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和友
巢湖学院艺术学院,安徽巢湖,238000
皖南花鼓戏是安徽五大地方名剧之一,原为太平天国时期流传于宣城、广德、宁国一带以及苏南和江浙地区的民间歌舞演唱,后受徽剧、京剧、池州傩戏等诸多艺术剧种的影响,逐步演化发展成一种具有鲜明乡土气息和浓郁地方风味的剧种,深受皖南民众的喜爱。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皖南花鼓戏,实际上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受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其传统经典剧目多达147个,其中绝大多数为反映地方百姓生活的喜剧,具有较高的曲艺文化审美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1]。当代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经济形态,是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服务宗旨来进行文化产品标准化生产销售的活动。皖南花鼓戏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就是要将其戏曲艺术的创制和演艺同市场经济结合,通过一系列的经营运作,发掘皖南花鼓戏的艺术审美风格,赋予皖南花鼓戏更高的经济价值,并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实现其文化价值,使其得到真正的利用传播和保护传承。
皖南花鼓戏之所以受到城乡居民的喜爱,在地域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关键在于其经典剧目和精彩唱段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与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魅力密切相关。皖南花鼓戏作为南方戏曲中的一种,既有中国戏曲发展的共性,又受地域因素影响,具有自身发展的个性,形成了皖南花鼓戏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
皖南花鼓戏根植于民间,兴盛于民间,是皖南民众在历史中传承创造、反复打磨的一种民间文化。皖南花鼓戏多以城乡群众日常身边发生的故事、历史轶事及民间神话传说为题材,延续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强调社会的内在稳定及和谐秩序[2]。剧情生动活泼、诙谐有趣,故事人物和情节富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很多新编剧目具有一定的生活教育价值,能给受众群体灌输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如以弘扬“宣城好人”为主题编创的皖南花鼓戏《好人曹二贵》生动讲述了村民组长曹二贵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的为民情怀,叙述其敢于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感人故事。皖南花鼓戏在反映民众生活和思想情感的同时,也注重用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法,反映民众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喜怒哀乐,塑造出很多性格鲜明的大众化艺术形象,如《王小过年》中,精明能干、泼辣刚毅、真诚爽快、大度幽默的丁氏就以一个血肉丰满、性格多面的农村妇女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
皖南花鼓戏之所以受到民众的喜爱,其独特的音乐和唱腔是值得研究的。皖南花鼓戏在音乐方面广泛吸收湖北民间花鼓调和河南民间灯曲音乐的精华,在唱腔设计上以各地区有特点的民歌和山歌等作为基础,依托民间大量质朴单纯、清新自然、轻松活泼的音乐形式形成了皖南花鼓戏的独特戏曲音乐风格。皖南花鼓戏唱腔分为主腔和花腔两大类,民歌风味浓郁,曲调变化多端、优美动听。其中主腔可分为淘腔、北扭子、四平调和悲腔四个种类。淘腔有快、慢、长、短等十余种;四平调有正、反、悲、喜四类;北扭子也有连、倒等多种板式。在歌舞小戏中常有锣鼓伴舞,如传统皖南花鼓戏《罗裙》曲调唱腔在前半段基本选用的是淘腔,旋律音调相对其他地域的花鼓戏要窄,整体韵律节奏较为整齐,声调唱腔具有明快清晰的地域特色。
和其他戏曲种类讲究舞台唱词典雅、文气的特色略有不同,皖南花鼓戏反映的是该区域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故事,舞台语言也多和地方方言紧密结合,更多地贴近地域民众的生活趣事和情感表达,所以更为注重语言的乡土化和通俗化,大量使用本地流行的语言,如习用的成语、民间谚语和歇后语等[4],文本唱词和道白都酣畅淋漓地体现了普通人的情感百态。如在传统皖南花鼓戏《王小过年》中,王小老婆丁氏在训斥王小将自己辛苦赚来的卖纱钱拿去赌博的时候,就愤怒地选用具有皖南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语汇,这样显得更为贴近当地百姓的生活实际。总之,人物对白采用本地流行语言,唱词通俗易懂,发音吐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表演时相互调笑逗乐、插科打浑,不仅幽默风趣,而且具有刻画人物形象的功能,容易与当地观众的审美情趣发生契合。
皖南花鼓戏作为典型地方名戏,其产业化发展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现实需要,又是其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开发的必然选择。因此,应以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对其地域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进行最大限度的挖掘开发。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传统民间文化的衰退和现代流行文化的盛行,曾经兴盛于农村乡土的皖南花鼓戏,逐渐被世俗社会淡忘,生存发展一度陷入边缘化的窘境。据专业人士对皖南花鼓戏的走访问卷调查,安徽城镇有58%的居民知道活跃在民间表演舞台的皖南花鼓戏,且知晓者多以年龄偏大者居多。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娱乐休闲方式的多样性使得民众有了更多的文化选择,只有不到11%的年长居民非常喜欢花鼓戏,愿意付费去广场社区观看皖南花鼓戏,还有15%的居民表示自己可以接受有特色的新编皖南花鼓戏,但也不是非常热爱[5]。对于皖南花鼓戏的保护和传承,能做的更多的是对戏曲历史本身的挖掘和保护。例如,安徽戏曲界和高等院校共同组织专家对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皖南花鼓戏进行抢救式的挖掘整理,新发掘出本子戏《绣像记》《云楼会》等64种,小戏《打瓜园》等94 种。然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进程中,通过市场性的文化产业化手段来使皖南花鼓戏得到应有的保护和传承,就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所谓的产业化,就是把文化戏曲表演和创作转变为文化经济产业,按照市场经济的产业规则和规律来运作,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并以持续性的盈利为经营的根本目的[6]。文化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利用,不但能够满足皖南花鼓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而且能够借助产业化的手段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的传播与生存的市场空间,借助市场化的运作集聚产业资本,扩大文化产业发展规模,更好地实现皖南花鼓戏这一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化产业发展的纵横对比,作为地域性文化艺术品牌资源的皖南花鼓戏有着较好的经济开发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第一,皖南花鼓戏在徽文化中具备较高的整合融入性开发价值。从目前皖南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来看,主要还是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做好黄山、九华山、新安江等旅游项目的规模化集中性旅游资源开发。而与旅游资源产业开发相配套的传统曲艺文化资源整合融入性开发意识和规划都相对薄弱[7]。皖南花鼓戏流行与传播的区域正好在皖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集聚区内,因此将具有传统皖南民风习俗的花鼓戏表演融入旅游文化产业,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和资源利用,有助于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带动相关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促成安徽文化产业形成规模集聚发展的优势。第二,皖南花鼓戏具备较好的市场经济价值。2017年皖南地区文化演出市场总值约为3亿元,其中歌舞类表演所占份额高达91%,调查数据还显示,皖南地区花鼓戏剧团在城乡社区有着相对稳定的演出场次,而中老年的受众群体也较为稳定,有着较为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和消费欣赏需求[5]。因此,皖南花鼓戏只要能够创精品、出力作,还是能够在文化演艺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
如今,皖南花鼓戏也需要走出原有的艺术表演空间,深入生活实际,开发各类型实景演出剧目,结合网络自媒体搭建网络演艺传播平台,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戏曲演艺互动,这必然能够拉动文化消费,推动皖南花鼓戏的产业化进程。
要使皖南花鼓戏在新时代获得深层次的开发,展现其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价值,需要从以下四个维度采取措施,来推进皖南花鼓戏的产业化开发。
皖南花鼓戏的繁荣与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也需要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本的支持。首先,要抓住国家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先进文化发展的契机,加大对皖南花鼓戏的保护和宣传力度,真正将皖南花鼓戏唱响为城市文化发展的一张名片。其次,聘请高校专业人士和资深戏曲演员深入戏团演艺场所进行业务指导,并对文化剧团的内部管理进行严格的培训和管控,同时还要不定期地选派民间戏班或专业戏团的优秀演艺人员到省内高校或省级文化剧院进修,以期提升皖南花鼓戏剧团的演艺水平和文化管理能力。再次,要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民间戏班剧团结合时代发展的变化,编创大量弘扬社会正能量、吸引普通民众观赏的精品力作,带动皖南花鼓戏的繁荣与传播。最后,地方政府要按照安徽省出台的《关于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3)和《安徽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4)文件精神,在加大政府专项资金扶助皖南花鼓戏发展力度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介入戏曲产业建设。一方面要在传统皖南花鼓戏的改革创新上投入一定的文化资金资助,即通过设立政府文化创作专项资金,扭转花鼓戏编创革新上的资金匮乏。同时,持续性完善政府向社会剧团购买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机制,选用贷款、免税、补贴等多种方式,扶持皖南花鼓戏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介入皖南文化戏剧产业投资,创建皖南花鼓戏产业投融资体系,引入高水平运营剧团管理公司,真正统筹整合好地方戏曲文化资源和文化项目资金,从而使皖南花鼓戏更好地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节奏,以高品位、新潮流来适应市场经济下的文化演艺要求。
要想让皖南花鼓戏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必须要让花鼓戏演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的食粮。这就需要各剧团从产业化运作模式出发,进而推动皖南花鼓戏的创新发展。第一,要确保皖南花鼓戏的题材内容具有时代感。部分传统经典戏曲在演出形式和内容上可能与当代广大群众欣赏趣味发生冲突,这也是地方民族戏曲危机的深层次原因。皖南花鼓戏民间剧团既然承担了服务城乡社民看戏的重任,就要求编剧之人深入研究现实生活或深挖历史人物事件,真正做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讴歌时代精神、弘扬时代正气、发掘历史精华为根本。如以新农村建设为现实题材的皖南花鼓戏《水文小站》《母亲河》《爸爸抱我过去》《县长推车》等,通过文化戏剧下乡演出、城市文化剧院商业演出等多种公益途径和商业运作模式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第二,皖南花鼓戏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必须要在表演程式上有所创新。当代戏曲观众锐减,究其原因,是在于戏曲艺术形式落后于时代发展,剧情简单、节奏缓慢、唱腔拖沓,这与关注现实生活、追求快节奏高效率的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形成较大的反差。为此,政府和相关文艺剧团组织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高度来开发皖南花鼓戏新剧目,改编历史经典剧目,尤其注重戏曲故事内容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创新花鼓戏的表演程式,让更多年轻人接受认同时尚、动感的皖南花鼓戏。第三,皖南花鼓戏要想实现产业化发展,必须塑造鲜活的戏曲人物形象。皖南花鼓戏要想取得长足进步,不能拘囿于经典剧目的老面孔,而是要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同生动的人物形象结合起来,从而塑造津津乐道、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这个方面,近些年来,皖南花鼓戏在产业化经营中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文化硕果,如《老板年》《水妹子》《秋千架》《假报喜》《徽州女人》《送瓜苗》《好人沈浩》等,都是具有时代特色又富于艺术美感的优秀作品。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促使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使得文化产业发展、传播消费技术变得更为多元先进。皖南花鼓戏的文化产业运营必须重视信息技术平台的搭建和拓展。首先,演出单位要积极培育互联网线上市场。如今,皖南花鼓戏面临着传统受众消费群体萎缩的困局,拓展网络文化消费群体,无疑是推动皖南花鼓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渠道。各剧团文化公司要通过开辟专业曲艺网站、创设App 客户端载体,加大对皖南花鼓戏的网络传媒包装,拓展多元数字化传播途径,从而扩大皖南花鼓戏的网络影响力。其次,利用文化网络传播平台开辟自媒体、直播间等,吸引青年人群参与地方戏曲的制作和表演,使皖南花鼓戏融入更多娱乐化、生活化的元素,增加受众群体的参与热度。例如,安徽省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抓住“影视IP”衍生综艺的市场发展潮流,将影视剧《甄嬛传》IP与自媒体花鼓戏综艺节目紧密结合,邀请多位戏剧编导跨界深耕自媒体综艺,开启皖南花鼓戏“剧情式综艺”的新尝试。
推动皖南花鼓戏规模化发展和文化品牌效应的提升,需要整合地方其他产业,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共赢互惠。首先,皖南花鼓戏要利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机遇,结合特色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的文化旅游业来开发皖南花鼓戏的经济文化价值,实现农商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引导文化旅游公司积极探索“IP+产业”的新模式,通过新建与皖南花鼓戏相关的乡村文创数字影视基地、花鼓戏主题公园、花鼓戏主题民宿等,来创新皖南花鼓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景体验新模式,供外来游客欣赏或参与其中,实现旅游文化价值与戏曲经济价值的深度融合,打好皖南花鼓戏这张传统曲艺文化之牌。其次,要充分利用徽文化的影响力,探寻皖南花鼓戏与其他徽文化样态的融合发展之道,如徽州书画、徽派建筑、徽州民俗等。再次,要在皖南城市文化中发展壮大花鼓戏的演艺市场和演出规模,如利用城市娱乐文化演艺场所和社区文化舞台,大量安排皖南花鼓戏剧团新编剧目的巡回演出和艺术教学,吸引城市居民和青年学生广泛参与,扩大皖南花鼓戏的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最后,要重视对皖南花鼓戏文化元素的开发利用,可以借助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花鼓戏服装、道具等新奇文化产品进行产业化的生产开发,如生产印有皖南花鼓戏图案的服饰、鞋帽、年画、日历、书刊和各种生活日用品等,将皖南花鼓戏服饰、道具生产为具有文化收藏、艺术观赏价值的工艺美术精品,推动相关文化衍生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新时期,从文化产业视角来对皖南花鼓戏进行开发运营,既要注重戏曲本身的传承和创新,也要注重与其他文化产业资源的整合。为此,政府、剧团和文化企业要善于理顺艺术同市场、企业同戏班、传承同创新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化经营,引领皖南花鼓戏走出地域性狭小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实现皖南花鼓戏的审美价值和多元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