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9-02-22 17:25琪,刘
关键词:育人德育学科

汤 琪,刘 智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110034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落地生根,就必须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其最根本的载体和渠道就是课程。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提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因此,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德育有效渗透、落到实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德育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各教育部门及学校要准确把握中小学德育载体,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一方面,加强道德与法制课、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另一方面,也要关注语文、数学、美术等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实施情况,注重课程中德育资源的挖掘、德育内容的整合,充分发挥综合育人的作用。在2017年出台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更是明确提出实施德育的首要途径就是课程育人。在党的十九大的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所以,学校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渗透到课堂教学的主题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渠道,在学科的教学目标中融入德育内容,将德育教学目标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做到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切实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和严私德。

(二)基础教育实践的现实需要

在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学科教师高度重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工作。首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聚焦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所应该具有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堂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更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在学习中应掌握的本学科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要践行通过课程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形成相关的品质,这是课程育人的集中体现和要求。因此,这就需要任课教师不仅仅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还要做到了解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因“层”而教,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教师深入挖掘课程内容的德育资源,有效利用德育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科中的具体知识与学科的德育内容有效融合,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其次,“3+3”高考模式的改革,对学科教学德育提出了客观的要求。“3+3”高考模式的改革,不仅要求高中改革教学模式,对初中的教学模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走班制教学”将是很多学校的必然选择。没有固定的班级、固定的教室,传统的“行政班”必将被“学科班”代替,但班级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却不能有所缺乏。班主任所承担的德育工作,学科教师也责无旁贷。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每位任课教师都是学生的“班主任”,必须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通过有效落实学科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学科教学教育性的体现

学科教学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有其教育性的内在要求。南斯拉夫著名教学论专家弗·鲍良克在其所著《教学论》中认为:“教学肩负着教养和教育双重任务。除了教养任务外,教学还是使学生掌握一定教育的(道德的、美育的、体育的、劳动的)价值的过程”。所以,从学科教学的教育性上看,教学的首要目的是育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在德育方面,显而易见,教学是树立道德观念、培养道德情感、形成道德品质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课堂教学中可以将道德教育渗透在学科知识教育的内容之中,起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

另外,在“敦品”和“励学”的关系中,也需要教师关注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一味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德育的教师,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深刻地意识到“敦品”和“励学”之间的内在关系。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形成、强大的内在学习动机的产生、学习中迎难而上的顽强意志力的培养是需要德育的润泽才有可能实现的。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有助于将学科知识中的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融入到学生的德育意识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失去对学生全面生活的了解、失去对学生全面发展关心的教学,只会使学科教学变得越来越功利,学科教学的路也越走越窄。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不但能够为学生德育寻找到主阵地,更可以帮助学科教学走出困境、回归本质。

二、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教师教学中德育意识淡薄

既教书又育人是教师职业规范的基本要求,但在升学率和教学考核面前,有些教师就忽视了学科育人的重要价值。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德育工作的片面认识。他们认为德育工作,是学校的德育处、班主任、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主要职责,和学科教师没有直接的联系。虽然在教学中,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是经常发生的,但更多的是针对学生在听课方面、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少有教师认为学科教学中也有德育的要求,没有意识到学科教师更是全员育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二是受教学评价指标的影响。虽然现在素质教育在各个学校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但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这种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下,教师注重更多的是对学生知识的教授,着重点放在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方面,对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就表现出可有可无的状态。授课时间允许就讲点,时间不允许就不讲,对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必要性没有深刻的理解,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科内容和德育不能够很好地融合,忽视学科的德育功能或者为了德育而德育的形式化态势依然存在。

(二)教师缺乏教学中课程育人的能力

教师缺少教学中课程育人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能够将三维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虽然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体现在三维目标中,但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却不尽理想,彼此割裂,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知识的掌握、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层面,情意目标不能够自然地融入其中,缺少利用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缺少利用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思想品德方面问题的教育。二是有部分教师缺少一定的学科知识素养,不仅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条件性知识方面欠缺,在学科本体性知识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短板。整体知识水平有限、视野有限,忙于对本节课教学知识的讲授,不能够灵活有效地在教学中凸显德育的意蕴,使得教学中德育的实施流于形式,苍白无力。尤其是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能力更是有待提高。

(三)教材中的隐性德育资源挖掘不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材的编制方面,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学生实际、关注学科的内在价值要求。任何一门课程,教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尤其是教材中的隐性德育资源,更是蕴含着巨大的德育价值。如英语教材中,它不仅仅是单词的记忆、语法的运用、文章的翻译,这其中蕴含的爱国精神、文化礼仪、环保意识等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使其凸显出来;化学教材中,不仅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实验的操作流程、化学元素的记忆,科学家在科研中的坚韧毅力、科学精神等隐性德育资源,更是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对学生起到润物无声的影响。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受教学时数、教师能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师们在授课中,停留在知识层面的现象普遍存在,关注更多的是教材中知识点的要求,教材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的掌握。对教材中显性的德育资源能够进行一定的讲解,但教材中的隐性德育资源,少有教师能够进行深入的挖掘,开发和利用的效果需要提升。

三、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的有效对策

(一)增强学科教师的育人意识

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李考纳认为,各学科教学对德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所以不利用各学科教学进行道德教育就是一个重大的损失。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曾明确指出,课程目标在于“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学科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德育处、道德与法治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是学校通过组织各种德育活动来开展的。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更是需要学科教师有效地落实,德育与学科教学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树立德育意识。一是要加强德育相关理论的学习,丰富自己的德育知识,全面了解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教学中能够时时发现德育着力点,及时进行德育的跟进。二是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将德育纳入到教学全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有育人意识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要从学科知识学习对学生生命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科教学中真正落实。三是关注学生的起点,关注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采用不同的方法,引领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提升学科教师的育德能力

首先,要提高教师挖掘教材中隐性德育资源的能力。每门课程都有其自身的使命和价值观,蕴含着大量可以利用的德育资源。教材是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学科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资源。所以,学科教师应充分关注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尤其是隐性德育资源的发掘。例如,语文课程中榜样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历史课程中历史伟人的高尚情操与自律精神;人文地理课程中蕴藏的爱国主义思想;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中所包含的探索自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等等。这些课程资源都能够影响和调动学生的心智、情感以至精神,是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集体主义、革命人道主义、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好素材,是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因此,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应该以育人能力为核心。教师育人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是需要教师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自觉提升育人能力,切实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课堂的育人功能。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体现德育的内涵,制订具体可行的课堂教学德育目标,关注学生道德意识的树立、道德行为的培养及道德品质的养成,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方法使用上,坚持问题引领,当发现学生存在身心健康有待提高、社会责任尚需加强、创新实践能力较弱等一些问题时,及时改进师生沟通方式和教育教学行为,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相互帮助的合作意识、共同努力的团结精神等优秀品质,提升自身育人能力。

(三)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道德示范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的思想、行为和态度等,会对学生思想意识、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远胜于口头上的道德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道德示范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存在。从组织教学中师生的相互问候开始,教师的示范作用就在发挥着影响。师生间真诚的问候,既可以密切师生和谐、友好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能够体现师生的平等地位,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精气神、自信心;还可以使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就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尽说的展示机会;适时适度的激励性评价就会带给学生超越自我的自信快乐;不断递进的问题设计会让学生体会“柳暗花明”的成功喜悦;同学发言时的认真倾听会给学生带来课堂参与的尊重和满足感等。其实,教师教育学生平等待人的最好方式,就是教师以民主的教育方式平等地对待学生,教育学生关心他人的最有效方法也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教育学生拥有爱心更是需要教师对学生付出真爱。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营造学科教学育人的学校环境

课程育人是学校德育工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这在《中小学德育指南》中有明确的要求。但在落实中,学校更多的是关注实践课程的建设,如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开展文化育人;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强化活动育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班主任的育人能力等。对学科教师的育人工作往往重视不够,亟待加强。

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全面科学的学科考核评价制度。学科德育评价内容不完善,学科德育缺乏实质性的地位,严重制约了学科德育的发展。因此,学校要改变单一的以学科成绩评价授课教师的指标体系,以发展性评价标准来考核教师的授课情况。既看到学生在学习方面取得的成绩,也要关注学生在成长中的收获。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学科教学中课程育人应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帮助教师认识到学科德育的重要性,鼓励各学科任课教师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使学科德育逐渐从理论研究落实到各学科教师教学实践之中去。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学科教师的理论学习,提升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学科教师的综合素养。学校可以组织学科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提升教师立德树人的思想理念;也可以组织教师走出去,参观学习好的教育教学经验;还可以请进来,聘请优秀的学科教师为老师们进行课例示范,近距离教学指导。总之,通过不同的培训形式,使学科教师对立德树人的要求、中小学德育内涵的理解、新课标内容的把握、学科育人的实践操作等方面,都能够有所学习,不断提升其综合素养和学科育人能力。

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的进一步落实,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有效实施必然是重要的内容。立德树人视阈下学科教学育人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猜你喜欢
育人德育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学科新书导览】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