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19-02-22 02:27:46
关键词:普拉克左旋多巴帕金森病

钟 丹

(柳州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广西 柳州 545005)

帕金森病(PD)在临床上属于一种神经性病变疾病,多发人群为中老年人[1]。其运动性症状表现为如反应迟缓、肌肉强直、腕部在静止状态下表现为震颤、走路姿势障碍等,非运动性症状表现为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认知及睡眠存在障碍等,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2]。随着病情的不断改变,神经性病变的不断加剧,由于非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从而中断了皮质下环路的联系[3]。帕金森病患者在患病期间非常容易合并发生抑郁症,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4]。为研究PDD患者采用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后的安全性,随机选择进行PDD治疗的患者4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治疗的PDD患者44例,患者均符合PD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35~65岁,平均(56.41±5.32)岁;观察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36~64岁,平均(57.56±4.24)岁。纳入标准[5]:①患者无口服药禁忌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②患者神志清楚并且能够流畅的表达自身感受。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能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6]:①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②心、肝、肾严重功能不全的患者;③无法配合研究顺利进行的患者;④严重精神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者;⑤精神状态异常,或患有严重精神方面疾病;⑥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本研究通过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了解治疗内容,具体治疗及护理细节不公开,保护患者隐私,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比例、年龄、病情情况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左旋多巴进行治疗(生产厂家: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10930198),每次服用0.5~1片,每天服用3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普拉克索治疗(生产厂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110070),在患者治疗的第一周,给予药物的剂量为每次0.125 mg,每天服用3次;在患者治疗的第2周,给予的药物剂量为每次服用0.25 mg,每天服用3次;在患者治疗第3~8周,用药剂量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遵医嘱调节,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7]

(1)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上按Webeter量表的评分来判断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临床表现出的症状消失,进步率在50%~99%;有效:患者临床表现出的症状有明显的改善,进步率在10%~49%;无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无显著改变,甚至有加重的现象。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2)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评分情况比较。

(3)采用TESS评分来评价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86.36%)明显较对照组有效率(59.0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SDS、HAMD及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评分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在治疗后的1周、2周、1个月,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SDS、HAMD及MMSE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SDS、HAMD及MMSE评分情况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SDS HAMD MMSE观察组 22 56.39±8.97 12.24±1.02 20.38±7.94对照组 22 65.14±9.85 26.38±1.69 25.65±3.31 P— P<0.05 P<0.05 P<0.05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s,分)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后1周 治疗后2周 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 22 2.39±0.97 2.24±1.02 2.38±0.94对照组 22 3.14±0.85 3.38±1.11 3.65±1.31 P — P<0.05 P<0.05 P<0.05

3 讨 论

帕金森病在医学中定义为一种黑质致密带区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异常而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性疾病,其中中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发人群,运动性症状主要表现为肌肉强直、语言动作迟缓、肘部关节静止性震颤、走路姿态障碍等症状。抑郁焦虑、认知睡眠障碍是这种疾病的非运动性症状,在帕金森病发病各个时期均可以发生,也可在运动症状出现的很多年之前就出现[8]。非运动性症状会跟着患者运动性症状一同改变,患者的精神状况受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及病史影响[9]。目前中老年发病率可高达23%,对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性症状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所有患者中脑中缝核的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以及中脑腹侧被盖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会相应减少,而中缝核为最大的5-HT核群,5-HT与纤维上行、半球皮质以及边缘系统发生广泛接触,该神经能传递障碍与抑郁症的发生息息相关[10]。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在治疗帕金森病的同时,更加需要重视PDD的治疗[11]。 抗抑郁药物主要是通过改变生物胺系统从而达到抗抑郁的作用,在过去临床传统使用的抑郁症治疗药物多为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由于三环类抗抑郁不良反应负面影响较大,患者没有相对较好的耐受性,所以不适用在临床上大范围使用[12]。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所使用的药物相比较,没有伴随非常明显心脏毒性,更利于临床上使用[13]。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临床效果较对照组临床效果显著;观察组的SDS、HAMD及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评分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左旋多巴在临床上是治疗帕金森病的常用药物,但是在临床上长期服用左旋多巴,药物的作用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药物效果降低,患者服用药物的剂量就会随之增加,药物剂量增加会对患者产生毒副作用。而普拉克索是近几年来,在临床上新研制的一种药物,其药物主要功能为稳定、长时间的刺激 DA 受体,减少自由基,有抗氧化,使黑质细胞的死亡率减少及保护 DA 神经元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减轻进而消除患者抑郁焦虑、认知睡眠障碍等的负面影响。它进而达到可以有效的控制抑郁焦虑等症状的效果[14-15]。因此,在治疗后的1周、2周、1个月,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而说明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不仅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还对于患病者的抑郁症状有所帮助。

综上所述,帕金森病(PDD)患者采用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效果较佳,尽可能的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较高的科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普拉克左旋多巴帕金森病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28
Can We Ever Stop Thinking? 我们能够停止思考吗?
英语世界(2021年2期)2021-02-26 10:33:20
帕金森病异动症与发病年龄、左旋多巴安全剂量分析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4
帕金森病的治疗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精氨酸、可乐定、精氨酸联合左旋多巴不同激发试验对GH分泌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
左旋多巴联合遮盖方法治疗儿童弱视102眼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17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