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霞
(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高校蒙古族学生的汉语学习从内容上主要涉及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大方面。单纯的语言知识,无论是汉字结构分析还是词汇语法分析,对于蒙授学生来说,都并不容易。尤其是古代汉语,古文的翻译和通论的理解对于很多汉民族学生来说也并不简单。这样的现实决定了,蒙古族学生的汉语教学需要寻找新的方法与角度。
蒙古族学生的汉语学习,存在着很多掣肘,这些困难不单单出自于词汇、语言、语法,也来自于文化的差异。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中都包含了文化的内容,都有这个民族所处的现实时代的影子。这样的现实决定了,蒙古族学生的汉语教学不能离开汉文化的传承与介入。合理的文化教学的引入,可以为语言知识的教学提供支撑,也可以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知识提供帮助。
以汉字结构分析为例,汉字结构的解读与分析是古代汉语教学中相对重要的一部分知识,也是很多蒙授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如果单纯着眼于六书理论的介绍与结构的解读,很多蒙古族学生理解起来是有问题的。这种问题不仅源于理论知识的艰深也源于对汉字结构中文化内容的不理解。以形声字“寄”的结构分析为例,“寄”是一个形声字,形旁是“宀”,声旁是“奇”。学生能够理解文字中,表示声音的“奇”这个部分是声旁,因为在发音上“寄”和“奇”确实存在相似之处。然而,却很难认可“宀”这个部分传达了“寄”的意义。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就需要文化历史内容的支撑与解读了。汉民族是一个农业民族,漫长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成就了汉民族安土乐居的性格特点。农业生产的特点,使得汉民族对于土地和住所的情感格外地笃厚、深沉。房屋作为汉民族的住所,不仅仅是简单的栖身之处,也是心灵的依托与港湾。房屋的价值体现在生活中,也体现在情感里。它是人们的情感依托,带给农业民族心理上的慰藉。“宀”在古汉字中描画的是房屋的样子,代表的就是房屋,所以在它所传达的意义中,除了表示房屋以外,自然也就带有了房屋蕴含的情感意义。如此一来,在“寄”的形体中,“宀”所含有的慰藉的意义与“寄”所包含的寄托、依靠的意义就有了相通之处,“宀”自然也就可以成为了“寄”的形旁。
对汉字结构部件文化内容的揭示,可以有效地辅助语言教学。不但给予语言教学理论支撑,也可以使很多艰深的语言文字知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得到展现。文化教学的引入,对于蒙古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这是使学生彻底地掌握和理解汉语的一条必经之路。
语言课一直被视为文科中的理科,枯燥艰深成为了它显著的特点之一,这种枯燥消磨着学生的学习热情。蒙古族学生固有的语言基础与文化背景决定了,他们对于汉语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必将难上加难。这样,克服汉语教学中的枯燥性,也就成为对蒙古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不得不翻越的壁垒。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在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用汉文化的生动性去淡化甚至扭转汉语教学中理论教学枯燥性的僵局。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悠久、真实、生动。民族的文化融合在民族的思想深处也沉淀在民族语言的使用之中。汉语的教学需要挖掘汉民族语言中的文化内容,实现语言教学的生动化。这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需要,是将课上的学业任务转化为课下的学习诉求的需要。以形声字结构分析为例,在说明这个问题的时候,枯燥的理论介绍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适当地结合汉民族文化内容选取字例,做到文化与语言的结合教学,却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动有趣。同样需要选择字例,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带有文化内涵的文字进行介绍。比如可以选取以“女”为偏旁的一组文字结合女性文化进行分析,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媄”、“嬛”、“娇”、“妄”、“妒”、“嫉”这组字都是形声字。其中的“女”为形旁,另外的部分为声旁。从表意看,前三个字是褒义词,后三个字是贬义词。既然同样是用“女”来传达意义,那么这种褒贬并存的现象如何解释呢?这就与汉民族文化中,女性地位的历史变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远古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地位至高无上,所以很多原始姓氏中都有“女”字,比如“姜”“姬”“姚”等,女人是被歌颂的对象,“女”字自然可以传达美好的意义。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人的地位远远超越了女人,女人渐渐沦为被否定和贬低的对象,这样的现实也决定了“女”所表达的意义由褒至贬的转换。女性文化历史的发展使得“女”在形声字结构中既可以表达褒赞的意义也可以表达贬斥的情绪。教师可以通过字例的筛选在文字知识介绍的过程,适当地进行汉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探讨,达到活跃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情趣的目的。
学习这个过程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内心,学好一门学问需要对这门学问的热爱。在面对蒙古族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我们需要的不是耳提面命的督促,而是潜移默化的熏陶。要发挥汉语和华夏文化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学习兴趣克服语言难关。
教学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人文教化的过程。成功的教学不仅要实现知识目标也要实现情感目标,实现对学生人文品格的塑造。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实现语言教学这一道德情感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汉民族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认知积淀在汉语之中,汉语教学可以挖掘出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内容,实现生动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实现人文教化的目的。以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这部分知识为例。无论是古代汉语教学还是现代汉语教学中,这都是必然涉及到的一部分知识。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单纯的理论介绍,显然是枯燥庞杂的,对词义引申脉络的梳理更是让许多蒙古族学生兴趣缺缺。这时候如果能有效地结合现实生活的文化例证来说明问题,并结合学生的生活来进行语言与文化的结合教育,不仅可以改善课堂气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也大有帮助。
比如词义引申这个问题,可以尽量选取现实语言运用中接地气的例证,如“室”、“房”。“室”最初指男子的正妻居住的地方,“房”指的是男子小妾居住的地方。这两个词义在不断地引申中,分别带着自身的文化色彩与人文认知。以至于在我们现代的词汇中,由于妻子的地位较高,“室”常常表示高级一点的地方,比如办公室、教室、会议室;而小妾的地位较低,“房”常常表示低级一点的地方,比如板房、仓房、茅房。以这样的例证来介绍词义的引申,会使学生直观深刻地感觉到词汇的文化内涵。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方向的引导,而且可以实现语言教学的文化熏陶。
再比如词语结构类型问题,梳理词语结构类型离不开必要的实践操作环节,然而也是学生最不喜欢的环节。如果合理地设计演练的内容,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蒙古族学生的名字都含有特定的意义(比如萨仁意思是月亮,乌兰图雅意思是霞光),而且往往独立成词,教师完全可以引导蒙古族学生分析自己名字的词语结构。学生对自己的名字很感兴趣,在分析的过程中还可以明确父母对自己的希望与寄托。这样的演练就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尊重父母的文化教育。
对于蒙古族学生的汉语教学,意义重大却面临着重重掣肘。所谓“因材施教”,就要求面对蒙古族学生这一教学群体,采取不同的、合适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密切关系,为二者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能,也提出了要求。如何在语言的教学中塑造出学生的文化品格,仍然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去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