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方言俗语的文化意蕴

2019-02-22 10:17
宿州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皖北俗语方言

赵 敏

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安徽阜阳,236037

语言学家罗常培教授曾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这个民族的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仰仗着它来推进。”[1]作为语言文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俗语好比是特定区域的符号,它深深刻上了区域内人们生产生活的历史印记,也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亳州历史悠久,在周朝即建有城邦国家,到春秋时期开始走向繁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独特的区域文化。作为淮河文化的一个亚文化分支,皖北区域文化几乎全方位展示了淮河流域尤其是皖北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面貌。其中,皖北地区的方言、俗语和谚语等对皖北区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皖北文化的深层意蕴。

“俗语”一词,始见于中国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妻,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后来,刘向《说苑贵德》和班固《汉书·路温舒传》引述路温舒写给汉宣帝信中的话语,正式用“俗语”来指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人群中的定性语句。

1 方言俗语烙上了先民生产劳动的痕迹

自古以来,自然条件深刻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皖北地区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是老百姓的主业,也是其生存的根本。对农时的准确把握、依据农时安排农事对农业收成的意义重大。皖北地处内陆,以平原为主,区域位置优越,自然环境极佳,形成了悠久的农耕历史。农民们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中不断实践、探索和总结,于农事中积累经验,并以通俗易懂的农谚或俗语来指导生产生活,因而,不少方言俗语深深烙上了皖北地区先民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痕迹,从一个层面折射出皖北文化的实践智慧。

1.1 关于农时生产的俗语

生产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方式,所以反映人类农业生产的方言俗语特别多。例如:(1)“庄稼活不要学,人家咋着咱咋着”。“咋着”是一种当地通俗说法,类似于“怎么做”,意指庄稼活跟着有经验的人学做就能做好;(2)“会扬场嘞一条线,不会扬嘞一大片”。“扬场”是指扬起木锨、借助风力吹掉谷物中的壳、瘪粒和尘土,而分离出干净籽粒[2]。对于动作熟练的农民来说,扬成一条线就说明效率高且能完美地完成农活。这里的“嘞[lei]”字在皖北方言中,相当于结构助词“的”,是当地人特有的表达方式。更多时候,皖北先民为了把农业生产的一些经验传承下去,往往结合农作物生长及收获的时序而形成大量的方言俗语和谚语。再如:(3)“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这里涉及到了两个节气和农业的关系,分别是“小满”和“芒种”。“不管”是皖北方言,意思是“不可以,没有好收成”。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若是小满节气时谷物(小麦)不能生长的饱满,那么往后在成熟期时就会大打折扣,不能获得丰收。(4)“立夏种棉花,可以乱耪[pa]地”。这个俗语中的“乱”字并不是说不允许,而是说可以在田里随意耪地劳作了,这样是有利于作物(棉花)生长的。(5)“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白菜”。伏天有三个阶段,分为初伏(头伏)、中伏(二伏)和末伏,皖北地区属季风性气候,伏天时一般高温多雨,所以起了旱土地后,施好肥,在头伏时种萝卜而后种白菜,这样种出来的小白菜因气候给力占据了天时,就成功了一大半。(6)“立秋三天遍[pi]地红”,是指谷物秫秫[fu][fu]即高粱在立秋后颜色开始转红了,也快成熟了。(7)“稀麦稠豆子,乡来老头吃亏”。在这个俗语中,“来”不是指方向,大致相当于“里”;“老头”也不是指“老年人”这一类人,而是一个群体概念,是指“庄稼人”。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若麦种植的稀少而大豆却稠密,则庄稼人则不会有好的收成。这是提醒农民在种植作物时要相对麦稠而豆稀。(8)“清明晒死柳,窝窝头砍死狗”,若清明节当天的太阳能晒死柳树即天气晴朗,就预示着草木会长的茂盛、五谷也会丰收,制作的窝窝头能把狗砸死。此处的“砍”属方言,相当于“砸”的意思。与这个俗语语意相反的说法是“清明不明,家家受穷”。(9)“收麦不收麦,就看头个七”。“头个七”指的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七这一段日期,一般情况下,在这段日子里会有一个立春节气,按照经验来说若是打春(立春)打晴了的话,会有好收成。

1.2 关于天文时令方面的俗语

由于古代社会的科技不发达,对天文时令的观察多数只能凭借生产生活经验并以俗语或谚语的方式记录,流传至今。在皖北地区,关于天文时令特别是反映气候和节气的俗语或谚语比较多。例如:(1)“瓦瓦云,晒死人”,这既是夸张,又是比喻的说法。“瓦瓦云”指的是像青瓦形状的云彩,和“晒死人”连在一起使用,本地人一听就明白,这句话表达的是在晴空万里的夏季,天气特别炎热的时候。(2)“蠓虫作阴天”则指蠓虫多处乱飞时,多半是天气要转阴了。“作[tsu]”在皖北方言中有多个意思,用在这个俗语中有“显露痕迹”的意思,在其他词组或语境中则有“作怪”之意。(3)“烟搭棚,天快晴,烟朝下滚,雨要来临”。老百姓最初使用的是泥锅台,烟的形态实际上取决于柴禾和锅底口的干湿程度,而能够影响二者湿度的当然就是天气自身的变化了,包括气流方向、气压以及空气的湿润度等。(4)“雷不阵雨,三侯晌”,是说如果只打雷不下雨或者下的只是小雨,可以静待三天,三天后必有大雨。皖北地区远离海洋,季风气候明显,冬冷夏热,年温差偏大,过了立春节气,还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气温低的连骨头都冻断了,既是一种夸张,又很形象。(5)“返了春,冻断筋”“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等。

2 方言俗语反映了皖北地区的风土人情

方言俗语是体现当地社会习俗的“活标本”。温端政先生在《中国谚语大辞典》里说“周泰时,朝廷每于秋季都要派遣一些‘輶轩使者’分赴各地采集民歌。童谣和方言俗语,用以‘考八方之风雅,通九州之异同,主海内之音韵,使人主居高堂,知天下风俗’。”[3]1366可见,方言俗语最能反映出不同区域的民俗和民风,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人们的生活面貌。

2.1 反映节庆风俗的俗语

民间流传着许多节庆风俗的俗语。如:(1)“年五更里不梳头”“年五更里不洒水”。大年初一的五更时分,人们起来吃饺子饭,若是梳头的话,就表示今年庄稼(小麦)会非常稀少;五更起床更是不能把水弄洒,水代表财,否则新的一年会财气外漏,一穷到底。(2)“冬至吃饺子,耳朵冻不掉”。冬至节气预示着寒冷冬天的到来。皖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天气多变且常有霜冻雨雪,冬季的防寒保暖则显得尤为重要。在皖北大部分地区,冬至这天吃的饺子则是指扁子[pits]即“蒸饺”,因为形状类似耳朵,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说法,似乎耳朵不冷,冬天就感觉不到寒冷,似称以形补形。(3)“正月十五送老雁,没有闺女瞎白等”。正月十五的习俗,是已出嫁的闺女给父母送老雁馍。“老”乃“大”也,传说大雁可以逢凶化吉,又因大雁是候鸟,每年总有一次必飞回原栖息地,既表达了对父母的孝心,又暗喻女儿对父母的思念。(4)“二月二,吃煎饼,打着闺女往家□[uo](用□代替本方言字)”。“[uo]”表示”推“的意思,据说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出家的闺女不能在娘家呆,否则就把娘家吃穷了等。

2.2 反映社会关系的俗语

皖北地区很多方言俗语都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这类反映和谐家庭观的方言俗语也有不少,如:(1)“天上掉个席耧子,最好不过两口子”“床头打架床尾和”“两口子拜年,没那话”等表达了相濡以沫的夫妻关系。(2)“打断骨头连着筋”反映了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和浓浓亲情;(3)“亲帮亲、邻帮邻,姜老锅向着亳州人”,是指亳州人重亲情,这里的“姜老锅”是指亳州的晚清名将姜桂题。(4)“上梁不正下梁歪”“老猫窝上睡,一辈传一辈”“跟着啥人学啥样”等则强调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此外,还有一些方言俗语体现出某种朴素的处世哲学。如:(5)“两好搁一好,相互好”,类似于“话说七分留三分”,既让对方惭愧,又保全了彼此的颜面。(6)类似的还有“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会说话的惹人笑,不会说话的惹人跳”等,体现出与人为善的心态。(7)“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敬我一丈,我把人顶头上”,强调在相互交往中要彼此尊重、着力构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3 方言俗语折射出区域居民的精神风貌

文化一般是指地域内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诸要素形态的统称,是人类一切劳动成果的总和,既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因而,它能够以特定区域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方式或形式被不断传承。辩证地看,特定区域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行为方式、精神风貌等必然构成该地区的文化现象并反映出其特征。同样,皖北地区的一些方言俗语既体现了对皖北区域文化的传承又能反映出区域居民的精神风貌。

3.1 反映人们的勤劳与进取精神

有学者认为,“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淮河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黄河文化的质朴豪迈、东北黑土文化的浑厚凝重,淮河文化的主体内容则反映出淮河流域人民积极抗争、奋发向上与奋进有为”[4]。淮河流经皖北地区,皖北区域文化明显地承继了淮河文化奋进有为的主体精神。东汉末年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就表达出积极进取的奋斗豪情。皖北地区的一些方言俗语诸如“卖了孩子买蒸笼,不蒸馒头蒸(争)口气”“人穷志不短”等,表达出不愿屈服、积极抗争的气慨;“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虽然是讽刺一个人没有真本事、只会说空话,但也潜在地带有挑战、不服输的意味。“人勤地不懒”“跟着勤嘞(的)没有懒嘞(的)”与“不怕慢,就怕站”“剃头□[di]铡刀——大干起来(用□代替本方言字,[di]有“提、拎、扛、背”等意思,在这里相当于“扛”)等,都是劝诫人们要勤劳。另外,在皖北文化中有鄙视懒惰、讽刺人们的贪婪。如“要饭的嫌馍凉”“吃着碗里嘞(的),看着锅里嘞(的)”等,就是讽刺、批评那类贪婪不知足的人。

3.2 反映了特定的价值取向

区域文化能够通过特定区域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方式呈现。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本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因而,一些皖北方言俗语能够间接反映出皖北地区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如:(1)“满罐子不响,半罐子咣当”,意思是装了一罐子水的罐子摇起来却没有声音,而装了半罐子水的罐子摇起来咣当响,说明了两种身份的人——有真才实学、有真本事的人往往会韬光养晦,有点水平或水平不高的人往往喜欢显摆。那么,做人应该学习“满罐子”。(2)“想吃烂肉别得罪烧锅嘞(的)”,“烧锅嘞(的)”是指老婆、媳妇,在这句话中是借喻那些对你有帮助的人,整句话的意思是若想得到某些东西或好处,就不要得罪能给你带来利益的人。(3)“羊肉没吃着反落一身骚”,意思是不仅没得到好处,反而丢失了某些东西,与“赔了夫人又折兵”意思相近。(4)“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处于农耕社会的内陆平原,皖北地区素以农业为主、农耕为本,这种环境养成了域内居民思家恋家的乡土情结。(5)“猫来穷,狗来富”,这与《中国谚语大词典》里记载的“猪来穷家,狗来富家,猫来孝家”[3]1366略有不同,皖北老百姓普遍认为狗是忠诚的动物,若谁家跑来了小狗,则认为在不久后家庭会兴盛。这句俗语通过猫狗的行为直接表达了农耕时代人们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并隐晦地喻示了忠诚、诚实能够带来富裕。(6)“帮理不帮亲”“孙子有理讲死爷”,这里的“讲死”带有夸张意味,不是一种横冲直撞、而是勇敢不妥协。这句俗语体现了做人要明辨是非、大是大非不糊涂。(7)“秤砣虽小压千斤,买卖公平暖人心”,由商业交易中的公平引申至做人的价值准则,强调公平公正。

4 结 语

总之,方言俗语是特定区域文化的“活化石”。方言俗语的产生离不开特定区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区域环境又促进了俗语的生成。当然,语言文化绝对不是孤立发展的,它和特定时期的经济、政治状况紧密联系、互相渗透。而且,方言俗语能反映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一个老头八十八,光啃生铁烂犁铧”这句俗语,就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甚至直到改革开放前,皖北地区生产工具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生活状况。如今,随着普通话的全面推广,不少方言俗语正在悄无声息地消失,这虽然是语言文化流变与发展的趋势,但也成为方言俗语自身发展的缺憾,不利于区域文化的保存与传播。

猜你喜欢
皖北俗语方言
方严的方言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摄影·美好安徽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方言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与人名有关的英语俗语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客家俗语巧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