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价值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2019-02-22 05:45吴江华刘青端李菊花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古籍馆藏文献

吴江华,刘青端,李菊花

(河北师范大学 图书馆,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古籍文献记录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是历朝历代政治智慧、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文化学术演变的直接反映。构建社会主义当代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需要立足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科学吸收西方文化精华,也需要立足民族本根,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其中,挖掘、整理古籍文献的学术文化价值,使之服务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在中华文化传承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重要途径。我国古籍文献可谓浩若烟海,很多高校保藏有大量弥足珍贵的古籍文献,其中不乏珍本和善本等具有极高收藏价值乃至经济价值的传世古籍。高校图书馆一般建有特藏书库,用以典藏古籍文献。随着高校图书馆硬件设施的完善,古籍文献一般都能得到妥善保藏。

然而,古籍文献的价值不仅在于保藏传世,更在于充分挖掘其学术文化价值以服务于当下。高校图书馆往往将古籍文献视为镇馆之宝,或藏而不用,或因目录及索引等匮乏而难以利用,或设定较高的查阅门槛,导致古籍文献藏、用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有鉴于此,本文拟立足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藏现状,分析古籍文献难以被充分开发利用的原因,并结合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的时代技术基础,探讨以古籍文献数字化来推进其价值开发和利用的路径。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藏现状调查

图书馆作为高校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基本机构,是高校师生从事学术活动的重要支撑。古籍文献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研究、继承和发展前人思想文化成果的宝贵财富。一般所谓古籍文献主要是指书写或印刷在1911年以前反映中国古代文化并具有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另外,民国时期影印、排印的《四部备要》《四部丛刊》等一般也在学术科研实践中被列入古籍文献之中。[1]27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中馆藏的古籍文献主要包括具有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古代字画、民国学者以传统著述方式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线装书籍、民国时期的报刊文献、影印的《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中华大藏经》和《古今图书集成》等大型丛书和类书及其他各种影印本及整理本等。可以说,高校图书馆是我国古籍文献的重要典藏之地,其保藏之丰富,至今尚缺乏明确的统计数据。目前国家正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古籍的普查统计。为说明我国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的典藏现状,现从不同级别的高校中选取数例来说明情况。

(一)国家级重点大学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藏现状

国家级重点大学大都历史悠久、资金充裕,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一般也较为齐全和先进,大都拥有古籍文献的典藏根基,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面向民间广泛搜集、整理并入藏各种古籍文献资源。以北京大学为例,馆藏总量达到150多万册,仅善本古籍便有2万多种、20多万册,为全国高校之首。在重要馆藏中,以年代划分,有敦煌卷子、宋元刻本古籍300多种,活字本古籍3000多种;依照内容类型划分,有各类地方志5 000多种,家谱2 200多种,还有小说戏曲专藏,如车王府曲本1 536种,藏戏曲小说928种,藏曲本1400多种。此外,还有金石拓片4万多种、8万多件,藏有超过2000种我国古代舆图。[2]古籍文献可以说是北京大学图书馆最重要的馆藏之一。另外其他国家级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保藏也非常普遍,数量也相当可观,如浙江大学图书馆便保藏有16万多册各类古籍。

(二)省级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保藏现状

除国家级重点大学图书馆外,省级高校图书馆也拥有丰富的古籍文献资源。以河北大学为例。作为河北省省属重点高校,其古籍文献资源保藏数量为河北省之首。保藏各类古籍文献超过2.6万种、18多万册,其中善本363种、4 959册,珍本866种、8 033册,孤本17种、238册。此外,该馆保藏的舆图、书画、名人手札和金石、碑刻拓片资源也非常丰富。河北大学图书馆古籍保藏不仅丰富,而且极具特色。其中,方志类古籍是该馆的一大馆藏特色。据统计,其馆藏各类方志1 158种、10 344册,多为清末民初刻本,其中不乏珍本、善本,如明嘉靖刊本的《山东通志》《龙门志》和《石湖志略》,明万历刻本的《武夷志略》,康熙刊本的《宝坻县志》《岷州志》及雍正刊本的《江西通志》等,不仅文献研究价值珍贵,且拥有较好的保藏品相,乃至为传世孤本。此外,该馆还保藏有丰富的家谱类古籍,包括各类家谱835种,涉及173个姓氏,多属明清及民国刊本和木活字刻本,其中拥有珍本30多种,最早的刊本为元至元三年(1377年)的《新安汪氏族谱》,至今已有近600多年的历史。[3]可见,我国省级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古籍资源不仅丰富,且各具特色。

(三)地市级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保藏现状

地市级高等院校在规模和实力上虽无法与国家级和省级高校相比,但数量众多,设施齐全,其图书馆也是我国古籍文献的重要保藏场所。此类院校图书馆保藏的古籍文献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如地处河南省东北部的安阳师范学院,其图书馆便拥有比较丰富的古籍文献典藏资源,该馆不仅保藏有带有殷商地域文化特色的《甲骨文献集成》,还收藏有民国时期刊刻的《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及民国时期出版的《申报》。[4]再如地处西南边陲的红河学院图书馆不仅保藏有《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丛书集成初编》《古本小说集成》《道藏》《中华大藏经》和《永乐大典》等民国时期刊刻的大型类书,还保藏有带有明显地域文化风格的《续云南通志长编》《新纂云南通志》《弥勒州志》和《蒙自县志》等地方志文献。地市级高校图书馆保藏的古籍文献虽以《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等带有普遍性的民国刻本类书为主,但其典藏的地方志则是研究其地域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其中也不乏独家收藏的孤本。

二、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价值难以开发利用的原因

我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虽保藏有丰富的古籍文献,古籍文献的学术文化价值也异常珍贵,然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却长期未得到充分重视。究其原因,除学术界重视不足外,也与高校图书馆自身的管理机制相关,如高校图书馆往往将古籍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古籍越珍贵,保藏越严格,开发利用面对的管理及制度障碍也越严苛,使得重保护而轻开发的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随着图书馆管理理念的更新及高校学术科研工作的迅速发展,古籍文献的学术文化价值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也逐渐得到高校图书馆管理者的重视。然而,整体来看,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读者古文阅读障碍

我国高等院校图书馆中保藏的古籍文献可谓卷帙浩繁,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也称得上博大精深,然除民国期间的部分文献外,一般使用繁体字的文言文表述,对习惯使用白话文和简体字的现代读者来说,存在严重的阅读和使用障碍。古籍文献年代越久远,阅读难度越大。笔者曾就河北某高校大学生发放过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93%的大学生表示没有接触过线装古籍,而接触过线装古籍的大学生也表示,翻阅线装古籍只是出于好奇。被调查的大学生普遍表示,线装古籍的繁体字文言文是最大的阅读障碍,因自身文言文水平有限且不熟悉繁体字,所以对于线装古籍往往无从下手。另外,很多大学生既不了解本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藏现状,也不懂得如何使用古籍文献的分类方式及检索方法,乃至对一些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基本大型类书未闻其名。此种情形必然造成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少人问津,古籍文献的版本再好,拥有阅读需求的大学生也会舍近求远,选择经今人整理过的版本阅读。然而,相对于我国高校图书馆浩若烟海的古籍文献资源来说,经今人整理过的文献版本仅是冰山一角,而那些未经整理的古籍文献只能在图书馆的古籍陈列室珍存。

(二)古籍文献管理中的藏用问题,大多存在重藏轻用倾向

高等院校图书馆保藏的古籍文献中除带有普及性的大型类书外,很多属于善本、珍本和孤本,十分珍贵。高校图书馆往往将之视为镇馆之宝,为避免在翻阅中造成损伤、污损,一般限制直接查阅或制定非常严格的查阅制度,完全禁止将古籍文献带出图书馆阅读。同时,一些高校图书馆因硬件设施有限、馆藏面积不足及设备落后等原因,对保藏和搜集的古籍文献只注重保存而相对轻视流通利用,乃至将古籍文献当作古董予以珍藏。[5]39显然,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重保存而轻利用的现象是不利于发掘其学术文化价值服务于当代主流文化建设的。古籍文献保藏的目的是为了让其更为久远的传世,而其传世价值的体现主要在于开发利用其内涵的学术文化价值。显然,古籍文献的藏与用应当是统一的关系,将之秘而不宣、束之高阁便将古籍文献变成了一般文物,让其字里行间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永久沉睡而难以让今人理解。高校图书馆保藏古籍文献的目的是为了给在校师生、专家学者提供史料信息服务,通过其对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将博大精深的中华古代文明展现给当代人,让祖先的智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再放光彩。显然,高校图书馆在古籍文献管理中重藏轻用的倾向制约了其价值的开发利用。

(三)古籍文献利用的管理及服务机制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日益健全,然与古籍文献开发利用相关的管理机制依然不健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及服务机制中的应用,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进程明显加速,各种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也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然而,高校图书馆对古籍文献的管理依然主要限于保藏,对古籍文献的编目、索引、著录及相关的数字化工作却长期无人问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图书馆资金投入有限,尤其是缺乏能够从事古籍文献编目、索引和著录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用人制度主要附属于相关高校,且往往配合高校的人才引进工作安置随迁家属,难以根据图书馆古籍文献开发利用的实际需要引进相关专业人才。此种情形导致高校图书馆中的古籍文献缺乏方便读者检索使用的馆藏目录、题目索引和内容提要等配套工具,导致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难度非常大。即便有读者需要查阅古籍文献,也因为难以检索而望洋兴叹。另外,将古籍文献进行影印也是方便其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然而该项工作也因经费不足而难以得到明显改善。可见,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及相关配套服务的不健全已成为制约其开发利用的重要障碍。

三、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价值开发利用机制的构建

古籍文献的学术文化价值具有服务当下的时代价值,是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源头活水。古籍文献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成果,凝聚着仁人先贤的智慧思想,以批判、继承的文化姿态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华民族固有精神家园的必然需要。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对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馆藏虽然浩若烟海,却在开发利用中存在诸多困难,其中既有学术界对古籍文献学术文化价值重视不足的问题,也有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管理及服务机制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古籍文献所蕴含的学术文化价值及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资源价值日益得到学界重视。同时,随着高校图书馆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其管理者对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也开始逐渐重视起来。构建和完善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的管理及服务机制,推进其被充分地开发利用,盘活古籍文献的学术文化价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当下,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对此,为使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价值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应在古籍文献保藏和利用中作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服务机制,协调古籍文献管理中的藏用矛盾

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保藏室应当逐步改变重保藏而轻利用的传统观念,将古籍文献的保藏和利用统一起来。针对古籍文献阅览室读者少、读者层次高的特点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借阅管理制度,如申请资金购置一批价格相对低廉的影印版或复印的常用古籍,设置开架书库,进而减少对一些常用古籍文献原件的磨损并吸引更多的古籍文献阅读者。对于一些文物级别的古籍文献善本、珍本和孤本,要在进一步健全保藏制度的同时,探索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开发利用方式,如在使用前应事先通知古籍文献保藏室管理人员进行复制,让读者通过阅读复制品在减少古籍磨损的同时实现阅读和利用的目的。另外,要适当放宽对社会读者的入馆限制,提高古籍文献的社会利用率。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管理部门还要积极宣传,通过专题展览等来吸引读者;通过构建网络信息数据库向社会推介馆藏古籍文献资源;提升大学生的古文字水平及对古籍文献的阅读兴趣,尽可能扩大古籍文献的社会影响力。在健全管理及服务机制的同时,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保藏部门在面向社会开放和为读者复制古籍文献时可以适当收取费用,以弥补古籍文献管理保藏和开发利用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推进古籍文献数字化,提高其检索利用的便捷性

高校图书馆馆藏的古籍文献一般为线装书籍,其中不乏珍本、善本乃至孤本。很多古籍具备文献和文物的双重价值,在保藏工作中与现代出版的各类书籍相比要求更为严格。为协调处理古籍文献藏用之间的矛盾,推进古籍文献数字化成为必需。古籍文献数字化即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古籍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将之制作成古籍文献数目数据库或全文数据库,并构建相应的摘要、目录和索引数据库,在避免读者直接接触古籍原件的同时让读者能够更为便捷地使用古籍。[6]128通过古籍文献数字化,古籍的文献价值得以充分体现,而其保藏目的也得以更好的实现。高校图书馆可以申请专项基金,安排专业人员将古籍文献的电子文本和图像一起保存,构建古籍文献的电子图像数据库。[7]85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电子计算机技术改善古籍文献的保藏、阅读和传输方式,通过数字化和电子化的网络共享减少异地读者的奔波之苦。另外,还要安排专业工作人员长期致力于馆藏古籍文献的索引、目录、提要乃至二级目录、二级索引的建设,提高读者检索和利用古籍的便捷性,提升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效率。

(三)立足读者需求,对古籍文献价值进行深层次开发

高校图书馆主要面向在校师生、专家学者等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读者提供图书借阅等信息服务。随着教育改革和科研教学的迅速发展,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和服务方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管理者应当立足馆藏古籍文献现状,主动追踪读者的阅读需要,[8]17对古籍文献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研究及深层加工,对古籍文献进行深层开发是将之从密室封存推向开发利用之路的关键。对此,高校图书馆应在推进古籍文献数字化和相关数据库建设的同时,做好其二次、三次开发。依据教学科研需求对馆藏古籍文献在一次加工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目录、题录、索引和文摘编制等二次加工。另外,还要在二次文献加工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对一次文献的研究、整合、浓缩、编制综述、评述及图书评价等三次加工,逐步构建起成熟完善的开发利用机制,提升面向读者的服务层次和服务能力。

(四)服务文化产业发展,挖掘古籍文献的经济价值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加快推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资源的支撑。高校图书馆馆藏的古籍文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除具有学术文化价值外,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其经济价值也逐步凸显。对此,高校图书馆在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中,除重视其服务学术文化建设的传统功用外,还要及时更新思维,树立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意识。尤其通过一些地方志中风俗文化史料的研究了解当时社会的兴衰变迁,[9]123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馆藏古籍文献资源,充分利用馆藏地方文献,挖掘方志、传说中的人文历史信息,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和城市形象,[9]123服务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另外,还可对具有史料价值的地方特色文献展开挖掘、整理和考证,对现代民间艺术、经典人文背景等进行追根溯源性的历史呈现,提升经典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吸引力。此外,高校图书馆还要积极推进古籍文献的市场化服务,利用古籍文献的馆藏优势,提高图书馆在文献信息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与相关文化企业的合作,通过服务文化产业使古籍文献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得到充分的挖掘。

猜你喜欢
古籍馆藏文献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我是古籍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