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珩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师德研究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历代先贤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而厚重的师德师风思想。但进入网络时代以来,关于高校师德问题的报道和讨论层出不穷,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杨帆门”、“抄袭门”、“粗口门”等事件层出不穷,2018 年元旦当天,罗茜茜在微博发布了《我要实名举报北航教授、长江学者陈小武性骚扰女学生》的文章,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对高校教师群体的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多元发展,青年教师群体的思想时刻发生着变化,结合多年工作经历,笔者感到,这些变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四个欠缺”:
一是重个性轻理想,在职业信仰上有欠缺。有的青年教师把教学工作仅仅看作谋生手段,对教育事业缺乏神圣感。有的青年教师备课时敷衍了事,马马虎虎;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科知识内容更新缓慢,捧着一本发黄的讲稿炒冷饭。有的青年教师受社会不良思潮如权力第一、金钱至上、及时享乐等观念冲击,加上收入分配不公,与经商或是在企业中担当“金领”“白领”的同龄人相比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使其从教信心发生动摇,教学热情低落,教学积极性下降,甚至演变为生活散漫、思想消极、精神贫乏、公德意识淡薄,对社会丑恶现象不加以抨击拒斥。还有的青年教师以离经叛道为时髦,攻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二是重自我轻集体,在团结协作上有欠缺。部分青年教师对学校发展漠不关心,以自我为中心,不注意搞好团结合作。调查发现,只有48.9%的受访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经常向其他教师请教经验或共同合作。少数青年教师对其他教师的科研项目或教学工作抱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冷漠态度或是不屑一顾的“酸葡萄”心理,导致内部矛盾突出,学科团队难以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少数青年教师眼高于顶,认为领导没有真材实料,与领导“唱对台戏”,而有些高校领导不重视青年教师,不能采用针对性的工作方法,导致上下难以合心合拍。
三是重科研轻教学,在倾心育人上有欠缺。许多成人高校把科研成果、学历学位、论文数量和所刊登刊物的等级等作为教师教学绩效考核以及职称评聘、进修等事务的主要衡量标准,有意无意忽略了师德师风方面的表现。导致部分青年教师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错误思想,把主要精力放到了学历升级、发表论文等事务上,严重分散了教学准备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精力。因此,不但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引导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上也会出现偏差。
四是重名利轻修养,在为人师表上有欠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表率。然而,部分青年教师师表意识淡薄,缺乏自尊自爱精神,难起表率作用。有的青年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为了职称、待遇,挖空心思弄虚作假;有的奉行拿来主义,把别人的文章剪剪贴贴拼成自己的成果;有的将自己多年已经发表的论文改头换面重新发表,或一稿多投,甚至干脆成篇剽窃他人文章公开发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青年教师都是“趋利动物”,那么教出的学生也必然如此。
剖析以上问题的原因,笔者感到主要有四点:
一是经济利益的负面冲击。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高校注入了新的办学理念,拓宽了办学渠道,增加了办学经费,对推动高校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市场经济加快了成人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导致高校学生数量剧增,高校教师也随之增加。这就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教师队伍数量上满足了办学的要求,质量上却参差不齐;另一个是成人高校自身师资培训跟不上发展要求。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价值取向使人更加“功利性”,导致少数青年教师在义与利、对与错、公平与不公的选择中出现偏差,逐步形成见利忘义的扭曲价值观。
二是道德培塑的空档缺位。著名美国学者麦会太尔曾经指出:“当前人类道德实践正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个人的道德立场、道德原则和道德价值的选择,是一种没有客观依据的主观选择”“当代的道德变化便没有绝对的合理权威,从而导致道德危机。”社会环境既然如此,成人高校青年教师自然无法独善其身。昔日先进的道德榜样曾经深深触动人们心灵,当前不良社会风气同样也深深腐蚀着青年教师,使他们的价值观滑向了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人生理想、个人幸福和价值标准更多用房子大不大、票子多不多、车子好不好等实际、实惠的表象事物来衡量,导致个别青年教师在思想、行为上出现了有悖于师德师风规范的现象。
三是制度机制的疲软滞后。长久以来,很多高校没有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中,只把精力和焦点放在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硬”指标上。有意无意中把师德师风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软指标”忽略掉。如此“重才轻德”的考评制度,势必导致青年教师重视科研业务水平,忽视职业道德修养。成人高校的激励政策主要是针对教学和科研,而对师德师风的激励政策还很缺乏。有的成人高校虽然制定了师德师风激励政策,但因存在重精神奖励轻物质奖励、重表扬轻批评等倾向而使奖惩效果大打折扣。
四是管理服务的缺失乏力。在教育上,思想引导不到位导致一些教师放松道德修养。主要表现为三点:第一,教育缺乏连续性、规范性。许多成人高校师德师风教育随意性很大,甚至出现教育活动被其他教学和科研活动所挤占的现象。第二,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感。许多教育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仅停留在抽象的、一般的道德规范灌输上。第三,教育形式缺乏灵活性。大多数教育形式仍采用理论学习、集中授课等传统形式,方法也多为硬性灌输与空洞说教,使教育枯燥乏味、缺少实效。在管理上,一方面,领导不够重视。一些领导认为师德师风建设是务虚工作,把精力更多投入到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工作之中。另一方面,组织管理不够科学完善。大多数成人高校的校办、校党委组织部、校宣传部、校工会等部门都有部分教师管理权限,缺乏必要沟通和职权划分,造成了“多头领导”,出现教育管理职权不明确、决策不统一等问题。
通过以上提出的不足及剖析,笔者认为,成人高校必须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引起高度重视,作为建校兴教的“重点工程”抓紧抓实,只有如此,才会形成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四位一体”的良好育人氛围。
一、通过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为成人高校永续发展提供源泉动力。成人高校的凝聚力、竞争力和文化底蕴,需要广大青年教师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高超的业务水平和严谨的学术态度等等,而这些正是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从学术层面看,高校是传递、研究和创造知识的殿堂,每个高校都会形成自身独特的学术风格。青年教师作为从事学术研究活动的主体,如果其学术道德水平越高,高校学风就会越好,科研水平也会越高。
二、通过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为强化教师综合素质提供精神支撑。随着青年教师队伍的持续壮大,他们的师德师风水平成为整个成人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水平的“晴雨表”。加强成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有助于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优良的师德师风能够培养青年教师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的职业品格,能够强化青年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能够心怀信念,坚韧不拔。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业务水平。良好的师德师风能促使其勤奋探索学科发展的最新知识,激励他们为学术发展和学科进步多做贡献。第三方面,有助于增强心理素质。具有良好师德师风水平的青年教师,不会为个人得失锱铢必较,不会因受到打击意志消沉,能够及时调整内心不良情绪,保持良好人际关系和饱满工作热情。
三、通过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可靠保障。良好的师德师风会对学生个人品德修养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从而使他们在德与才两方面共同发展。成人高校学生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价值取向多元,思想相对复杂。青年教师通过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化,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的效果,促使其树立崇高的思想品德,健全健康的人格特质,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四、通过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为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提供辐射助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培养和谐理念,这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成人高校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成人高校青年教师是知识分子队伍中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群体之一,青年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和社会活动直接进入社会生活,与广大群众联系密切。成人高校及其青年教师道德状况的好坏将对整个社会风气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提升成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水平,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风气,提高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