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菊华
(广东省清远连州市人民医院,广东清远 513400)
短P-R综合征,以往认为此征是由连接心房和希氏柬的Jamess束所引起,是指P-R间期<0.12 s,而QRS波群正常的一组心电图表现,在妊娠晚期孕妇心电图检查中发现短P-R间期综合征发生率显高于非妊娠期同龄妇女,但大多无发生心动过速病史,因此对此类人群行分析,探讨妊娠晚期出现短P-R间期综合征的发生可能原因及预后。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妇产科2016年2月-2017年9月孕28周-40周的晚期妊娠孕妇产前检查做心电图诊断为短P-R间期综合征同时产后1个月有返我院进行心电图复查的89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本组患者年龄18岁-41岁,无器质性心脏病。
1.2 方法及诊断标准 方法:受检者取平卧位,采用麦迪克斯的心电工作站常规十二导联三道同步记录心电图扫描。确诊为短P-R间期综合征后嘱产后1个月返院复查心电图检查。诊断标准:短P-R间期诊断标准为正常窦律,P-R间期<0.12 s,固定,QRS时限<0.1 s,形态正常,排除引起短P-R间期的游走节律和典型预激综合征病例。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9例患者中有76例(85.4%)在产后1个月心电图P-R间期恢复正常,仅有13例(14.6%)患者仍存在短P-R综合征。
短P-R综合征又称LGL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预激综合征,因1938年Clerc等首先报道,1952年,Lown等[1]再次报道这一综合征,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命名为LGL综合征。 至今,对引起LGL综合征的解剖基础仍存在争议,在一开始,相关专家认为其机制为心房与心室肌之间不仅仅存在正常的房室结(希浦系统),而且存在着由于心房冲动所导致纤维下传的詹姆斯束。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内电的生理研究越来越广泛和透彻,相关资料显示,詹姆斯束是一种后结问束的变异形式,詹姆斯束的存在不会引起患者出现P-R间期缩短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J”的现象,目前已经有众多数学家提出了关于“房室结加速传导”的概念,目前尚无公认唯一的解剖基础。其电生理特征为房室传导的加速现象,但是从本研究病例和越来越多研究证据[2]表明,许多病例只是单纯只有短P-R间期和正常QRS间期,而无伴发室上性心动速现象,这类患者应该是人体的正常变异,或特殊时期生理变化所致,如本组研究病例主要是妊娠期生理内分泌循环系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1)妊娠期心排出量增加,心排出量自妊娠10周逐渐增加至妊娠32周达到高峰。(2)患者在妊娠期的需氧量和耗氧量大量增加,人体对缺氧状态非常敏感[3]。(3)在怀孕期间,患者体内的孕激素浓度呈现升高的趋势,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发生失调,从而交感神经占据主导地位,使得患者的房室结传导大大加快,导致患者出现P-R间期<120 ms的症状。(4)患者在妊娠晚期时,子宫逐渐增大,使得患者的心脏无论是向上还是向左移位,都会发生心电轴偏移的现象,导致患者因为房室结通路发生改变而导致出现P-R间期传导时改变的现象[4]。在患者分娩后,上述因素将逐渐解除,大多数患者的P-R间期传导时间也都恢复正常状态,由此可知,孕妇的P-R间期缩短与上述多个综合因素密切相关。而本组89例短P-R综合征患者在产后1个月复查就有76例(占85.4%)病例心电图复查P-R间期恢复正常。因此绝大部分中晚期妊娠的短P-R心电图表现只时暂时的[5],若无心动过速病史,对这部分妊娠中晚期妇女P-R间期缩短患者应不急于诊断为预激综合征,就部分产后1个月心电图复查仍未恢复正常的患者也可待观察行多次复查跟踪心电图或行电生理检查。
总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单纯有短P-R间期<0.12 s,而QRS波群正常,且无心动过速发生的患者很可能是人体的正常变异。因此LGL综合征即短P-R综合征在很大程度上算是一个趋于废弃的诊断名称,临床意义不大,在出现导管检查技术以前,LGL被认为是一个综合征,目前尚无可信的证据说明LGL综合征是一个独立的疾病。通过导管生理研究发现,LGL综合征的短PR间期可能代表正常PR间期范围的一个低点。因此正是中晚期妊娠发生的各种一系列的生理解剖等变化导致此类患者PR间期的正常范围发生了变化到了一个新低点。此类患者大多预后良好不需特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