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利
常说音乐要有声,音乐是乐音的有机组合,但在晋代大文学家陶渊明(约376-427年)的无弦琴故事中却并非如此。沈约《宋书》本传说:“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莲社高贤传·陶潜传》说:“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勞弦上声!”意思是说陶公有张“素琴”,没有弦和徽,他常与友朋饮酒时弹它,虽“抚而和之”,但奏的却是无声曲,陶公说,我意在琴中。
李白晚陶渊明三百多年,他十分崇敬陶公,曾有诗《赠临洺县令皓弟》:“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陶渊明时代司马氏当政,道学大盛。陶渊明素有“济世之志”,他儒道兼学,立志报效国家,但总因人品刚直,与当朝者不合,当官做不长,屡屡辞职。义熙二年(406年),陶公任彭泽地区县令。某日,郡太守派来一名督邮,他一到就要陶渊明穿上官服,束上大带前来见他,称“不失体统”,陶公甚怒。督邮级别很低,却因有背景而大摆权势,吆五喝六,陶公叹之:“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小人邪!”说罢取出官印就走,离开了他任职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回到家乡。这便是诗中的“陶令去彭泽”。
不少历史学家说,“去彭泽”与“回乡”是陶渊明思想真正成熟的标记。所谓“成熟”,是陶公改变了人生,他积多年官场见闻,在仕途高走的年纪,弃儒家“入世”,而取道家“出世”,离开官场,回乡归隐。从此陶公与村民们相处,与山水草木为伴,虽要“躬耕自资”,有时生活贫困,但他有崇道的超然、出世的豁达。陶渊明回乡后不久,便有了无弦琴。为何无弦琴在这个时候出现呢?我想原因有多个,玄学便是其一。
玄学始于曹魏正始年间,名士何晏、王弼等承接道学,将老子言“玄之又玄”引向神秘、玄奇、不可测的方向,而有了玄学。至晋代,因朝政衰乱,玄学更盛,人们想避祸,也要求助于它。与此相适应,玄学美学视奇为美,风行于世。也许是陶公受了影响,有了奇想,便“去弦徽”,有了无弦琴。但我想这仅仅是表象,而不是本质。陶公一生政艺相通,他的文与乐,就反映了“政”。如文,陶公的愤世诗文是不少的,他“回乡”后也仍然在写,如他在《饮酒》中抨击朝政,在《咏荆轲》《拟古》中赞义士荆轲、高渐离,在《感士不遇赋》中斥责官宦等,说明陶公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他由政及文,不减当年。又如乐也是,我认为陶公此时的琴乐观改变了。
琴是中国乐器“一哥”,玩琴者文人、君臣居多,他们还爱“物我交融”。所谓“物我交融”,是指人的思想情趣融入了物中,出现了“我即物,物即我”的现象。如《庄周·梦蝶》的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说的是某日庄子做梦,梦中自己变成了蝴蝶,他感觉很快乐,意指人若能打破物我界限,就会很快乐。而琴的“物我交融”的故事也很多。如在《高山流水》故事中,琴是伯牙、钟子期“知音”的符号。在《广陵散》故事中,琴是“竹林七贤”之嵇康抗争的象征:“康临刑自若,援琴而鼓。”(《魏氏春秋》)又如有帝王造琴之说:“伏羲作琴、瑟”(《古史考》),“神农始作五弦之琴”(《帝王世纪》),先秦著作《山海经》《帝王本纪》中还说黄帝是最早的琴家,《礼记·乐记》又称“舜作五弦之琴”。真是奇谈。琴不是乐工做的,而是帝王做的,帝还不是一人,而是一批:青帝、炎帝、“人文初祖”等。琴既是“龙生龙”,琴之形体如尺码、弦徽、雕纹、部件等便都有说头。如说琴弦是“一弦为君,二弦为臣,三弦为民”,琴徽之十三徽为“四季十二月加闰月”,琴底、琴轴等有“龙池”“凤眼”“凤沼”等,寓意国家得上天护佑,等级有序,社稷美好,为盛世、安详、丰盛,日月交辉,风调雨顺,亦寓意君王恩施大地、时空、器物、阴阳、宗教、历史、祥瑞、山水、人文等。琴是象征物,俨然成了一张封建盛世图,而早期的琴曲如《尧畅》《舜操》《禹操》《文王操》等也都是帝王的颂歌。
御味这么重,令陶渊明反感,这是合理的推论吧。陶公“回乡”后如换了个人,何为他此时的琴乐观?我想可比较来看。如上述琴的“帝王版”,御味重,有弦徽,性儒,其御味既源自《古史考》《帝王世纪》等古文献,也来自后来的琴著,如汉代桓谭的《琴道篇》、蔡邕的《琴操》等,那是做加法而得;而陶公的无弦琴,则是做减法,“去弦徽”,令琴变“性”,变姓儒为姓道。琴无弦徽,没了“君、臣、民”的皇权和等级,如同白纸,“抚而和之”,可得新琴乐,展示道学的理想世界,那是无阶级、无剥削、平等、质朴的社会。所以若要为无弦琴定性,我想便是以下言:道学是其魂,玄学为其形,它是陶公“去彭泽”和“回乡”后设计的琴乐产品,是他的“由政及乐”,陶公之“意”在此。
有了琴,就要弹。陶渊明弹了什么?李白说:“大音自成曲”。“大音”,崇高之乐也。而陶公此“大音”是无声曲,如何“识”它?我想说难也不难。其一,动作之“识”。陶公弹琴虽无声却有动作:“抚而和之”,这动作便是“识”的依据。相信当年陶公的“友朋”们便是这么“识”的,他们围在周边,目睹陶公弹琴,节律多样,张弛有度,大家又是邻居,相互很了解,次数多了,明白了动作“语言”,加以联想,就能“识”琴中之“意”。其二,诗文之“识”。今《陶渊明集》收录诗一百二十五首,赋、文十二篇,我们可将其“载入”琴中,或以诗文内容为琴乐内容,或作依据和参考。陶渊明的文、琴是形异而质同,两者同源,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众所周知,陶公的田园诗文是他作品中最出色、流传最广的,如《采菊》《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饮酒》等。以下我们不妨将《桃花源记》一文“载入”琴中,尝试“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