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应该呈现美
在探讨“孩子”读诗为了什么、读诗可以获得什么之前,我们先要讲清楚诗歌本身可以呈现什么。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诗歌无疑承载了文学本身所应具备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它用独特的语言,呈现某个画面和场景——类似于写景散文。读古诗,我们总是被其中富有美感的画面所打动。是的,诗词的美好动人之处,并不仅仅在于词语,更多的,是几个词语形成的一个开放式构图。
同时,诗歌必然地要呈现思想和情感——类似于文学化的议论或抒情。作为语言与思想同时起舞的艺术,诗歌应该是有“思想”的,或者说,诗歌是应该包含某种情绪的。语言本身当然重要,但如果只是一堆美丽文字的堆砌,没有一种思想的内核,这种文字是不能称之为诗歌的。这种思想的内核当然可以比较隐蔽,但绝不能让大多数读者看了之后,弄不清楚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诗歌的诗意或者说“思想”,是其最本质的东西,也是诗歌区别于分行散文或分行便条、分行口语的灵魂所在。
更重要的是,诗歌应该呈现美——类似于哲学或人类的道德定位。诗歌中的结构与节奏、语言与画面,最终都应指向某种审美的追求或者说某种艺术上的美感。
因此,在我看来,鼓励孩子们读诗,并非为了与教育体系抗衡,也并非“救孩子们于水火之中”。恰恰相反,孩子们读诗,可以很好地与常规的教育教学相融合,促进他们文化素质的提升。
审美是人生的重要意义
孩子们读诗的意义,或许可以从当下教育的目的来进行探讨。
在育人方面,通过读诗,可以让孩子们懂得美、向往美、追求美。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审美是人生的重要意义,当下学校的美学教育却呈现出某种缺失。读诗或许是一种“补课”的方式。诗歌中呈现的美,可让孩子们得到一种体悟、一个参照。诗歌中关于人性“真善美”的抒怀,又可引导读者从内心更加亲近真善美。久而久之,诗歌也就从美学与德育方面完成了對孩子们的一次塑造。
另一方面,诗歌是想象的艺术。当下的诗歌与多种艺术发生关联,让诗意与生活产生了一种互动。读者沉浸其中,可以有效提升对文字的敏感性,滋润和丰富心灵,启发绚烂的想象。在可塑性较强的初中阶段阅读诗歌,可以进一步放大诗歌的这种效果——在一个孩子身上,随时都可能迸发一种诗性的光芒和想象的力量。
读诗,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从实用角度来说,通过读诗,可以让孩子们提高写作水平。诗歌对语言的讲究,可培养读者的语感,使其学会“炼”字。诗歌由于篇幅的限制,必须更好地谋篇布局、讲究结构,这会让读者在阅读中逐渐学会更好地呈现主题、组合内容。诗歌为了追求陌生化和形象化,必然特别讲究修辞,这就会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更好地运用修辞手法。诗歌表达的跳跃性,必然强制性要求它的内在逻辑比较清晰,这与议论文写作时对逻辑的追求恰好殊途同归。总之,从诗歌中汲取养分,可以让孩子们的作文写得更好。
其实,初中教育并未远离诗歌。目前使用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天上的街市》《散文诗两首》《黄河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回延安》《在山的那边》《理想》等一批现代诗和大量古诗词。九年级上册更是专门安排了包括《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等整整一个单元的现代诗课文。
初中生也可以读懂现代诗
初中生从年龄上看,可以说还是“孩子”。诗歌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平时的生活语言,以及初中生日常接触较多的记叙文、议论文,都有较大差异。那么初中生可以很好地读懂现代诗吗?答案是肯定的。
应该说,除了那些故弄玄虚和少部分诘屈聱牙的作品,现代诗其实很好懂。十三四岁的初中生,通过多个渠道,已经有了一些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完全不存在读诗的障碍了。
当然,诗歌毕竟是一种追求语言艺术极致的文体,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会对其产生畏惧感。因此,初中孩子读诗,应该讲究“诀窍”和方法——要泛读而非精读,要作为“零食”而非“主食”,要注重体悟而非记诵。更进一步地说,初中生正处于奇思妙想活跃的年龄,不但可以读诗,还可以练习写诗。
但是,在说完孩子们应该读诗、可以读诗、读得懂诗的同时,我还是忧心忡忡。
当下的现代诗歌,可以说是乱象丛生。垃圾派、下半身、口水诗,甚至写尿尿都可以成为刷屏的“好诗”。诗人们缺少了敬畏,什么都敢写。如果让对诗歌艺术缺少理论基础、刚刚开始接触诗歌的初中生读到这些诗,这对于他们文学以及美学素养的培养,显然是不利的。
我的观点是,拿给孩子们看的诗,至少应该满足以下几点:它是纯净的,不掺杂太多极端化的呼喊;它是优美的,不绕来绕去让人读得磕磕绊绊;它是大众化的,不是所谓的实验探索;它蕴含着某种思想或情感,不是华而不实的词语堆砌。
或许,曾在诗歌圈内引发过一些批评声音的汪国真的诗歌,可以作为初中生读诗的起点(当然,这个起点必须短暂,只是作为从作文进入诗歌的一个过渡);然后是带有朗诵诗性质的一批诗歌;接下来是富有人生哲思、生活情感、艺术美感的一些短诗……
(漆宇勤:江西萍乡市作协副主席、《赣西文学》主编。初中时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在《诗刊》《人民日报》《青年文学》《意林》《读者》等报刊发表作品1300余篇。出版诗集、散文集等13部,有10余篇作品入选高考作文素材和各地中考阅读理解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