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非遗传承路径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2019-02-21 14:15张黎黎顾大海
宿州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花鼓周家唢呐

张黎黎,顾大海

宿州学院音乐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安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自非遗项目评选以来,安徽省各地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入选了我国各级各类的非遗保护名录。据安徽省非遗网统计,截止到2018年12月,安徽省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88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9人(已去世17人),国家级传承人总数在全国位列第11位。省级非遗项目385个,代表性传承人566位。“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十大类非遗项目中均有安徽非遗在录。

从非遗保护的角度来看,同一种非遗项目可以有不同的保护方式与传播途径;同一种保护方式与传播路径也可以应对不同的非遗项目。无论是民间音乐还是传统舞蹈类的非遗项目,在保护方式与传承路径方面都是多种多样的,有借助社会资本选择文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有依靠地方高校走可持续的传承之路,有依托文化机构做博物馆式的保护等。依据各自的文化特点与生存现状,选择不同的传播路径是现阶段非遗保护工作的有效措施。安徽省的非遗项目通过文化产业与走进高校的方式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典型个案有很多,如传统音乐类的唢呐艺术,传统舞蹈类的花鼓灯,传统戏剧类的黄梅戏、泗州戏等均为安徽省非遗保护的传承路径研究提供了依据和经验。

1 安徽省非遗保护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以安徽非遗保护为研究对象的不乏其人,研究视角主要围绕非遗保护的经济价值、传承困境、价值意义等层面。在前期研究中,研究者较为详细地阐释了非遗保护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后继乏人、生活方式转变以及保护政策的实施等问题。相比之下,近期的研究则聚焦在非遗个案的分析中,研究者们较为详细地描述了非遗项目的艺术特色、生存背景、传承规律,并强调其区域的重要性,所传递的价值和功能与区域群体的关系等。例如,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唢呐艺术作为皖北地区民间音乐的代表之一,被认为是了解皖北地区民间婚丧嫁娶等礼俗内容的重要途径,对了解该地区人际关系的往来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皖北乡村礼俗音乐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具有重要作用。非遗保护语境下的唢呐艺术的承传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隋景山结合实践与理论的深入研究,为从技术层面与礼俗层面了解安徽唢呐艺术的历史、流派与当下发展提供了较大启发[1]。此外,安徽灵璧县周家班菠林喇叭在传承唢呐艺术的路径中结合市场需求与学界对民间文化研读热情的渴望,在2017年的数次国内外巡演中,将该艺术推向各种舞台,为同类非遗项目的保护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

其次,地方高校参与非遗保护与传习的实践案例也有很多。就安徽省而言,部分高校已将具体的非遗项目纳入本科教学体系中。2006年,安庆师范大学成立了黄梅戏艺术学院。2007年以来,滁州学院音乐学院开设了“凤阳花鼓”这门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专业课程。作为“凤阳花鼓”的发源地,坐落在凤阳县的安徽科技学院也在传习和弘扬“凤阳花鼓”的过程中表现不俗。在非遗传承与思政思想相融合的教育理念下,其原创的凤阳花鼓作品《中都鼓韵》在五个篇章的展示中,通过花鼓、舞蹈、民歌等艺术形式,集中展示并再现了花鼓艺术的魅力与历史,在演出中广受好评。

此外,宿州学院音乐学院于2012年筹备泗州戏专业,2013年开始招收泗州戏方向表演专业的学生。该学院在强化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对传统剧目表演技能的传习也极为重视,多年来为当地文化部门及地方艺术团体培养了诸多优秀人才。2016年安徽省文化厅公布了首批省级非遗教育传习基地名单,传习泗州戏的宿州学院、传习凤阳花鼓的滁州学院等30所大学、技校及中小学承担了安徽省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教育传习工作。

通过对前期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有关唢呐艺术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生存现状、礼俗功能、民族志呈现等问题的阐释上,不能满足人们对于该类项目保护方式多样性的认知追求。对于花鼓灯的个案评析则说明了地方高校在保护与传承区域非遗方面所做的努力。本文以唢呐艺术和花鼓灯艺术为个案,通过分析以进一步呈现非遗传承过程中保护方式与传播路径的多样性及可行性,以期为相关的非遗保护提供借鉴。

2 非遗项目个案评析

2.1 唢呐艺术:灵璧菠林喇叭

唢呐又名喇叭,是吹打乐的主要乐器之一,常常用于民间社会的红白喜事,以及为老人祝寿、为小孩抓周等民俗事项中,属于礼俗用乐。这种吹打乐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但地区不同,主奏乐器不同,称谓也不相同。学界目前对这一乐种没有统一称谓,有鼓吹乐、吹打乐、笙管乐的不同叫法。京津、冀中地区多以管子领奏为主,名为笙管乐;山西八大套也是管子领奏;鲁西南鼓吹乐多以唢呐为主,部分地区也以笛子作为领奏乐器。皖北地区的吹打班则以唢呐领奏为主,这种民间班社大部分属于商业性质。他们的师承关系早期具有家传性、族群性,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开放,不再拘泥于“传内不传外”或“传男不传女”。

安徽的唢呐班很多,仅皖北地区的亳州市、宿州市、淮北市及其下属的县、乡镇、村落就有上千个唢呐班子,加上安徽淮河边上的蚌埠市及其他地区,总体的数量更是不可估计,这些民间艺术共同缔造了安徽非遗的根基与文脉。

2010年,灵璧县周家班菠林喇叭入选安徽省第三批传统音乐类非遗保护名录,2014年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传统音乐类非遗代表性扩展项目名录,随后,周家班在全国声名鹊起。菠林喇叭是以安徽省最北部的灵璧尹集菠林村已故中国管乐大师周正玉等周氏族人为乐手的民间乐班所创造的唢呐演奏艺术。周家班自清末创始以来历经100多年,传承了七代。目前,周家班的直系乐手有100多人,外姓学徒已近千人,形成了庞大的民间音乐族群,横跨苏鲁豫皖,享誉民间海外[2]。事实上,周家班不仅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学界也早有学者对其进行关注。有关周家班的学术研究包括《皖北民间乐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3]《皖北民间乐班的音乐文化特征与文化价值研究——以安徽省灵璧县“周家班”为例》[4]等,这些研究大多以介绍周家班的演奏曲目和风格特点为主,并指出其在当地民间婚丧中的重要作用。

2017年,周家班数次进京演出,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了两场讲座,现场和台下的观众互动,气氛热烈。同年6月,周家班应北京大学邀请,走进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了一场被誉为“摄心魂惊天地”的独奏音乐会。此外,他们还走出国门,让中国民间音乐奏响在海外。2017年7月,他们开启了欧洲的巡演之路,在德国参加了鲁多尔斯塔特(Rudolstadt)音乐节;在瑞典参加了马尔默-夏日舞台音乐节;在德国莱比锡民族志博物馆举办了音乐会;在英国WOMAD音乐节举办工作坊,并举行了音乐会;参加了比利时SFINKS音乐节的演出,还参加了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举办的第44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世界大会上的演出。此次欧洲之行,他们参加的演出活动有十多场,集中展演了《凡字调-万年红》《咔戏》《迎生-庆贺令》《雁落沙滩》《百鸟朝凤》《小开门-祭祀》等独具中国特色的民间吹打乐曲。大英博物馆对他们的演出进行了跟踪录音并永久收藏。欧洲巡演结束回国之后,周家班同著名作曲家瞿小松合作,在北京市文化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的支持下,共同创作了民族管弦乐《中国元气之八仙桌》,这是一个体现生命轮回的音乐故事,并于2017年9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隆重上映。周家班2017年的各地巡演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非遗的不凡气质与无穷魅力。

周家班及皖北地区其他唢呐班在文化产业化发展中的实践和创新为其他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借鉴,也对今后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个可行性路径的探索。

2.2 花鼓灯

作为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花鼓灯艺术,曾是流行于淮河两岸,集民间音乐与民间舞蹈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其主体形式由锣鼓、灯歌和舞蹈组成。其伴奏乐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节奏,因此乐器组成主要是锣、鼓、鑔、铛子等节奏性乐器。花鼓灯代表了淮河文化的典型,其特有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生的艺术审美特质是淮河文化自农耕时代以来美学特征的集中体现。说它“曾经”流行于淮河两岸是因为在以农业为主的时代语境中,花鼓灯在民间有着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花鼓灯“灯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曾引起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在拥有“灯迷”的花鼓灯时代,一些平日节衣缩食的农民们,对出资赞助花鼓灯却毫不吝啬,对民俗活动中接待灯班子的衣食住行争相出资,连姑娘们陪嫁时的绣花衣裙,在灯班子演出需要时也可以随时使用[5]。从人们对待花鼓灯的钟情程度可见它对当地群体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的今天,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花鼓灯在当前民间社会培育新一代群众基础的内在动力。但民间文化在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责任与使命,社会对于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发生变化,花鼓灯也不例外。

非遗保护语境下的花鼓灯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除了有“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模式之外,还有与地方高校的合作,在参与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同时,对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应当反映本土非遗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大学的非遗传承教育应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中”[6]。对于花鼓灯而言,“冯派”花鼓灯走进当地高校校园就是这方面的有益实践。“冯派”花鼓灯是“花鼓灯所有播布区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流派,是地域文化中最优秀的代表之一。”[7]“冯派”花鼓灯表演艺术家冯国佩先生曾十次进京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3年,周总理看过他们的表演后,称赞其为“东方芭蕾”。2014年,蚌埠学院组织校内外专家审议培养方案时,将课程设置中的“花鼓灯”由专业基础课调整为专业任选课分别安排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供学生们进行选修。教学内容包括花鼓灯的舞蹈、锣鼓和灯歌。在拥有本专业教师及其他外聘专家进行教学和开设讲座的同时,他们还聘请了“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冯嘴子村,“冯派”花鼓灯传承人冯开皖等人前去授课,并同该村签订了“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该校在花鼓灯课程设置的培养任务中指出,通过对花鼓灯艺术的学习,培养学生认识和了解本土非遗项目花鼓灯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现状;掌握花鼓灯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表演规律,熟知花鼓灯音乐的节奏特点和整体风格;在提升理论认知的同时,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花鼓灯项目的推广方面,该院成立了“花鼓灯演艺实践中心”,并积极同当地文化部门和企业展开合作,以推广花鼓灯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在“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艺术展演”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该校编排的花鼓灯舞蹈《淮河的儿女》均荣获一等奖[8]。花鼓灯作为本土表演类非遗项目与地方高校音乐舞蹈类课程资源紧密结合,对其整体性保护与活态性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区域非遗与当地高校的结合,也能够突出地方高校办学的宗旨与理念,对实现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对服务地方文化经济的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

3 结 语

安徽非遗中的每个项目都有代表安徽区域文化的典型性个案,都能够体现出特定区域群体的宇宙观、生命观,并能够体现安徽非遗保护的现实意义和普遍价值。一些濒临消失或传承困难的区域文化在非遗政策和保护措施下有所好转。无论如何,在非遗认证过程中,记录、建档等文本与影像的留存和传播也是对民间文化的自觉守护。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国家级非遗项目唢呐艺术和花鼓灯艺术的案例描述,分析了安徽省非遗保护与传承路径的不同方式。在对唢呐艺术的个案分析中呈现了民间音乐类非遗项目走市场化之路的可行性,认为皖北地区唢呐班在文化产业化中的实践与创新对其他民间乐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照。在对花鼓灯艺术的个案分析中可以看出,区域文化参与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以及为丰富当地校园文化生活作出了贡献。还可以看出,高校可以依据自身的优势与资源,对区域非遗实施整体性和活态性的保护与传承。无论是市场化的保护之路,还是学科化的传承之路,都为现阶段非遗的发展提供了帮助。如果高校能够依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在保护与传承非遗方面与市场接轨,形成有利于非遗发展特点的产学研模式,那么,会有利于其朝向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花鼓周家唢呐
杵坨
又听唢呐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唢呐
周家生
周家生
幸福花鼓
花鼓灯小唱
葡萄牙
唢呐(短篇小说)