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对辽宁地区中医药发展的影响

2019-02-25 17:18周丽姝曲雷鸣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1期
关键词:熏肉闯关东辽宁

周丽姝,吕 静,2*,曲雷鸣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大连 110032)

1 “闯关东”概述

东北俗名“关东”,指山海关以东的地方,这一名称源于明初修山海关后逐渐形成的地理概念,后来人们约定俗成地将处于山海关外的地区,包括辽、吉、黑三省,统称“关东”[1]。山东从清代起就有了“闯关东”一词,它是人们对移民东北这一现象的俗称。移民关东之所以被称为“闯”,第一是因为它在清初是一种越轨犯禁的行为;第二是因为去关东的人要面临远离家乡、艰难谋生的诸多挑战[2]。

“闯关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后期,也就是满清入关之后开始的。事实上,国内学术界关于以山东人为主的“闯关东”的时间一直有着非常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早在汉代就开始了,本文说的“闯关东”指一般认为的,从顺治元年开始到 1979年结束,大约325年左右[3]。

1.1 “闯关东”大潮的伏笔

公元1645年,顺治帝命人编纂《大清律》,因触犯《大清律》而被流放的人,称为“流人”。这一批人中不乏文人雅士,他们的出关,恰恰成为关外的一种“人才库”,意外地起到了“交流”的作用。这种文化的输出,使东北三省的满人们更加渴望知识。公元1653年,顺治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促使此次“开禁”的主要因素,来自于沙俄帝国对东北三省的垂涎。与此同时,民间“反清复明”的呼声高涨,顺治帝面对此种内忧外患的局面,无奈之下,为了“实边”,只能“开禁”。但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山海关再次被封闭起来。此次开禁,对关内关外人民有着莫大的刺激,为后来的“闯关东”大潮埋下伏笔[4]。

1.2 三次“闯关东”大潮

公元1855年,一场罕见的水灾席卷了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雪上加霜的是,鲁捻、长枪军等义军的揭竿而起,使得山东省成了战场。连年的兵祸加上天灾,使得山东地区形成了第一次移民大潮。1925年4月,隶属于奉系军阀第一军军长的张宗昌出任山东省军务督办。这一时期,各种税捐和摊派层出不穷,军阀混战接连不断,社会状况混乱不堪,致使山东省再次爆发了移民东北的闯关东潮。1939-1944年,日本人在关内特别是华北地区采用招募、诱拐、强征等方式使人民大量移往东北,以处心积虑拿下东北三省,这是一次由日本人诱拐强迫而形成的移民潮[4]。

1.3 “闯关东”的形成原因

移民史料中曾提出,移民这种运动的形成往往有两种作用力。一是迁出地的“推出力”。清朝在乾隆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官员们贪赃枉法,农民不堪压迫而奋起反抗,天灾的频频发生、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开始下降,各种税捐和军阀混战,都使人们不得不开始逃荒。二是迁入地的“拉力”。山东人那种朴实的性格,使得他们喜欢“聚居”。当年开禁后,很多山东人已在关外定居,使得很多逃荒的山东人选择了投靠亲友。这种宗族观念和乡土情结,使越来越多的山东人开始想办法“闯关东”[5]。东北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也是“闯关东”形成的重要原因。虽然“闯关东”是在封禁的状态下进行的,但是实际上清政府对移民采取的是默许和容忍的态度,这就使这个移民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2 “闯关东”对辽宁地区中医药发展的影响

这场声势浩大的“闯关东”移民运动,成为二十世纪世界移民史上的“奇迹”[6]。移民潮在调节人口分布、解决灾民生存问题的同时,也给辽宁地区中医药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辽宁地区在满清时期一直是一块封闭的土地,虽然具备相当丰富的药材资源,但是由于清政府的闭关令,其药业发展和医疗水平始终受到人口的制约[3]。人作为文化的载体,人的移动必然带来文化的移动。随着“闯关东”的出现,客籍人民高超的医疗水平在道地药材资源丰富的辽宁地区如鱼得水,繁荣的商贸与交通推动了辽宁地区中药业的发展进程。自清代以来,中医药高速发展,医家时现,医籍渐出[7]。山东移民将其中医文化深深地植入辽宁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影响了辽宁地区的中医药文化且对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下分别从中药商贸、医疗水平、药材加工炮制技术、养生药膳四个方面进行举例,印证“闯关东”与辽宁地区中医药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1 卜氏家族——辽宁地区中医药业的半壁江山

卜氏家族原籍山东泰安。清朝雍正年间,卜涿如带着两个儿子“闯关东”,在盛京(今沈阳)落脚。乾隆四年,兴办于明代的盛京“广生堂”店主要出兑该药铺,卜涿如当即出资买下了“广生堂”房产,重修门面,仍用“广生堂”的招牌经营自己的中药店铺。由于占有地理优势、资本雄厚、药材质优、经营有方而名声大振。乾隆十年,卜涿如的一个儿子在盛京四平街(中街)开办“宝和堂”中药字号。嘉庆二年,卜涿如的另一个儿子在盛京城内开办“万育堂”中药字号。此三家药铺与当时的“天益堂”并称为“奉天四大名药铺”[8]。同治六年(1867年)七月,由卜氏家族的“应”字辈的先人,在营口西大街路南开设“宝和堂”分店,成为继“咸春堂”之后,营口第二家上规模的中药店。民国六年(1917年),由西大街“宝和堂”出资,在西双桥街路北(针织一厂西邻)开设“宝和堂”中柜。民国七年(1918年),卜广祥(介仁)联合卜泽浦、卜少轩、李堏尧等人,合资在营口永世街路北(原人民电影院东邻)开设“宝和堂”东柜。

由于药铺既卖药又请名医坐堂看诊,无论高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均一视同仁,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辽宁地区中医药的发展,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是辽宁地区较早的对中医发展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闯关东”事件代表。

2.2 牟国珍——“牟接骨”的三代传奇

牟国珍,原籍山东。上世纪20年代以祖传接骨术在大连立业,悬壶济世,以治疗骨伤闻名于世,被大连市民亲切地称为“牟接骨”。牟国珍用的祖传手法复位,秘方中药外敷舒筋活血、散瘀止痛,辅以宝珍丸、苍术丸内服促进愈合等医疗手段,使其疗效卓著。牟国珍曾在中山区松林街18号(民生小学对门)开设医院,是上为住院部、下为门诊部的中式二层红楼,走廊两边竖着挂着的,全是病人来时的手杖拐杖。牟国珍之子牟仁先自幼随父学医,因疗效显著,名声鹊起,深受市民爱戴,在其父亲去世后被继称为“牟接骨”。医院大堂上悬挂的“医贯全球”牌匾,是患者赵长新感念牟仁先医术精湛所赠。牟国珍之孙牟雪明不仅像前辈一样医术精到,还秉承了牟家的仁心医德。他在传承路上不刻板不片面,而是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一切为病人着想[9]。“闯关东”不仅仅为辽宁地区带来了名医,还将高超的医术留在了这片土地并将其传承了下去。

2.3 傅宝庆——中药材知识与技术的传播人

傅宝庆,原籍河北省卢龙县。1926年,14岁的他孤身一人“闯关东”到奉天(现沈阳市)“万育堂”当学徒。在掌握了中药的基本知识和调剂、制剂的基本技能后,还掌握了鉴别真伪虎骨、牛黄、鹿茸、人参等名贵药材的本领。1956年,在辽宁省药材公司任科员,成为药材鉴别、收购及生产的骨干。1958年辽宁中医学院成立,傅宝庆调入该院从事教学工作。他不仅进行理论讲解,还传授传统的炮制技术和经验。其主编的《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对普及中药知识、指导农村医生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0]。无论是中医技术还是中药知识,以傅宝庆为代表的“传播人”都为辽宁地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4 药膳大饼——药食同源别有风味

李连贵,原名李广忠,原籍河北滦县。1908年“闯关东”到了吉林省梨树县,开办了一个酱肉饼铺。他在熏肉的过程中加入豆蔻、柴蔻、桂子、肉桂等多味中药,创造出了“中草药肉”,别有风味。李连贵的熏肉饼铺因肉料独特而远近闻名,此后,他便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店铺。1940年李连贵病故,其子李尧继承父业,一年后,带着老汤从梨树迁往四平,从此“李连贵熏肉大饼”成为中华一绝。十年后,李连贵之孙李春生怀揣祖传秘方,背着一锅老汤,从四平来到沈阳,并在沈阳最为繁华的中街西头鼓楼西南角的“广生堂”胡同开设了李连贵熏肉大饼店。至此,熏肉大饼店落户沈阳。“李连贵熏肉大饼”以“药食同源”为基础,将古代医学家的中药“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制作出脍炙人口的大饼,风靡一时[11]。

3 结语

任何一次移民都不可能简单地视为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移动或人口的迁徙,现象之后是潜在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本文对诸多资料记载分析整理之后,认为山东移民在东北移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以及山东移民深深地影响了辽宁地区的中医文化且对辽宁地区的中医文化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当今辽宁地区中医药的继续发展、继承与创新已引起广泛关注,各地的中医文化交流亦更趋频繁,形式更为多样。信息时代的我们无法阻止辽宁中医文化的异化趋势,但我们可以引导它的异化指向,处理主客中医文化之间的矛盾,以期在吸收外来先进中医文化的同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文化,在中医文化交流的撞击与互动中镇定自若,坚守本地中医文化根基阵地,凸显地区特色,惟有如此,方有助于解决社会瘸疾,重树关东雄风。

猜你喜欢
熏肉闯关东辽宁
我与 《闯关东》
我与《闯关东》
——写在《闯关东》再版之际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闯关东精神的丰富内涵及价值支撑研究
熏肉箱
辽宁舰
泥人再现闯关东的移民生活
妈妈吃熏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