让学生先搜集想要跟外国友人了解的问题;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全英交流,训练口语表达能力。通过与外国友人交流家乡的风俗文化、风土人情等,学生加深了对外国文化的了解。
在派对结束后,笔者组织学生总结,主要总结在交流过程中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和文化。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除了派对式的交流活动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英语角”、竞赛、表演等活动。学生在这类英语活动中不仅能尽情地使用英语交流,还能体验到用英语完成某事的成就感,享受到英语交际的魅力,从而达到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作业是教师加强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创新作业形式;另一方面可以结合英语备课组的智慧和力量,通力合作,优化课后作业。常见的英语课后作业是抄写英语单词或课文,这类型作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美观度,但无法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动性,也无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因此不能成为学生每天的课后作业。教师要学会利用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能力(王建华2010)。例如,笔者在讲完人教版新目标(2013 年版)《英语》九年级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的Section B Reading He studies harder than he used to 后,布置了以下课后作业:4 人一组,根据所学内容编排一个关于Li-Wen and his parents 的情景剧。各小组课后分工合作,写台词,排练、这样的作业既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又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初中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教师和家长的鼓励和要求(刘军锋2014)。如果学生喜欢甚至崇拜一个教师,那么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会随之提升。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英语教师就应该不断提升个人素养。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因此,教师首先要坚持不断学习,强化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提高专业素养。其次,要加强师德师风修养,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多运用激励性语言,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再次,要鼓励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和克服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长为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作准备。
此外,教师要积极反思。笔者从教十多年,一直坚持在课后写教学反思和案例分析。每堂课后及时记录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分析失败环节的原因,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并找出解决方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争取在下一堂课中达到预期效果。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更是一个长期的教授语言和习得语言的过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在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个人素养的同时,踏踏实实地研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从学生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教材,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真正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促进学生心智、思维品质、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格在英语学习中得到不断升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初中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