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珑
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骨科 (江西吉安 343000)
褥疮,又称为“压力性溃疡”,现在已代替“压疮”这一名词。褥疮不但可发生于长期卧床患者,也可发生于长期坐位患者。若施加足够压力,并施压足够长时间,任意部位均可能出现褥疮。石膏固定即满足上述条件,因而石膏固定患者发生褥疮的风险系数较高,尤其是I期褥疮,发生率较高,应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积极预防褥疮。早期张力下粘贴透明膜用于骨科患者石膏固定所致Ⅰ期褥疮的预防工作中效果较好,但相关报道鲜见,上述观点缺乏足够的实践数据支持。本研究探讨早期张力下粘贴透明膜预防骨科患者石膏固定所致Ⅰ期褥疮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因石膏固定而长期卧床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干预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35~78岁,平均(51.15±3.68)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12例,股骨干骨折13例,骨盆骨折3例。对照组男14例, 女14例;年龄35~77岁,平均(51.98±3.34)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11例,股骨干骨折12例,骨盆骨折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显示为骨折,并需接受石膏固定处理;(2)临床资料完整;(3)交流与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既往有褥疮病史;(2)中途退出。
对照组采取常规褥疮预防方法,即每隔2 h更换1次体位,并通过气垫床等支撑物进行减压处理,同时保证床单干燥、清洁、平整。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早期张力下粘贴透明膜。首先对患者进行早期张力下粘贴透明膜基本知识的宣教,提高其依从性,再以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洁患者骨突受压部位,最后平整贴上透明膜;对于踝关节、足后跟、腕关节、鹰嘴等突出部位则在贴膜里面覆盖小无菌棉球,以保证贴敷平整;注意观察石膏周围皮肤有无刺激、擦伤现象,禁止患者伸入石膏下面搔抓,若有压迫症状、腐臭气味,则立即更换石膏,并注意对石膏固定部位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每隔4~6 h帮助患者更换1次体位。
比较两组Ⅰ期褥疮发生率及褥疮恢复时间。
观察组发生Ⅰ期褥疮2例,发生率为7.14%(2/28);对照组发生Ⅰ期褥疮8例,发生率为28.57%(8/28);观察组Ⅰ期褥疮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P<0.05)。
观察组平均褥疮恢复时间为(2.34±0.16)d,对照组为(6.69±1.75)d,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99,P<0.05)。
褥疮是指因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组织缺乏营养,皮肤丧失正常功能,最终致使组织破坏、坏死[1]。褥疮的病理机制是受累部位皮肤与软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严重影响褥疮患者健康。而褥疮作为临床上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困扰护理工作的难题之一,一旦发作可明显降低患者生命质量,加重其身心痛苦与经济负担,甚至增加其感染风险,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应做好相关预防工作,降低褥疮发生率。
骨科患者往往需通过石膏固定限制其活动,保持被动体位,属于褥疮高发人群,因而骨科患者石膏固定所致Ⅰ期褥疮病例较多,应通过合理的褥疮预防干预手段,积极预防褥疮,改善患者预后[3]。早期张力下粘贴透明膜是一种新型褥疮预防手段,要求在轻微张力下促使皮肤舒张,随后平贴透明膜,保证透明膜、受压皮肤之间有一个平整、良好的接触,预防皮肤皱褶,并保证单位面积皮肤拥有理想透气性。因此,石膏固定患者的受压皮肤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光滑度,而透明膜具有防水、透气作用,可明显减小皮肤剪切力、摩擦力,减小压强,降低褥疮发生率[4-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褥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早期张力下粘贴透明膜对于预防骨科患者石膏固定所致Ⅰ期褥疮具有积极作用;观察组褥疮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于骨科患者石膏固定所致Ⅰ期褥疮患者采取早期张力下粘贴透明膜,可加快其康复速度。
综上所述,早期张力下粘贴透明膜可有效预防骨科患者石膏固定所致Ⅰ期褥疮,且有助于缩短褥疮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