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管理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未来图景分析展望

2019-02-22 08:49黄秀娟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习型教育资源互联网+

黄秀娟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0)

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现代人的知识来源渠道、习得知识的方式以及与知识之间的相互交流方式都跟以往千差万别。鉴于此,高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这个时代优势,才能不负人才培养高地这一称号。创新建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也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支撑体系也要随之改变。但改变传统高等教育的体制机制并非易事,但目前来看,这个难题迎来了解决的曙光——利用互联网来重构现代高等教育管理。

一、当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弊端

1.传统高等教育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弊端。受制于传统高等教育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影响与制约,目前的以“标准化”“大班制”“填鸭式”“唯分论”为主要特征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体系不能跟上新时代的要求,更不能作为智能时代、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有效支柱。与国际上倡导的理念出入——以美国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学习框架。“21世纪学习框架”(美国教育智库组织21世纪学习联盟提出)指出:信息时代的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课程除了3R(指读、写、算Reading、Writing和Arithmetic)之外,还应包含信息媒体与技术修养、生活经验、职业技能、自主学习与创新思维与能力等内容。

2.现实困境——大学生综合素养稍显不足。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学还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学到扎实的知识固然重要,但现实是,当今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却面临众多挑战,他们需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在毕业前获得各种技能:职业技能、生活技能、生活智慧、职场技能、人际交往等等,才能应对工作后遇到的种种挑战,而我们的教育体系在这些最重要的方面做的远远不够。如果能在毕业之前或者在尽可能早的时间之前获取这些优质的教育,对于大学生乃至毕业生的成长有莫大的帮助。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综合素养的可行性分析

(一)国家政策、法律层面支持

国家通过颁布政策、立法等改善外在内容的形式,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以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建构教育信息化的体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在2012年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用方法,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先锋;2018年,《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颁发,指出要营造健康的教学教育生态,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才培养的观点,向大众宣传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那就是:合适的、普遍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向大众普及科学教育理念,即人人皆可成才、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等,整体推动管理体系、育人模式、办学方式、保障体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科学,更加符合成才法则、教育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方位发展;2018年教育部颁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2.0时代意味着要树立全新的育人理念,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二)世界范围内终身教育理念的践行

保罗·郎格朗(Paul Lengrand)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终身教育理念,以贯穿一生的教育理念建构教育制度和教育运行机制一直是多数国家高等教育的底线和目标。《教育2030:仁川宣言与行动框架》(Education2030:Incheon Declaration and Framework for Actio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发布),指出:教育是一项最基本的人权,是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达到公允、容纳的全民高质量的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是促进人类发展的核心。据此,可以预测未来的高等教育体系会是高度容纳,以积极的心态为全人类提供毕生学习服务。

(三)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1.国内方面。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报告绘制了关于学习的未来蓝图,我们应当立足于时代前沿,倡导全社会扭转旧的教育理念,循序渐进建立起一个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终身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相应地会变成将来的一种理想学习状态和一种时尚的生活目标。

2.国际方面。“学习型社会”一词最早始于美国,由教育家罗伯特·哈钦斯(Robert Hutchins)于1968年提出,他认为:伴随着知识的出新速度加快,有必要构建一个能够让人们顺应变化、不间断学习的“学习型社会”。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学习型社会”的这一提法写入著名报告《学会生存》中,《学会生存》强调“终身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石”。因此,教育、学习既是社会的需要,职业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的生命价值的一部分;由学历社会走向学习社会。“学习型社会”中人们学习需求的持续化和多样化成为催生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是基于学习型社会中学习者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四)线上教育发展平台优势依托

伴随着“互联网+”以及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大学教育,从媒介到材料一定是数字、信息、多元的,如教室可能在云端,资源在教育云端上。在资源方面,由模拟媒体到数字媒体,再到网络媒体,资源内涵将会极大丰富,由此适应个体化、定制化的学习,据此开放性地建构起终身学习体系,该体系以学员为核心,进而形成人人学习、人人爱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当今乃至未来的学生必须具备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交流沟通与合作能力、调研与获得信息能力、决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技术理论与实践应用等六大能力。

对于21世纪的教师而言,信息化教育能力则包括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重塑信息时代的工作与学习模式、提高和培养信息时代公民的责任感、从事专业发展与领导力培养几个方面。将来的教育管理者要拥有富有信息时代的学习能力、卓越的领导力、完善的实习实践、整体性的改进提高信息化时代下的公民素质。在数字化生态下促成将来的教育环境,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教学将不再是试验点。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管理育人对策探究

(一)优化管理服务,建立推进“互联网+高等教育管理教育”的有效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在前期数据整合的基础上,各高校定期召开教育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推进会,共同研讨并制定建设思路,在网络平台初具规模后对平台发展实施统筹指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引入市场运营体系,对教育资源机动灵活变通,等线上教育平台建设完好后,加大对教育信息网络平台的监管,立足于最新数据、实践实际案例、使用反馈意见和时政对线上资源加以规整,使网络资源更加便捷化、多样化,更加符合学习者的需求。

完善制度保障。建立激励机制,将各种散碎的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汇总起来,可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各地方的教育教学及办学主体参与“互联网+”建设的积极性,如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扶持、颁发荣誉奖励以及启动宣传等途径。加强对互联网教育平台的监管与服务,为合作开发教育资源的学校和企业主体提供绿色通道,建立区域统一的互联网,激发“互联网+”市场所蕴含的巨大活力,优化教学流程,推动高等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重构新形势下人才培养形式,构建育人新生态

探索构建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有效方式。探索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培养模式,互联网为个性化学习、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条件,因材施教,推行个性化一对一学习,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以期为学生提供私人订制式的学习方案。这就为再造高等教育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提供了前提,使得高等教育育人模式更加偏重素质的提高、能力的提升,而不再是只注重知识传授。科技飞速变化的信息化社会是创造力彰显的时代,只有培育有创造性的人才,方能顺应时代变化。基于此,培养方式的目标要跟以往有所区别,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总之,学校科班培养不能绝对地说一定能出卓越的人才,真正优秀的人除了学校的系统学习,还离不开自己一点一滴的知识、经验积累,以及持续的探索钻研。

在此基础上,意识到提高信息技术方面的素质修养对贯彻人才培养的立德树人方向,以及对培育具有创新思维人才的突出作用,制订人才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整体系统、实施开展广泛的测评,有的放矢施行培育计划。据此会在教育体系进行一场大变革,席卷各方面:教学的方式、方法、内容、媒介,以及培育方式、文化、理念等,推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总体布局的重建,以适应新时期的人才培养需求。

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模式。创建一个共享体系,来分享线上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利益分配制度,构建全方位的、高质量的、能提供教育资源的面向大众的服务平台,使每个人都能平等地得到这些优质的资源,减少资源不均,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大力提倡多元化的教育服务的设立开展,改善基于信息技术展开的教育创新的政策生态,设置出关于数字教育资源的质量标准,梳理出相关监督管理制度。摸索出面向市场的教育资源配置新机制,全方位协调数字、实体教育资源,改进提供服务的方式方法,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学习模式供给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优质全面的公共服务。

(三)丰富教学资源,构建一流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提供更加开放的教育——线上教育资源整合。打通高校间学分壁垒,推进高校课程网络开放共享机制,依靠线上教育资源整合推动优质的开放的教育模式的形成。高校在资源建设上分工合作,形成国际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依靠开放的教育生态建构有区别的终生学习平台,达成学习成果互相认同。可因地制宜,从不同群体的需求出发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打破地区间的障碍,共同开发研讨宏观发展途径,一起实现资源的共建同享。

(四)创设出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资源深层融合的机遇与条件

全力发展“互联网+高等教育”。利用互联网,把线下的高等教育资源充分整合到线上,提供更开放、更宽阔的分享平台,供更多的人去学习,从而打破的线下界限,随时随地在线学习。近几年,发展较好的在线教育平台不胜枚举,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以及慕课。

结 论

展望以后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向,将来的教育必然是以互联网为依托,是更加开放的、优质的教育,也是特别重视学习主体的自身条件,更加因人制宜的教育,更是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教育,是打破教育资源壁垒、让每个人都能均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种教育是整合智能化、个性化、终生化的教育,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

猜你喜欢
学习型教育资源互联网+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