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高中学生欣赏和运用英语的语言美

2019-02-24 07:12彭建伦
教师·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语言美英语核心素养英语教育

彭建伦

摘 要:2017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重视语言审美,增加了语言审美的具体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任务型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帮助学生在词汇、句子、语篇、语言风格、成语典故等方面欣赏和运用英语的语言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教育;语言美;英语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7-09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1-0074-02

一、问题的提出

钱冠连教授1992年完成的著作《美学语言学》,填补了语言学在美学领域的空白,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观察语言、探究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新角度。

英语是一种语言,是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但是,英语课程既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英语教育工作者要超越语言来看待和实施英语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重视语言审美教育,在课程目标中增加了各级水平的语言审美要求。一级要求是“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知和体验英语语言的美;理解常用英语成语和俗语的文化内涵”。二级要求是“在学习活动中理解和欣赏英语词语表达形式(如韵律等)的美;了解常用英语典故和传说”。三级要求是“在学习活动中观察和赏析语篇包含的审美元素(形式、意蕴等),获得审美体验,获得对语言和事物的审美感知能力;运用中外典故和有代表性的文化标志表达意义和态度,有效进行跨文化沟通”。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新课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英语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二、相关概念

语言美,指在美学语言学中,语言体系本身固有的美学属性,是内在的、静态的,需要个体加以体会、欣赏和应用。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具体目标,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文化意识。其中,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思维品质体现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构成发展条件,文化意识体现价值取向。欣赏和运用语言美属于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意识的范畴,也是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具体内容。

三、语言层次上的审美选择

人类个体在交流时,总是趋于从追求美的角度选择恰当的形式呈现语言,这就是语言审美选择。下面探讨英语各种层面的相关审美选择。

(一)词汇

一是精准美。比较下面中文句子的两种英文表述:

中文:爸爸和妈妈外出度假,比预期的时间早一天返回家中。

句子1:Mom and Dad went out to have the vacation, and they returned home a day earlier than they had been expected. (学生习作)

句子2:Mom and Dad arrive back from vacation a day earlier

than expected.(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高一上学期, 2010,第22页,第三行)

第二个句子精准地使用了arrive back from vacation和than expected这两个词块(Lexical chunks),比第一句更精炼、更地道。

二是节奏美。不同词性的英语单词,在发音时的轻重是不相同的,往往实词读得重,虚词读得轻,形成轻重相间的节奏,产生词汇的节奏美。以consider it 与 take a consideration at it为例,两个短语都是“考虑某事”的含义,但是拥有不同的节奏:consider it的节奏是“重+轻”,take a consideration at it的节奏是“重+轻+重+轻+轻”。

三是韵律美。相同的头韵或尾韵会增强语言的韵律,使人过目难忘。例如booming business(红火生意)、drink and drive(酒驾)和change、challenge and chance(变革、挑战和机遇),这些词组分别押头韵/b/、/d?/和/t?/。谚语No pain, no gain.(不劳无获)和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中,两个词组分别押尾韵/e?n/和/e?/。

(二)句子

其一,尾重原则(end-weight)的形式美。英语使用者避免头重脚轻的句子,通过采用it充当先行主语或者先行宾语,或者通过倒装方式,让比较长的表述出现在句尾,体现出英语句子头轻尾重的形式美。在下列三组句子中,每组的第一句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出现,第二句才是符合审美习惯的常见句子:

1)That she didnt phone worried me a bit.

= It worried me a bit that she didnt phone.(It充当先行主语,真正主语是后面的that she didnt phone。句意:她没有来电话,让我有些担心。)

2)I think that we should keep calm important.

= I think it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keep calm.(it充当先行宾语,真正宾语是后面的that we should keep calm。句意:我认为我们有必要保持冷静。)

3)A crowd of young people who called themselves pioneers of modern art were present at the party.

= Present at the party were a crowd of young people who called themselves pioneers of modern art.(主语a crowd of young people who called themselves pioneers of modern art出现在谓语动词之后,形成全部倒装。句意:聚会上出现了一群自称现代艺术先锋的年轻人。)

其二,单句发声的音韵美。个体在说话时,采用的轻重缓急、意群停顿、升调或降调,如同歌唱时体现的曲调和节拍,形成句子的音韵美。

其三,句式变化的节奏美。在诗歌文体以外的语篇中,长短不同、结构不同的句子让句式节奏出现起伏变化,体现节奏美。高中学生在写作时要充分体现句子的节奏美,否则,语篇会显得用词肤浅、句子堆砌。

(三)语篇

语篇由词汇和句子构成,词汇和句子的美构成了语篇审美选择中的微观部分。除此之外,在宏观上,语篇审美选择应体现清晰美和逻辑美。

(四)语言风格的和谐美

从整体而言,语言风格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不同形式的语篇,所体现的语言风格会不同。英语教材广泛收纳各种形式的语篇,以《牛津高中英语》为例,这套教材既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文体,也有剧本、小说、信件、新闻、报道、演讲、辩论、报告、采访、诗歌、日记等多模态形式的语篇。教材中这些语篇的语言风格,有的庄重严谨,有的诙谐通俗。

(五)成语、俗语和典故的厚重美

英语中的成语、俗语和典故可以说明某种现象或者道理,这种表现方式比较含蓄,体现出英语的厚重美。其中一些通过明喻、暗喻等方式表明含义,比如as strong as a horse(力壮如牛), to set the ball rolling(启动),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等。有一些与汉语中的成语、俗语表达类似,容易理解和运用,如You reap what you sow(种瓜得瓜,种豆得豆),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等。有些来自史实或者故事,学生必须了解相关典故,才能真正理解、运用。如 feet of clay(致命缺陷), riddle of Sphinx(复杂难题),Lets go Dutch(各付各的账),Its all Greek to me(我一窍不通)以及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等。

四、培养学生欣赏和运用语言美的能力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美的欣赏和运用能力,就必须提升学生的观察、欣赏、探究和运用等相关能力。这些能力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息息相关:观察能力是学习能力的范畴,欣赏能力涉及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探究和运用能力则涉及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项核心素养。笔者在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有利于欣赏和运用语言美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一)教学方式

任务型教学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是适合培养学生对语言美的欣赏和运用能力的教学方式。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依据主题语境和语篇内容,创设真实任务和情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观察、欣赏、探究、运用,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有效交流。任务型教学模式中的展示环节,让学生高度关注语言形式。“因为在面对众多的观众进行展示时,学生会尽可能地体现精准和流利。”展示环节既能为学生提供充分体现语言美的平台,也可促使他们在课后积极探究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今后的展示活动打下更扎实的基础。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力,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

(二)学习方式

《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欣赏和运用语言美。由于课堂的时间和容量有限,学生必须在课后开展自主高效的探究学习,才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以“双向翻译”活动为例,学生在完成课文听、读活动后,将课文句子逐一翻译成中文,然后根据中文将课文还原成英文,并对比自己还原的英文和课本原文。在翻译过程中,学生会观察和探究到更多新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更深入地体会和运用英语的语言美。

学生还有必要自主进行大量的阅读、背诵等课外活动。《新课标》要求学生必修阶段每周的阅读量不少于1500词,相当于每天要阅读一篇以上的短文。学生适当地阅读英文报刊杂志、背诵英语美文美句、收看英文电视、表演英语节目,能增加阅读背景知识,扩大词汇量,体会英语魅力,掌握必要的语言美素材。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重视美育,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探究能力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欣赏和运用英语语言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值得高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开展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钱连冠.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梅德明,王 薔.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语言美英语核心素养英语教育
构建英语生命课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设计思辨性提问,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年制高职教育英语教育专业文化建设探索
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浅谈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