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域视角下高职教育改革策略探讨

2019-02-22 08:01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浙江院校职业

童 俐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402)

国家“十三五”规划针对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状况,阐述了新的建设理念,如“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推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专业设置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有力对接等,致力于强调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推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招生、教育制度等层面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当今时代大背景和全球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浙江的高职院校该如何与地方经济、文化相结合,践行文化自信,如何优化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些都成为高职院校需解决的问题。

1 高职院校存身地方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并且紧跟国家发展步伐,从2012年开始试办本科层次的专业。依据特定的评估体系,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进行人才培养,目前浙江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地方经济文化有力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

1.1 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的互动关系

首先,从经济发展现状来看。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高职院校具有人力、智力、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为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专业场所。同时,地方经济为高职生提供继续教育和专业延伸的场域,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制定产学研一体化方案、调整自己的科研方向,推动自身发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其次,从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来看。产业结构的复合化、知识化、国际化等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岗位素质、专业层次、技能水平等提出新要求,相应行业的技术工种供不应求时,毕业生容易就业,反之则难就业,因此地方产业结构直接影响甚至决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趋势。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必然带来新的就业需求,人员的数量、规格和质量直接对应技能岗位需求,与之相对应,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也需要相应调整和改革,它的专业发展要以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为出发点来设置。

再次,从办学定位和服务功能来看。高校的办学与地方经济相互依存,地方经济为高校办学定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高职院校对地方的贡献度、与地方的依存度和结合度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

因此,高职院校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新型的生产力,他们的高质量培养能有力拉升地方经济的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势必影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和科研水平,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1.2 高职院校与地方文化的互动关系

高职院校与地方文化具有一致性,都按着一定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塑造人。从两个独特的文化圈角度来看,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有较高的契合度,二者之间最佳的合作发展桥梁就是文化互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对地域文化可以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两者是“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关系,大学作为地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中心,在知识、人才、科研、传播、社会实践、行为示范等方面对地域文化起引领作用,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地域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丰富的经济条件和人文资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丰厚的基础,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滋养源泉。高职院校也在汲取地域文化的精髓,进而发展出具有与地方文化相适应的特色育人模式。

因此,我们要使地域经济文化与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和育人目标有机结合,这有利于办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办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这样的结合既很好地体现出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也有助于地方经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我们要对当前高职教育与地方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需要就具体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式。

2 浙江地域特色视角下高职院校发展的短板解析

浙江历史文化悠久,人文特色鲜明,有很多早期人类活动遗址,如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嘉兴的马家浜遗址、浦江县的上山遗址、余杭的良渚文化遗址以及萧山的跨湖桥遗址等[1]。随着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浙江职业教育从弱到强,不断适应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支撑“浙江制造”崛起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高职院校对外部地域的依赖体现在需要不断从外界取得各种资源来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比如人力、资金、办学空间、教研设备等。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主动识别和处理好这种依赖关系。虽然浙江的高职院校在相应的学科建设进程中进行了大幅调整,但是在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意识的同时,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与经济文化发展不相协调的情况,值得反思,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服务地方的理念不够明晰

基于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浙江地区的大多数高职院校是在原中等专业学校基础上升格创办,或者是中央部委直接设置的主要服务地方行业的高职院校,从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这三大功能来看,目前还存在不少有待提升和改善的问题:其一,人才输出和科研对象相对固定,管理上计划色彩浓重;其二,由于地方政府未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校地合作机制,教育资源配置上也不存在优势,因此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得不到充分的保证。这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能否明晰地将服务地方经济纳入教育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到高校与地方的良好互动。

2.2 专业设置与地方需求调适对接不够

目前,浙江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学科设置未能充分研究地方发展规律和趋势,没有仔细分析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现状,导致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不紧密。一方面有些专业人才剩余,供大于求,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又有些专业人才紧缺,不能够完全支撑起地方经济发展对于特殊人才的需求。此外,由于受评估体系等影响,部分高职院校一味跟风本科院校建设模式,力求大而全,导致人才培养缺乏特色,推动地方经济优势不明显,科研成果水平低,产学研关系松散等。

2.3 高职院校师资发展定位和评价体系不够统一

一些高职院校的教育忽视地方企业的发展需求,教师授课内容不能很好地顾及企业的实际需求,科研条件不足、能力较弱,学生缺乏专业实践经验,教学模式无法契合产业发展和学生自身持续发展的要求,导致培养出的人才难以很好地匹配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难以满足企业需求,而高素质人才更是阙如。同时,受“专门高级人才”培养目标限定,忽视了企业作为创新体系和创新人才需求的主体。时代发展要求高职教育事业的教师要成为“双师型”——既要掌握教学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的积累和提升上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经费成本,应届硕士或博士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企业人才转型的教师缺乏理论支撑,因此,同时满足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教师严重缺乏,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体系仍未形成,即使部分高职院校声称拥有一批“双师型”教师,但其中不少是名不符实者。

此外,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不明确也引发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因为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定位大部分为教学型师资,但是考评体系中却有相当比重的科研业绩考评,科研业绩成为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既要在教学与行业实践中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又要开展较多的科研工作,从而造成教师队伍发展定位和评价体系的不协调和模糊性。

2.4 科研转化和人才输出的平台尚需进一步加强

高职院校输出的高素质人才主要投身于企业,但企业自身却很少关注和参与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企业与学校之间缺乏将人才和科研成果有效输出、转化的优质平台。同时不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甚明确,致使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未能从高职院校那里得到真正的满足。高职院校培养学生需要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而企业则主要按照自身生产任务决定人才需求,两者在高职学生培养时间上存在的差异也给校企合作带来较大障碍。对某些人才的需求,如会计、计算机网络等专业,企业一般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因而高职院校直接向企业输出应届毕业生难度较大。

2.5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著名高等教育专家杨德广认为:“高职院校不能像985、211这样的院校都去搞研究,而应该注重教学,为社会培养地方经济发展建设所需要的高级专门技能人才。”而目前浙江高职院校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够科学、不够合理之处。如课程与教学体系略显僵化;学生评价机制较为单一;出入制度严进宽出;教学软硬件条件有待大幅提升;学生技能知识结构欠完善,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创新精神表现不够突出;职业迁移能力适应度不够等。

3 浙江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若干策略建议

目前,我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48所,有国家示范院校6所,国家骨干建设院校5所,省级示范院校22所,在校生34万人。当前,浙江省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定位,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需求,一系列新概念“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等给职业教育赋予了崭新的时代使命。然而,浙江省内的不少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科研转化、企业对接、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不足,亟须通过改革,调整专业的设置方向,及时掌握企业的转型发展需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动态,以更积极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通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来带动自身的发展。2014年,浙江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新常态下高职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可以具体从以下5个方面探索浙江高职教育的改革方向。

3.1 优化专业设置,以地区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

《浙江省十三五规划》中着重提出要大力推进创新产业,着力培育支撑浙江未来发展的大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万亿产业,做强做精丝绸、黄酒、茶叶等历史经典产业,着力把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为万亿产业。《浙江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也积极提出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着重强调“依托龙头骨干企业,联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培育若干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创新中心,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深化产学研用联动,形成技术溢出效应”。这对于浙江的高职院校来言,无疑是吹响了趁势快速发展的号角。

目前,浙江已形成几个有特色的产业带,如以电子信息、现代医药、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环杭州湾产业带;以特种材料、现代医药、汽车制造、五金等为重点发展方向的金丽衢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以仪器仪表、电器、汽摩配、专用机械等为重点发展方向的温台沿海产业带等。每个产业带的地域重点发展方向是有区别的,对于高技能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比较明显。因此,浙江省内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进行资源优化整合,结合政策导向和区域发展规划,以服务于这三个产业带的经济发展为主要办学导向。如2010年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的验收,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此它也成为了行业较好的样板,树立了较好的典范。该校紧紧围绕“服务浙江制造”,“着眼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确立以机电类专业为主体,信息和经贸管理等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方针,按照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岗位需求设置专业,使专业发展与创新和企业有效接轨,并通过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办学发展道路,着力为环杭州湾产业打造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品牌专业。这种以地域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学校专业调整策略,不仅顺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为提高学校自身的活力创造了条件。

3.2 优化评价体制,完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特定素质决定着一所高职学校的发展命运,高职院校需要鼓励教师结合科研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增加教学工作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比重,通过评价杠杆引导教师专注于培养新时代职业素养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一方面,要出台相关校内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了解熟悉相关专业岗位的新规范、新流程、新工艺、新技能、新趋势,大力提升和开发授课教师在课程实施、教学设计和课程研发方面的创新能力;同时引导教师通过自身科研成果在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开发,解决生产过程中关键技术问题等发挥作用,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要以项目为载体,推进“双师型”团队建设。积极筹划建立由技术人员、优秀行业专家、优秀技术工人、企业管理层等组成的优秀兼职教师资源库,通过专、兼职教师的互聘交流,整合建立一支战斗力强的教师团队,共同合作进行教学改革和技术研发,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3 优化创新机制,促进高等职业创新创业教育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汹涌浪潮下,大学生成了最具创新意识、创业潜力、创新能力的群体,高职院校需要对自身所处的区域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进行深度分析,准确认识地方性特征,积极开展与区域发展需要相呼应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一些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鲜有真正能够实际成功孵化、且具有含金量的项目,追根溯源,根本问题还是对自身所处的环境缺乏应有的深刻认知,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把握不够。我们应该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群体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以有针对性的创业带动有效就业。

同时,高职院校教师应通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业就业观和行业目标,呈现积极的职业愿景,强化自我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提升对个体优势的认知。教师要不断引导和修正学生的职业规划目标,将其导向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会上来。此外,还应通过加强地域文化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地域文化的魅力,通过加强区域经济的分析教育、社会实践调研等,加强学生对地域经济的认知和信心,从而为确立清晰的就业目标和恰当的专业定位等提供指引。

3.4 优化协同机制,依托职教集团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2017年浙江省职业教育活动周开幕式上,有关领导强调,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让职业教育扎根“职业”,全面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全面推进工学结合、产教融合、脑体结合。因此,当前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浙江社会经济急需的技能人才,更要领先一步引领浙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浙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积极储备力量。为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目前浙江省正在大力推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鼓励各地建立以区域或专业为纽带、地方政府(或行业)为主导、高职院校为龙头、中职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职教集团或联盟。2016年11月,浙江省职业教育集团由浙江省国资委牵头成立,共由6家院校组成,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业务核心,成为浙江规模较大的具有企业法人主体地位的紧密型职教集团。建议进一步引导和鼓励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以专业和产业为纽带,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建立紧密联系,创新集团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资源整合优化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有机融合。建议积极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作用,建立校企合作双赢机制,以合作办学促发展,以合作育人促就业,实现不同区域、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3.5 优化经验借鉴,探索浙江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

20世纪初,美国教育界就率先提出了“合作式”教育模式,该模式要求某些特殊专业的学生应该至少有1/4的学业时间安排前往与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实践操作,以获取本专业所需的前沿技术与技能知识。“这种将课堂学习与生产经验学习结合起来的教育策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使构成一种伙伴关系的学生教育机构和雇主,都有自己特定的责任。”[2]参与的各方都应在其位谋其职,以身作则。这种教育模式从机构、立法、实施办法上保证产学衔接和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借鉴。而20世纪70年代德国教育界所提出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则是沿袭工业师傅的培训演变,该办学模式的主体是企业,主要培养职业能力,办学方向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政府的作用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这是目前公认的一种先进的教育模式。而在日本,企业直接建立学校,企业向学校委托项目建设的“工读模式”。在英国,“工读交替制”模式采用学制内四年企业和学校轮流培养,有利于学生熟悉相关企业工作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有目的性。

这些模式在各个国家已经运行得相当成熟和成功,其中多元力量配合、合理分工协调、制度机制规范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我们应该在职业教育理念与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度的更新和转变,从只重视具体的职业知识技能向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个性化发展转变,从关注专业内部教学的规律向专业规律与外部经济发展和谐结合的方向转变,并且从传统的学院式人才培养模式向实践取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办好高职教育,我们要结合自身的地域特色和发展特点适当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模式,探索符合浙江地方特征、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4 结语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下,“浙江发展模式”以新兴而勃发的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为桥梁,成功吸睛,博得全国瞩目,已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朵奇葩。浙江高职院校也应与时俱进,紧紧把握时代发展良机,重点关注浙江省在经济转轨、社会功能转型过程中所提出的人才和智力需求,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办学目标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特点,应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和依托这种良好的区域经济优势去设置专业、培养师资,建立校企合作,提升服务定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优秀技术型人才。

猜你喜欢
浙江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我爱的职业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