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微型戏剧游戏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教研

2019-03-04 08:13浙江省杭州市胜利幼儿园
幼儿教育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研讨戏剧流程

浙江省杭州市胜利幼儿园

颜瑶卿

微型戏剧游戏是许卓娅教授及其团队在长期从事幼儿园音乐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自创的概念,其内涵起源于音乐教学的情境化和游戏化的思考。其实,情境化本身也是游戏化的策略之一,情境化正好与戏剧的情境创设以及角色扮演元素相符合。于是在“情境教学向主题课程转型”“剧的学科教育向全人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微型戏剧游戏”这个概念便产生了。

为了更好地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精神,实现玩中学以及各领域教学游戏化,培养幼儿学习品质和人格品质,我们对微型戏剧游戏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我们发现,戏剧是一种能够很好地融合人格素养价值和幼儿游戏情境的载体,而微型戏剧由于容量较小,可以更加方便地应用于音乐活动。

笔者的名师工作坊团队的成员,虽然都是具备良好音乐素养的教师,但是由于近几年对自主游戏研究较多,对集体教学情境中的游戏化教学实践较少,对微型戏剧游戏了解更少。如何激发团队教师参与微型戏剧游戏实践的热情、提升戏剧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技能、优化教学流程的设计,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主体唤醒”,激发团队教师参与微型戏剧游戏实践研究的热情

我们认为唤醒主体意识、激发团队教师参与微型戏剧游戏的热情非常重要,这样才能真正使教师有参与研究的内在动机。

(一)专家开展微型戏剧游戏的互动体验式活动,引发教师对微型戏剧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

为了引发教师对微型戏剧游戏的兴趣,我们邀请专家——王鹏娟老师开展微型戏剧游戏的互动体验式培训。王老师以小班故事《小河马的牙》为课例,和教师们开展了一次模拟课堂活动,包括故事阅读、剧本创编、音乐活动开展和排练演出。王老师以体验式学习方式,在讲座中提出了两个问题,让教师们在玩中学习。教师们理解了“主持采访”“墙上角色(画)”“建构空间”“线索追踪”等策略。这些策略新颖有趣,激发了教师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了微型戏剧游戏的魅力。在这次学习中,教师们充分感受了体验式教研活动的互动性、趣味性,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感受了自己的成长。听了王老师的讲座,大家了解了戏剧教育的价值,同时也对微型戏剧游戏产生了浓厚兴趣。

(二)名师助力团队中的高级榜样率先进行微型戏剧游戏的模仿活动,激发其他成员参与模仿活动的兴趣

为了激发教师模仿微型戏剧游戏活动的兴趣,名师工作坊的领衔人选择了团队中的高级榜样——陈波老师,率先进行微型戏剧游戏的模仿活动。领衔人通过了解陈波老师的教学优势,让她从自己推荐的几个精品活动中选择自己想模仿的活动。陈波老师选择了《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领衔人和她一起观看视频,整理出教学的主要环节并及时解答她提出的困惑,并多次进行试教研讨,基于幼儿的经验不断调整、完善活动。陈波老师的活动在浙江省汪劲秋工作室艺术领域研讨活动中得到专家王秀萍的高度评价,经选拔参加了浙江省音乐研讨会的展示活动。这个活动,使得陈波老师在开展微型戏剧游戏时更加自信,同时也激发了其他成员参与模仿活动的兴趣。

(三)选择经典的微型戏剧游戏,支持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自主选择模仿活动,体验模仿活动成功的快乐

选择符合团队教师兴趣和自身特点的经典微型戏剧游戏,有利于他们成功地完成模仿活动。我们根据团队教师的兴趣、特点和优势,选择了三个年龄段各十个精品活动,支持团队教师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兴趣自主选择模仿。每一位团队教师通过模仿、研讨,不断地完善教学活动。在模仿活动中,他们看到幼儿积极投入游戏情境,体验了成功开展微型戏剧游戏的快乐。

(四)搭建各种展示平台,满足不同层次成员展示的需要,使教师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内在可持续的教学热情

二、“多样途径”,全方位引领成员提升微型戏剧游戏的教学理念、实践技能

(一)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平台,了解微型戏剧游戏的教学理念

我们通过阅读微型戏剧游戏的相关书籍,学习关于戏剧教育的理论、戏剧游戏化教学的游戏策略,以提升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创造性戏剧表演游戏的能力;定期在“多彩和音”精品空间推出许卓娅教授和香港王添强老师关于戏剧教育理念的系列专文;推荐许卓娅老师关于微型戏剧游戏的最新研究成果,让团队教师不断地吸收最新的关于微型戏剧游戏的教学理念和成果。

我们组织团队教师参加许卓娅教授组织的音乐教学与戏剧教育的培训,邀请戏剧课程专业研究员到工作坊,对教师进行戏剧课程的体验式专题培训,让教师进一步深入了解戏剧教育带给教师和幼儿的快乐体验。

(二)通过多样化的课例教研,提升微型戏剧教学的实践技能

1.“观摩课例+问题诊断”

我们主要通过一课多研、同课异构、多人同课循环等教研方式对课例进行分析及诊断,完善微型戏剧游戏的组织策略。比如在《彩虹鱼找朋友》的课例中,第一次观摩研讨时,我们诊断、解决了音乐的合拍性问题;第二次观摩研讨时,我们诊断、解决了情境中的出入戏问题;第三次观摩研讨时,我们诊断、解决了道具纱巾干扰幼儿动作表现的问题。

2.“教学展示+自我反思”

从观摩课例到展示过程中,每位教师一般会经历以下过程:首先,视频实录,自我反思。录制教学活动视频,活动后自己观看并进行反思,然后进一步观看原创者视频的细节,进行自我调整。其次,结伴展示,互助反思。选择能对这个活动有帮助或能共同研讨此类活动的同伴,相互展示,相互观摩,共同反思。最后,现场展示,提升反思。在展示现场,借助专家或领衔人有理论高度的深度提问,帮助自己进行深刻反思,并对几次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思考。

3.核心议题下的课例研讨

我们会围绕中心议题,集体研讨教学活动中的冲突、问题,比如微型戏剧游戏中如何选择匹配的故事与音乐结构、如何寻找游戏环节中戏剧冲突层层递进的有效实施策略与方法、如何进行经验准备等。现场讨论,现场解决问题。

谢谢您,苏律师。杨小水从座位上站起来,主动告别。早点宣判吧,反正早晚都是一个死。我早死几百道了,这几十年,都是多活的。

(三)通过多样化的线上研讨,拓展微型戏剧游戏教研的深度和广度

由于团队教师来自区内15所不同的幼儿园,所以每一次聚在一起的时间就显得弥足珍贵。为了将更多时间用在现场教学以及必须通过现场教研才能解决的问题上,我们创设了多样化的线上研讨平台。多样化的线上研讨有利于领衔人和成员展开一对一的对话研讨,有利于不同兴趣及关注点的教师之间展开研讨,拓展了教研的时间和空间以及教研的广度和深度。

三、循序渐进, 一步一个台阶,引领教师内化教学活动流程设计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在教研中将教学活动流程的学习大致分成了三大阶段,每个阶段又分成了好几个步骤,让团队教师踏踏实实地努力,循序渐进地掌握流程设计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习得的过程中体验成长的愉悦。

(一)第一阶段:模仿学习

模仿学习的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整理了解。整理关于微型戏剧游戏教学流程的相关知识。第二,学习背诵。学习并背诵微型戏剧游戏教学流程设计的知识点。第三,分析经典。从微型戏剧游戏教学流程设计的视角,观摩名师经典教学案例,并进行分析。第四,模拟流程。扮演幼儿,体验流程的递进,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体验流程设计。第五,同课模仿。通过模仿同一个名师的经典教学案例,不断地实践、反思,调整、优化此活动的流程设计。第六,一人一课(名师指定)。根据成员的需求,选择适合该成员的具有经典流程设计的微型戏剧游戏视频供其模仿,并写出流程。第七,一人一课(自主选择)。自主选择具有经典流程设计的微型戏剧游戏视频自主模仿,并写出流程。

(二)第二阶段:诊断调整

诊断调整的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观摩视频(名师指定),完成流程。观看不完善的流程设计教学活动视频,进行诊断,并写出完善的流程设计。第二,同伴支持,完善流程。与同伴一起,完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实践,进一步分析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团队再次进行完善,并进行互动式练习。第三,观摩视频(自主选择),完善流程。每位成员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不完善的活动,进行实践,不断完善流程。第四,聚焦流程,诊断完善。通过观摩,对每一位成员的教学活动进行诊断,一个活动聚焦一个流程(如空间流程),引导成员通过分析,完善流程,进行互动体验式练习。

十六个成员十六个活动,聚焦不同流程并多次诊断和完善。每个流程多次循环巩固。

(三)第三阶段:创造性设计

创造性设计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每个步骤都经过了教学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不断完善的过程:第一,提供音乐、故事、动作、游戏,让成员自己设计教学流程。在这个步骤中,有两个小步骤,即演进与反推。演进是分析所提供的音乐、故事、动作和游戏,设计教学活动流程。反推是观摩打击乐教学活动的第二课时,让成员根据第一环节的随乐韵律,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活动流程。第二,提供音乐、故事、动作,让成员自己设计教学流程。第三,提供音乐、故事,让成员自己设计动作及教学流程。第四,提供音乐,让成员自己创编故事、动作并设计教学流程。第五,完全自主设计。成员自主选择音乐,创编故事、动作及设计教学流程。

四、“聚焦核心”,推进微型戏剧游戏深入有效地开展

我们不断激发团队教师参与微型戏剧游戏的热情,以多样途径全方位地提升团队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技能,循序渐进地优化教学活动流程设计。每一次聚焦核心话题的教研,都是真正推进微型戏剧游戏开展的有效教研。

[案例]聚焦“自我保护价值”的原创微型戏剧游戏“老鼠和猫”现场教研

活动前,领衔人针对自己聚焦的关键核心问题,如创造性团体律动总流程、合作教学流程等,通过微信平台让教师深入学习相关知识,以便教师在研讨时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团队教师事先观摩过现场教学,并且在研讨前一天再一次自主观看现场教学视频。

第一环节,主持人根据微型戏剧游戏活动“老鼠和猫”带领成员们进行音乐暖身游戏。团队教师在熟悉的音乐、故事、动作中,参与活动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一个个变成了机灵活泼的“小老鼠”和形态各异的“猫”。在一次次的“比威武”情境中,“老鼠”从机智地模仿“猫”做威武动作、到想出各种猛兽的造型,再到最后学猛兽的叫声吓跑“猫”,勇敢地保护了自己。团队教师感受着音乐和故事带来的审美感动和戏剧情境中渗透的自我保护价值的目标。

第二环节,主持人让每位成员用一分钟的时间,使用手机快速地在“‘老鼠和猫’线上研讨”微信群中发表一条对这个活动的建议或困惑,并选出一个亮点。主持人对亮点、建议或困惑进行梳理。建议和困惑主要集中在游戏的设计该如何满足更多的幼儿发出猛兽叫声的需要、如何满足更多的幼儿参与两种角色扮演的需要、高级榜样出现的时机及幼儿合作设计造型的时机等方面。主持人选择并决定就两位教师的建议展开讨论,大家根据自我保护教育的目标选择了猜音源的游戏,并认为游戏规则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让游戏环节伴随戏剧冲突层层推进,逐步实现自我保护的教育价值。主持人肯定了这个可提升价值的论点,并认为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也就解决了前面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

第三环节,成员们分成两组,围绕以上论点进行游戏环节设计的优化。每一组的成员自主推选组长,再由组长分配研讨任务,最后进行讨论、设计游戏。在研讨时,两组成员分别根据不同的思路展开研讨。第一组成员将活动中的个人困惑逐条罗列和梳理,通过个人发言、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出了解决困惑的最适宜方法,并进行游戏环节的再设计。第二组成员则将重点放在了以合作流程的层级递进方式推进游戏环节,成员们自主分配各自角色,进行游戏环节的再设计。 经过10分钟的分组研讨后,每一组将自己的讨论成果进行汇报,并展示了部分设计环节。在主持人的引领下,全体成员对完善版的最后的游戏环节进行练习、巩固和强化。

第四环节,主持人肯定了两组成员的精彩汇报,并感谢两组成员贡献的团队智慧。第一组成员主要对总流程进行分析,结合情节推进来呈现游戏设计,从“游戏前装厉害的样子→装厉害的声音→装更厉害的声音→合作营造气势、制造恐怖氛围赶跑猫”,到最后引导幼儿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的结束语,提升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第二组成员主要是以合作流程的层级递进方式推进游戏环节。两组的设计都达到了教学要求,不仅满足了幼儿参与双角色的需要,满足了更多的幼儿想发出猛兽叫声的需要,而且自我保护教育的目标隐含在游戏中,随着游戏情境的变化将戏剧冲突推向高潮。相信完善后的游戏,幼儿更喜欢,也更有价值。主持人利用现场输入的PPT(幻灯片)画面,对聚焦人格素养的微型戏剧游戏设计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要根据培养人格素养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游戏;游戏选定后,还要将游戏环节、规则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实现人格素养目标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让游戏环节伴随戏剧冲突层层推进,逐步实现提升幼儿人格素养的目标。

我们的名师工作坊推进微型戏剧游戏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教研,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希望我们的成果能给大家提供借鉴的经验。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存在着许多的困惑,希望得到专家们的进一步引领,我们将继续努力前行。

猜你喜欢
研讨戏剧流程
有趣的戏剧课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戏剧类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