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深流 清莹秀澈
——读《生活在别处》随感*

2019-03-03 20:55
阴山学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散文文字生活

卢 志 娟

(包头师范学院 文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

邂逅·重逢

吴建荣的散文对我而言是一次邂逅,更是一场重逢。

说邂逅,是因为此前并不知道吴建荣其人,也从未读过她的文章。读她的作品纯属偶然。

4月底的一天,突然收到一位前辈的信息说送我一本散文随笔集,作品特别好,放在全国也是有水准的,近期会举办一个研讨会,希望我能在会上发言。其时我正深陷于14名毕业生的论文指导工作,除去上课,带娃,几乎被这些思路不清,结构紊乱,词不达意的文字摧残到窒息。

拿到集子,不很厚,也不薄,拿在手里,分量刚刚好。封面淡雅素净,偌大的青白封皮上氤氲着如几处云朵般墨色深浅不一的山影,淡远、舒朗,是典型的水墨意境。集子的名字《生活在别处》则是以浅棕的色调竖排立在封面最右侧上二分之一处,是最普通的宋体。我不懂构图,也不懂排版,但目之所及,便觉得心也随着封面上的图文一同宁静淡远了起来。

然而,生活仍然是繁杂纷乱的琐屑,工作依旧是川流不息的奔忙。这样一本初见便觉亲切的书,我只是在从拿着它到下楼上车这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匆匆翻阅,甚至没有来得及细看它的目录,只是看到第一篇文章是有关高考,另外往后翻了翻看到其中有几篇文章是有关张爱玲的。当时心里掠过一丝疑虑:难道也是些杂七杂八拼凑的文字?甚至,连这样的疑虑都来不及去确证,便将它放在书桌的一角,重新回到庸常的琐屑与奔忙中。

直至5月11日结束了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后,虽然疲惫不堪、浑身酸疼,但心里总算清空了那些杂芜的文字和思绪,可以毫无旁骛地阅读了。于是,敷了个面膜,坐卧于床上,倚着两方靠枕,选了一个最舒服的姿势,做好了也许读不了几页就会困倒的心理准备,从《自序》开读。

这一读,就读到了第58页;读到泪水将本已渐干的面膜浸湿;读到毫无睡意,几乎失眠。以后的几天,只要有时间就会很自然地捧起它一字一句地阅读。在文字中,我与素不相识的作家邂逅,也与曾经的自己久别重逢。读她的文字不是感同身受的共鸣,而是我们有些经历竟然是如此“巧合”地“雷同”,她的那些情感,也正是我的,许久以来我将它们深藏在心底,不忍翻检。她的文字像是一面镜子,我无意间走过,却愕然看到自己,越走近看得越清晰,那逝去的昨日,便重新历历在目,我陪着曾经的自己重新走进那些现场,抚摸着那些熟悉的物件,倾听着那些熟悉的声音,甚至陪着自己痛哭流涕。

五天后,连日来眼睛胀痛刺痒难耐的我被大中午兴奋不已上蹿下跳拒绝睡觉的女儿激怒,在狠揍了两下屁股之后,我怒气冲冲地拎着小孩儿从爷爷家出来,带她回家,想着要好好修理一番这个小破孩儿,让她从此后痛改前非,按时睡觉。途中,刚刚还泪水涟涟的小孩儿竟欢欣雀跃地表达和妈妈回家的喜悦,不知是单纯幼稚的健忘还是在耍小心眼转移我的注意力,哄我开心。我余怒未消,大步流星,几次甩手让她自己走,小破孩儿一次又一次地一路小跑重新牵住我的手,握得紧紧的,直至我不再甩手,然后可怜楚楚的跟我道歉。及至到家时我的气已全消,于是给她讲了道理,让她自己看书,我继续读剩下的几十页。不期然的,又一次泪目,是读到第四辑中那几篇有关孩子,有关母亲的文章。哭完后,竟觉神清气爽,眼睛在泪水的涤荡后也不那么干涩了,随后,一气呵成,读毕全书。

这是一本能够让人的心思和情感从当下繁重琐屑的生活、工作中抽离出来,身心得到休憩的散文集。读这些文字,能够让人在匆促忙碌的快节奏生活中停下脚步凝视自己的心灵、也倾听来自另一个心灵真诚的声音。在这凝视与倾听中,我们情感的枝蔓渐渐复苏、舒展,思想的丝缕细细积淀、绵延,终至冰破雪晴,水秀山明。

她散文最大的特点是真挚动人。原因是,在她的文字中我们能够与自己不期而遇——也许是曾经的自己,也许是现在的自己,甚或是潜藏于内心深处那个理想化的将来的自己。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们也与作家相遇。正如作家所言:“散文说的多半是自己的生活”,在她的作品中没有浪漫,没有传奇,可以看到的是,她就是我们中的一员。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她出身于平常百姓家,成长的过程中也曾经历种种挫折、歧视、白眼,曾经内向、自卑、脆弱,却又敏感倔强,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阴霾,这不正是我们许多人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的吗?她以书籍与文字滋养着自己,让心在岁月的轮转中不染风尘不见沧桑,而愈来愈充实丰润。她笃定淡然地从喧哗的众声中穿行而过,走向与眼前的世界迥异的“别处”,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个为俗世所累的普通人向往的吗?而她,不正是我们期冀中理想的自己吗?正如她自己所言,她诉诸笔端的,是那些“每个人可能都有过,也许只是大同小异”的看起来平凡无奇的生活片段,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淡了”,但“对我们的触碰却一直留在那里”[1]。于是,读她的文字,能够很自然地与她相遇,同时也与我们内心深处最本真的自己重逢。

情·智

散文或言情,或明理。这部散文集中的作品也无外乎这两个方向。

她的散文,最能打动人心的是那些叙事言情的篇章,第四辑中的几篇散文即是代表,这些散文,篇幅都不长。这里有一个母亲对于孩子成长的点滴记录,也有一个女儿对于母亲的依赖和疼惜。《我那树一样的少年》写在儿子中考之际,更像是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作者以诗意的笔调抒发了一个母亲对孩子那绵长浓郁的爱,以及面对孩子的成长内心复杂微妙的情感——“期望着,也害怕着,憧憬着,也推迟着”。当然,也有《写在母亲节》中收到儿子的信时那种讶异和喜悦;《成长》中看着儿子熬夜学习的心疼,在儿子经历学习中的挫折时小心翼翼的关切,看着儿子失控咆哮后的悲哀……这切切的父母心,多年前我们还未长大时感受过,却不曾体会到它的深沉,多年后,我们成人,甚至为人父母后,才知天下父母心是一样的“可怜”。

《母亲的粥》是对“妈妈的味道的演绎”:“这带着糊味熬得很稠的粥,猛然间唤起我身体里尘封已久的记忆,有关快乐、懵懂的安心踏实、寒冷的早晨炕头上的灶膛上空热腾腾的香味,这些记忆原都尘封在身体的某处,或记忆的某处,未曾丢失。现在随着这一口熟悉的味道在身体里炸裂开来,像璀璨的烟花向上升腾,升腾,一直带我回到那欢乐的上空。”作者用“炸裂”、“升腾”这类她极少使用的词汇表达了被一口粥突然引爆的强烈幸福感。那是爱的味道,也是那些逝去的温暖无忧幸福的童年时光的味道。《拔火罐》里那个“穿我们穿剩的衣服,买的新衣服都压在箱子底下;她吃剩饭,还说好吃;她对自己简直就像对我们家的小狗”,一身病痛却默默忍受的母亲,不就是万千中国式母亲的典型吗?

亲情,在中国人心里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恐怕是任何其他国家的人所无法匹敌的,因此,我们在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会产生深深的认同感和强烈的共鸣。

在她的作品中更多的是那些闪烁着智性灵光的生活随感和阅读体悟。在这些文字中,她不吝珠玉,笔下生花,以饱满莹润的词句,充满生活实感的语言赋予了这些偏理性、骨感的话题充实丰盈的血肉,将女性丰富细腻的情感与读书人睿智温厚的知性融为一体,化合而成一种独具她个人特点的智性。

《总是老歌》起笔就是一个长句:“总有一些时候,一首歌,一段音乐,会突然将躁动的心安静下来,那种突然来临的安静、舒适、平静、熨帖,像一股清凉沁入心底,嘈杂的一树麻雀突然间停止了喧嚣。”一个长句,构成了一段,运用排比、对仗、比喻、反衬等手法,显现了音乐的巨大力量。后文中:“安宁就是心灵舒适,放松,淡淡的愉悦,宁静的温暖空气,是一杯清淡的茶,慢慢地品酌;是一副恬淡的山水,悠远,淡然;是恰到好处的满足,是不期而遇的喜悦;是期望和现实不谋而合的时时处处的平衡。”同样以诗化的语言,运用排比、对仗、比喻以及大量富于音乐美感的双声、叠韵和重叠词精心描绘了一幅幅淡雅恬静的画面,从感性审美的角度诠释了“安宁”这一心理学范畴的名词。不得不说,读这类文字让人口齿生香,流连忘返。而这样的文字,在她的随感类散文中俯拾即是。

在《关于朋友》中,作者信笔写来,从发小谈到闺密,从别人谈到自己,从儿时谈到现在,对于不同时期的朋友、不同类型的朋友,及不同性格的人交友的数量和质量的不同,任意而谈,是典型的“闲话体”,读之,如与友人漫谈,亲切自然,如沐春风。结尾处,作者总结道:“朋友做到后来早已不谈什么友谊了,就像夫妻多年就淡忘了爱情一样。做朋友的境界很多,原因也很多,但实实在在的其实是一种感情需要。作为一个有感情有思想的个体,在偌大的宇宙时空中要度过漫漫一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得有人陪伴方不至于丧失存在的勇气。人生苦短,人生又苦又短,这是多年前一个只见了一面的朋友说过的话,我们再也没有见过,但我常常想起他的这句话。又苦又短的人生,其实也可以很漫长,漫长到无可奈何。白居易说‘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时候顶需要的就是一个朋友。”既是切实的生命体验,又融入了作家对个体生命、宇宙时空、人生、存在,这样一些颇具哲理意味的终极命题的审视与思考,使文字既有“形而下”的温度,又有“形而上”的厚度。这样的结尾在她的很多散文中都能看到。

在读书随笔《史铁生的生命之思》中,作者借对史铁生的生命之思的梳理,展开了自己的生命之思,也完成了与史铁生就生、死;如何生、如何死;生命的意义等终极话题的对话与交流。在文末,她总结道:“他先是明白了死,而今终于大概也明白了生,他终于没有让自己的生命毫无痕迹的从这个世界消失。他的文字让人们在他的肉身消失了以后,仍然能经常想起他。他为自己找到了生活下去的理由,也为那些对生命意义做些思考的孤独心灵提供了一个参照。有人曾想过,想了很久,他用自己的生命让这个问题有了一个答案。这个参照会让他们在迷茫中得到一些启示,为此那些在生活中找不到意义的人,应该感谢他。”这是对史铁生的生命价值的评判,又是作家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指引与启迪。

总之,她的“叙事言情”类散文以平实质朴见长,将深挚的情感蕴涵在朴实无华的文字中,而生活随感和阅读体悟类散文则更加丰盈绵密,更见睿智通透。但即便是那些“言情”的散文中,也时时闪现智性思辨的光彩。她的散文“情”、“智”合一,骨肉丰满匀停,既给人以情的触动,又给人以智的启迪。

粗·细

在叙事时,她总是能撷取那些日常生活中最平实却最易抵达我们内心最柔软处的场景,让我们动容。有的时候,只是寥寥数语,粗笔勾勒,如《土豆》中,萦绕其间的爷爷的呵斥声:“没赶上那饿肚的时候……”“有你饿肚的时候……”闻其声,如见其人,简单的一句话,将一个从艰难岁月中走过来的倔强老人的情态跃然纸上。同样,《为那不舍的纪念》中,写爱牛如命的父亲和他的养牛生涯艰难的告别:“一次我去牛场看爸,家里开着门,但爸不在,我找了一圈,最后看见爸躺在牛槽上睡着了。”作者用极质朴的语言还原了一个极简单的场景。然而,一语千钧,它不仅将父亲内心复杂的情感不动声色不加藻饰地刻画出来,也将女儿面对此情此景时内心更复杂的情感波澜藏在平静的文字中,读之令人唏嘘。全书中最简短的一篇散文《好消息坏消息》中,更是用了极简省的文字记录了母子间的一个小片段:考试后,儿子带来的一好一坏两个消息;好消息是“还在二百名以内。”“我不动声色,揶揄他:‘一百九十九名是吗?’他说:‘哪有那么差,一百九十一名。’看我那样地看着他,有点不好意思,说‘这就是坏消息。’”没有对母子俩外部表情的描绘,也没有对二人内在心理的刻画,只是几句简单的对话连缀起来,将母亲心里的小介意,儿子心里的小逆反和成绩下滑后的心虚,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生活画面活脱脱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她的散文中除了粗线条的勾勒,也不乏工笔细描,但大多是不事雕琢的白描。在《为那不舍的纪念》中写到卖牛的情景:“那天爸给牛喂了最好的饲料,又用铁刷子上上下下地刷了好几遍,爸说这是给牛洗澡,牛最喜欢这样洗澡了,每逢此时牛总是驯服地闭着眼睛,很享受的样子。买牛的人来了,爸迎上去。那头花奶牛好像明白了什么,连饲料也不怎么吃,只是低回地叫着,哞……,眼睛跟着爸转。买牛的往外牵,却怎么也牵不走,爸看着又不舍得卖了。最后还是妈过来牵着牛绳,絮絮叨叨地对牛说着话,终于把它牵走了。我站在门前,看着牛走到大门时,回头对着牛棚,不情愿地哞叫,哀哀的,好远还能听见。”可以想象,那一刻,作者一定已泪湿双眸,然而文中并无只言片语的自我抒怀。作者将所有的情感都蕴藏在平淡无奇的细节和朴实无华的文字中。与其说这是某种技法,毋宁说这正是作者真性情的流露。又如后文中关于再见小狗虎旦时的情景,同样是白描,同样令人潸然泪下。文末,写到拆迁前,作者再次回到这里:“熟悉的铁栅门沉默地横着,没有了虎旦儿的跳跃和欢叫,没有了站在牛棚里专心反刍的花奶牛,院里空落落的,像是被遗弃了。曾经炊烟缭绕的平房,盛满了欢声笑语,而今兀自孤独地坐着,草木随着风,寂寂地抖动。我总试着推开那院门,仿佛一推开,就会有欢声笑语一起扑面而来……村里那些住了多少年,承载了几辈人记忆的来房子,在推土机的咆哮中瞬间被夷为平地,那些出出进进的人间烟火也随之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若干年后,这世界是否还存在平房这种建筑;再若干年后,人们是否还会记得,有一种房子,床是会发热的砖头砌的,火会在它四方的家里燃烧。在这已无人烟的一片空寂中,我看见往日的袅袅炊烟,农家院落生动的春夏秋冬,渐行渐远。”以这座院落昔日的欢声笑语、炊烟袅袅同现今的落寞孤独、草木寂寂相对照,以曾经的温暖与现在的凄凉相对照,令人黯然神伤。

这是对一座院落历史的记录,也是对一次告别的书写。我们未必都能经历与一座农家院落,一段田园生活的告别,但我们必有属于自己的告别,也许是新知旧交,也许是至爱至亲,也许是生离,也许是死别,也许是时时舔舐的伤口,也许是久已忘怀的创痛,当我们读到这些文字,那些离别记忆和种种与离别有关的情愫便会自然而然地被唤醒,于是,感动在所难免。

在她的散文中,无论是粗笔勾勒还是工笔细描,毫无夸饰煽情,更无装腔作势的炫技,只有朴素平实的书写与含蓄节制的表达,一切都是作者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因其真实自然,更加感人至深。

就全部散文而言,不同类别的文字也显现出了粗细不同的质感,叙事类的散文整体质感较粗,如同粗布棉麻看似粗朴却亲肤熨帖,令人身心适意;而那些智性的随感则如同丝绸锦缎,细腻中泛着柔软的光泽,让人眼亮心明。

中年情味

《生活在别处》中的散文,尽管前后的时间跨度是十年,但其中绝大多数是具有鲜明的中年情味的。这是一种历经时光磨洗后的温润通透,是岁月轮转积淀下的恬适充盈,是褪净铅华的素朴淡雅。

人至中年,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和起伏后,开始偏爱忆旧。她的叙事散文大多取材于那些记忆中温暖的片段,即便是那些有关磨难、痛楚、煎熬的往事,隔着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远的时光,作家在诉诸笔端时都无一例外地为它们赋予了更多的温情和暖意。同时,在叙写这些内容时也表现出一个成熟心灵对自身与周遭世界更深入的省思。

《土豆》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那些只能靠土豆果腹的艰难岁月,而是在那段岁月中祖孙间的宠溺依恋,父女间的亲密无间,以及一家人的和乐幸福。这是专属于作家,却也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曾拥有的最平凡、最质朴的幸福。《我的高考记忆》中记录了作者在高考中的屈辱与奋争,其中更清晰可见的是多年后已为人师的她回望这段岁月时,对高考的指挥棒下被扭曲的师生关系,及其对学生伤害的反思。文中描写了一位极具典型性的高中班主任甄老师,她的一切行事,目标都清晰地指向高考升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等级,对高考有望的学生嘘寒问暖,关爱有加,而对于那些看起来无望于此的学生则漠然地无视其存在,实在无法漠视时便冷眼相向,冷嘲热讽。大多数时候她并未意识到自己对学生的伤害,偶尔有所察觉,也立即以高考升学率为“正当”理由和借口,理直气壮地忽略这种伤害。这样一位老师,作家并未对其进行简单的道德评判,而是写到:“我想我是不是应该感谢她,为她曾经对我的伤害……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又传播了它,这神话激励了一颗又一颗年轻的心,最终也成就了她自己,甄老师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工作者等等,她为那个时期的母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我们及后面的几年里,学校多年被评为优秀单位,直至成为重点中学”。文字表达了走出伤害阴霾后对曾经伤害自己的老师的宽容与谅解,同时也将我们带入对一直以来被光环笼罩的“优秀教师”“优秀单位”“重点中学”这样一些荣誉称号的重新思考之中。作家也写到,对于这样一位自己曾经激烈的怒怼过的老师,在第二年的补习生涯中,当她将所有曾经被“我”认为不公平的优待置于“我”的身上,而在对待那些坐在后面的学弟学妹们时,仍旧是“微微的轻慢,不耐烦,有点看不起。只是很奇怪地,我并不觉得多么受不了”。同样,当她命令我将学籍表中“学生性质”一栏填成“应届生”时,“虽然我心里知道这样就会有一个同学受到我曾经受到的伤害……我愿意相信她确实是强有力的,以此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自私想法:我也很愿意自己以应届生的身份考上大学,这个身份就算她还给我的。”通过对自己前后不同的心理状态的描写,剖析了人心、人性的复杂,也阐明了所处角度不同,感受完全不同的道理。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几年后“我”对甄老师的感受:“在那间并不宽敞的小客厅里,甄老师更像一个居家的妇人,她早已没有了记忆中的锋芒,显得温和而随意,并不善多谈,完全不像当初在课堂上对着我们训话时的样子”。究其原因,作者说:“也许是她老了,也许是我们长大了。”其实是因为长大成熟的心灵已能够理解这一切,正如张爱玲所言“因为懂得,所以慈悲。”[2]这种慈悲让她以中年的平和、豁达、温厚之心同自身及身外的世界握手言和。

因为慈悲,心的格局与境界便自然开阔起来。于是,她的散文摆脱了“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无奈慨叹和顾影自怜的俗套。长期以来的阅读积淀又为她的散文平添了温婉沉静的书卷气,虽读书甚众却无自恃高深、自以为是的无聊说教,虽经见颇多却无故作深沉、故弄玄虚的浮泛炫耀。读这些文字能让“心里的尘埃纷纷落地,天空澄澈,神清气爽,身也轻盈,灵也轻盈”,能“为平淡无奇的生活镶上亮丽的色彩,为奔忙而无序的脚步携上一缕诗意,为不知所终的心灵找到安慰和希望”[3],能让我们的心从凡俗的世界里遁出,遁入另一个世界,那就是她所说的“别处”——一个较现实世界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更加完满的精神世界。

重读《荷塘月色》,她品咂出了年少时未曾体味出的心境:“我们总也希望有那么一片天地,可以放下所有的伪装,放下所有的累,做回真实的自己。这便是自由。只是这自由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去掉浮躁,静静地品味。”读陈丹青,读出了鲁迅的味道,为他的犀利、坦率、直接,不做作、不遮掩击节拍案。从毛姆有关巴尔扎克的文字中了解到“我们心中的偶像并不是我们心目中的样子,甚至相去甚远。”在了解了巴尔扎克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后,得出“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就是他,从来只为自己的内心而活”的结论。从木心的文字中看到了这位老先生的本真、豪气、智慧,在精读、细读中品味老先生的字字珠玑,并与之相见恨晚。她写自己喜欢的女作家们,包括众所周知的张爱玲、席慕容、池莉,不太为大众熟知的张洁、以及更不为人知的塞壬,当然也有外国女作家,如杜拉斯;她也写自己喜欢的男作家,包括陈丹青、史铁生、巴尔扎克、罗曼·罗兰,凭借文字,她与这些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性别的作家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透过文字,她看到了张爱玲的冷峻与悲悯、席慕容的美丽与厚重、池莉的惶惑与蜕变、张洁的纯粹与持守、塞壬的坚硬与锐利、杜拉斯的热烈与无畏、陈丹青的锐利与直率、史铁生的追问与笃定,巴尔扎克的深刻与丰富、罗曼·罗兰的伟大与平和……她在体味他们的人生、他们的世界,也由此找寻自己的人生与世界。徜徉在这些充满书香味的文字中,读者也会与作家及她笔下那些独异的心灵变得亲近起来,也会沾染上书香味与书卷气。

《生活在别处》这个题目中的“生活”一词是可以有不同解读的,当它做名词解时,“生活在别处”表达的是一种期冀与向往,当它做动词解时,“生活在别处”表达的是一种存在的状态。“生活在别处”,“生活”是现实的此岸世界,“别处”是理想的彼岸世界。从整部集子中的散文来看,立足于“生活”,心怀“别处”是作家推崇的一种人生态度,既是作家当下的生存状态,也是她所追求的生存目标。

关于现实与理想、此岸与彼岸,古往今来,有多少敏而善思者曾上下求索。两千多年前,屈原曾用“举世皆浊”,“众人皆醉”八个字形容他的此岸世界,两千多年后,当代诗人海子也用八个字概括了他心目中的彼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两位诗人虽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都是纯粹、彻底的理想主义者,不与现实苟和、妥协,当在现实的此岸世界无法找到他们追求的“清”、“醒”与“幸福”时,便毅然决然地以生命作别此岸,奔向他们的“别处”。他们与不完美的现实一刀两断的决绝姿态动人心魄。他们以生命向我们昭示美好的理想、坚贞的信念是何等珍贵,珍贵到值得我们用生命去捍卫。

而吴建荣的意义在于,她看穿并接受了世界的不完美,却在这不完美中以文字为自己也为读者营构了一个诗意栖居之所,在这里我们的心灵得以舒缓、休憩,而后以更积极稳健的步伐重新踏进生活的此岸,继续前行。这种立足于生活,而心系别处的人生哲学为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切实,也更具人情味的参照和榜样。

她的散文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虚情,没有矫揉造作的假意,那是自一个走过青春年少的懵懂迷茫,走过那些自以为是的拼搏与坚持,走过鲜花与掌声,渐渐成熟强健,也渐入佳境的中年心灵深处流淌出的一股清泉,终而汇聚成静水一潭,波澜不兴,春和景明。正是朱夫子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4]

猜你喜欢
散文文字生活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文字的前世今生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