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史料实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2019-02-26 08:43刘羽
新课程·中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大运河本课史料

刘羽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获知的关键能力和个人修养品质,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它包含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史料实证”素养是指学生能够在真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和评判的能力和品质,它是其进一步养成历史解释及家国情怀素养的基础。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信息中,构建关于过去的认识和论述。要真正地学习并了解历史,就必须积极而正确地运用和研读史料,培养对史料的独立处理能力。关注史料研读的过程,能有效习得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能有效促进正确的历史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和道德修养的提升;运用史料探究历史,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思维。下面我从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方面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以部编七下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史料实证的一些做法。

一、文字史料

(一)史料选择

I.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

对于文字史料,教师选用难度适中的史料,即学生能阅读、理解的,符合其知识储备水平的。史料的数量和长短都要适宜。数量的多少取决于课堂时间、教学目标、学生能力和对史料的解读等因素,学生能理解并有一定的反思总结空间。

2.从不同角度选择史料,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有全面认识

对于一个历史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人,他的立场不同。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不同,通过对不同材料,用不同视角进行解读,对问题有全面的认识,开阔学生认识问题的视野。

例如: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唐】胡增《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这两段材料的选择上,也是围绕本课的重点来选择,运用两段不同视角的材料,全面评价隋朝开通的大运河。

(二)史料运用

1.解读史料要抓关键词、句

对于文言文史料的解读,需要文言文功底,但它又与语文学科的文言文有所不同。解读文言文史料的时候,可以理解一段材料的整体内容,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提炼材料的核心观点,并对难懂的字和词做出注释。

2.结合史料精心设计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提高史料的阅读能力。不管是教材上的史料,还是补充的史料,都应该围绕教学要求,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史料,经过阅读、思考并简要的回答问题,锻炼学生从史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把从阅读材料中获得的有效信息与所学习的知识点相结合,解决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不断的练习与强化,培养和提高学生解析史料的能力。

例如:在本课的教学中,讲到“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时,围绕本课的重点“科举制度”选择使用一段材料,“科举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结合史料精心设计问题,利用材料提出三个问题,问题难易结合,层层递进。最后一个问题运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重点难点的突破。

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在地方设立州、县学。原有的秀才、明经两种科目,可由州县学的生徒“升进于朝”,进行考试;也可由诸州把人才举送中央,考试录用。隋炀帝时又增设了进士科。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材料中,隋朝科舉取士的主要科目有哪些?

2.结合材料,请同学们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是禾哗制。

3.你认为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取士制度哪个更好,好在哪里?

二、图片史料

教材中的图片史料以其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一)文物图片

文物图片配以文字说明,有利于学生从中提取信息,进而得出历史结论。

例如:在讲到隋盛经济繁荣时,围绕本课重点内容“隋朝的统一”选择使用教材中第二页的相关史事和含嘉仓示意图,配以文字史料“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说明,学生感受到隋盛时期经济的强盛,也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条件。

(二)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的优势在于它运用地图语言形象直观而又简洁生动地反映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学习历史不可缺少的工具。对于教材中的历史地图,一般从这几个方面指导学生。第一,该图反映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空间状态,包括范围、重要地名及位置。第二,图中各种特殊符号表达的历史含义。第三,综合图中的地图语言,该图反映的历史主题。

例如:在本课的授课时,让学生观察书中第3页地图《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首先让学生观察地图名称,地图是哪个朝代的什么工程;接着指导观察地图用了哪些地图符号,这些符号分别代表什么含义;指导学生识图理解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起止点分别在哪里?分为哪几段?沟通了哪五大水系?最后在学生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基础上并结合文字史料,让学生思考“大运河的修建给隋朝政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样不仅能教会学生如何读图、用图,还能不断地提高学生运用地图语言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史料解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史料解读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努力,多阅读多思考,实事求是,多向优秀的老师学习,在史料的选取、史料的运用等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编辑 王彦清

猜你喜欢
大运河本课史料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史料二则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放歌大运河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